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辉

作品数:26 被引量:89H指数:6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结核
  • 9篇杆菌
  • 8篇分枝杆菌
  • 6篇结核分枝杆菌
  • 6篇肺结核
  • 5篇结核性
  • 5篇肝炎
  • 4篇乙型
  • 4篇疗效
  • 4篇膜炎
  • 4篇病毒
  • 3篇耐多药
  • 3篇耐多药肺结核
  • 3篇脑膜
  • 3篇脑膜炎
  • 3篇结核性脑膜炎
  • 3篇肺病
  • 3篇干扰素
  • 2篇毒性肝炎
  • 2篇胸膜

机构

  • 24篇深圳市第三人...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深圳市东湖医...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香港大学深圳...

作者

  • 25篇刘国辉
  • 11篇邓群益
  • 8篇王平
  • 4篇纪燕华
  • 4篇詹森林
  • 4篇张丽娜
  • 3篇曾剑锋
  • 3篇黄玲
  • 3篇袁静
  • 3篇张红梅
  • 2篇林琳
  • 2篇陈心春
  • 2篇高扬
  • 2篇朱秀云
  • 1篇文明明
  • 1篇吴其恺
  • 1篇陈子娇
  • 1篇吴伟波
  • 1篇刘惠明
  • 1篇孙燕芝

传媒

  • 3篇上海医药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现代医院
  • 2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广西中医药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全国第3届中...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3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4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证型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肺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诊断明确的108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辨证分型情况。结果:108例NTM肺病患者中,年龄段以65~88岁最多,占56.5%(61/108),而<40岁及>80岁的患者仅占18.5%(20/108);感染菌:脓肿分枝杆菌占35.2%(38/108),胞内分枝杆菌占25.9%(28/108),鸟分枝杆菌占13.0%(14/108),堪萨斯分枝杆菌占4.6%(5/108),戈登分枝杆菌占4.6%(5/108),未定型分枝杆菌占16.7%(18/108);合并症:支气管扩张(27.7%)、AIDS(11.1%)、慢乙肝(10.2%)、COPD(10.2%)为主要合并症,占比均在10%以上;中医证候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肺阴亏虚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火旺型、肺脾气虚型、肺肾阴虚型,但不同年龄段、菌种、合并症患者中主要中医证型均不同。结论:NTM肺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菌种多见脓肿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易合并支气管扩张、艾滋病、慢性乙肝、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并发症,中医辨证分型以肺阴亏虚为主。
张红梅胡艳刘国辉邓国防李国保
关键词:中医证型
肺结核合并乙肝患者抗结核治疗联合拉米夫定减少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观察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在结核治疗中联合应用拉米夫定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服用抗结核药物的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2组。拉米夫定组33例,强化期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2个月,巩固期服用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7个月,同时给予拉米夫定100mg,每天1次口服;对照组35例,服用与拉米夫定组相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HBV DNA。[结果]拉米夫定组肝损伤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40.0%(P<0.01);拉米夫定组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时,拉米夫定组患者HBV DNA为(3.1±0.3)lg拷贝/ml,对照组为(6.5±0.8)lg拷贝/ml。随访期间,2组间肝炎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可以减少肺结核合并慢性乙肝患者抗结核治疗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机率和程度,安全性好。
王平刘国辉纪燕华邓群益李晓良
关键词:拉米夫定乙型肝炎肺结核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021年
目的:观察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FEV1、FVC及FEV1/FVC优于对照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黄玲刘国辉
关键词:吸入治疗老年患者
结核杆菌IFN-γ在结核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探讨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在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菌阳结核性脑膜炎、15菌阴结核性脑膜炎及1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差异。结果菌阳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9例阳性,4例阴性,阳性率69.2%,菌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10例阳性,5例阴性,阳性率66.7%,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1例阳性,10例阴性,阳性率0.09%,列联表资料的χ2检验(χ2=6.78,P=0.001),三组阳性率有差别,经组间两两比较,菌阳结核性脑膜炎与菌阴结核性脑膜炎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4.31,P=0.07),菌阳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7.37,P=0.013),菌阴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χ2=8.26,P=0.024)。结论外周血结核杆菌抗原特异性γ干扰素检测可作为结核性脑膜炎与隐球菌性脑膜炎早期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
林正豪曾剑锋刘国辉
关键词:脑膜炎结核隐球菌Γ干扰素
结核分枝杆菌IFN-γ酶联免疫斑点检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检测技术,初步评价其在诊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以早期分泌抗原靶6 kDa蛋白(ESAT-6)抗原为主的重组蛋白库、多肽库为抗原,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简称Elis-pot);应用该技术对32例肺结核病患者、205例健康对照者和18例肺部其他疾病对照的外周血结核菌特异性IFN-γ水平进行检测;结核病人和部分健康对照同时采用全血干扰素试剂(Quantiferon-TB-Gold,QFT-G)进行平行检测。结果采用Elispot检测,结核患者的阳性率最高(75.0%),显著高于健康对照(7.3%)和其他肺部疾病患者(11.1%),结核患者反应水平与其他两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采用QFT-G在结核病人中的IFN-γ应答阳性率为78.1%,与Elis-pot检测结果进行配对比较无显著性差别(χ2=1.6,P>0.05)。结论建立了结核菌特异性IFN-γElispot检测技术,该技术在诊断结核菌感染的初步应用显示出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数观察。
杨倩婷徐平曾剑锋朱秀云黄华邓群益刘国辉周伯平陈心春
关键词:免疫酶技术
结核性脑膜炎86例分析
2007年
目的 总结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提高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对我院2001~2006年收治的8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8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59例,好转22例,死亡5例。结论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手段较多,但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早期、联合、足量、长期、分阶段抗结核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关键。
林琳高扬刘国辉
关键词:脑膜炎结核性
碘伏胸腔内冲洗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经留置导管,应用碘伏胸腔冲洗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机制及疗效。方法首先通过内科胸腔镜检查,并离断胸膜粘连带及包裹分隔的胸腔积液,抽净胸水,应用0.5%碘伏冲洗,用以根除胸腔内结核菌感染,常规抗结核治疗,随诊1年,观察有无复发及胸膜肥厚情况。结果①22例常规胸穿抽液加抗结核治疗,10例病情好转,胸水消失时间25.8±6.3天(x±s,下同),1年后胸膜明显肥厚,12例治疗半个月无效,转用胸腔镜治疗,胸水消失时间6.2±2.6天,1年无明显胸膜肥厚;②22例直接采用胸腔镜加抗结核治疗,胸水消失时间为4.8±2.6天,明显短于单纯胸穿组(P<0.05),1年后无明显胸膜肥厚。结论先经内科胸腔镜局部用药治疗,后应用碘伏胸腔内冲洗治疗结核性大量胸腔积液,疗效确切,简单方便实用,可有效避免或减轻胸膜肥厚。
刘国辉纪燕华邓群益
关键词:结核胸膜炎碘伏
莫西沙星超短程治疗初治103例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对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应用莫西沙星超短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6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103)和观察组(n=103)。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莫西沙星超短程治疗。对比两组病灶吸收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治疗2个月和疗程结束时两组痰结核菌转阴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灶吸收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98.0%vs 86.4%);治疗2个月和疗程结束时痰结核菌转阴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9%vs 13.6%)(均P<0.05)。结论:莫西沙星超短程治疗能有效提高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有效率和痰结核菌转阴率,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
黄玲刘国辉
关键词:莫西沙星菌阳肺结核
两点采样法评估人体NAT2酶的基因型与异烟肼代谢表型、肝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
2022年
目的通过两点采样法评估NAT2酶的基因型与异烟肼的乙酰化率、肝损害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口服异烟肼达到稳态的患者共57例,分别于服药后2、4 h采取末梢血样。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设备(UPLC-MS)测定其中的异烟肼和乙酰异烟肼的药物浓度,计算二者的比率值。任意时间点低于1的比值定义为慢代谢临床表型,其余为中间代谢表型和快代谢临床表型。同时对血样标本提取核酸,测定的N-乙酰转移酶-2(NAT2)的rs1041983点位的SNP情况。根据SNP结果,将基因型分为慢代谢组(TT)、中间代谢组(CT)和快代谢组(CC)。将基因型与代谢表型、肝功能损害发生之间分别进行比对,判断NAT2的药物代谢表型与基因突变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慢代谢与快代谢人群中,两个时间点的药物浓度均有高低,两者之间的可信区间有重叠,无法明确区分。单点代谢产物之间的比值不能全部区分出慢代谢人群。而两个时间点的代谢产物之间的比值可以完全区分快慢代谢人群的基因型。慢代谢基因型人群发生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约84.6%,快代谢人群发生率仅29.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5,P<0.001)。结论NAT2慢代谢基因型人群发生肝损害的人群比例较高。但基因型只能提示代谢速率的快慢,而不能确定是否必定会发生肝功能损害。两点采样的乙酰异烟肼与异烟肼的比值可以直接作为判断NAT2酶快慢代谢的诊断指标,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最佳参考的比率取值为1。
刘国辉王艳梅曾坚曹炜鹏张红梅王平
关键词:基因型异烟肼代谢表型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 T调节性细胞与抗病毒疗效的关系
2017年
目的:探析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CHC)外周血中CD4^+调节性T细胞与抗病毒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5例CHC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来我院体检的90例健康者为对照,分别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运用流式细胞术对外周血中的CD4^+细胞百分比进行检测;同时检测肝功能指标和HCV-RNA,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TBiL、ALT、AST以及HCV-RNA定量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治疗前后观察组的CD4^+、TBiL、ALT、AST以及HCV-RNA定量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但是PLT计数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能够使肝脏损害减少,治愈率提高,并且外周血中CD4+T细胞可以作为判断治疗效果和顸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王平刘晓晖刘国辉
关键词:CD4+T细胞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