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生辉

作品数:21 被引量:15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4篇骨折
  • 9篇胫骨
  • 7篇手术
  • 7篇胫骨PILO...
  • 6篇关节
  • 5篇远端
  • 5篇远端骨折
  • 5篇手术策略
  • 5篇胫骨远端
  • 5篇胫骨远端骨折
  • 5篇PILON骨...
  • 3篇内固定
  • 2篇动物
  • 2篇型胶原
  • 2篇异位成骨
  • 2篇胫骨骨折
  • 2篇踝关节
  • 2篇髋臼
  • 2篇脱位
  • 2篇疗效

机构

  • 12篇广州军区武汉...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北省中医院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21篇兰生辉
  • 15篇蔡贤华
  • 11篇刘曦明
  • 10篇徐峰
  • 10篇魏世隽
  • 8篇黄继锋
  • 7篇王华松
  • 5篇王庆
  • 5篇黄卫兵
  • 3篇齐凤宇
  • 2篇陈磊
  • 2篇郭晓东
  • 2篇付强
  • 2篇孟乘飞
  • 2篇康辉
  • 2篇汤明
  • 1篇王正坤
  • 1篇王玉龙
  • 1篇张宝成
  • 1篇李姣

传媒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生物医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骨科
  • 1篇第十届中国南...

年份

  • 5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损伤机制的胫骨Pilon骨折综合法分型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旨在建立一种基于损伤机制的胫骨Pilon骨折改良分型方法,并评估应用该分型策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作者医院2008-08/2013-08月收治的151例胫骨Pilon骨折患者的损伤机制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按照受伤时踝关节所处位置以及骨折初始移位方向分为五种类型:内翻型、外翻型、背伸型、跖屈型、中立位型。依据原始移位方向及骨折线和骨折块分布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切口和固定方式,121例患者术后获得完整随访资料,按照AO/OTA分型,其中B型54例(44.6%),C型67例(55.4%)。术后应用Teeny and Wiss’s评分系统评估骨折复位质量,末次随访时应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2.1个月)。其中119例术后如期获得骨折愈合,2例延迟愈合(外翻型1例,中立位型1例)通过二期植骨最终获得愈合;并发症主要集中在外翻型和中立位型。按照Teeny and Wiss’s评分系统,109例(90%)获得了理想的骨折复位(包括解剖复位和良好复位)。末次随访平均AOFAS评分达86.3分。即使在损伤程度较为严重的中立位组,理想的复位率也达到了72.7%,末次随访平均AOFAS评分也达到了78.7分。末次随访时未观察到内固定失败。结论基于损伤机制的胫骨Pilon骨折综合法分型及对应的手术策略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增加骨折复位的准确性,减少软组织并发症和固定失败率。
魏世隽黄彬蔡贤华兰生辉陈磊齐凤宇
关键词:PILON骨折胫骨远端骨折
骨形态发生蛋白2相关小分子活性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20世纪60年代,Urist将脱钙骨移植于实验动物的肌肉中3—4周之后,意外发现其能诱导异位成骨。因此Urist推断脱钙骨中含有一种可以促进成骨的因子,随后分离出一种非胶原性的骨蛋白(non-collagenous bone proteins),并将其命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BNP)。
姬彦辉郭晓东兰生辉贺永进王玉龙滕宇柴斌
关键词:骨形态发生蛋白2异位成骨实验动物骨蛋白胶原性
关节镜下骨隧道缝线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对比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观察并比较关节镜下骨隧道缝线固定与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总医院通过关节镜手术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并获得随访的6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分为骨隧道缝线固定组(28例)和螺钉固定组(34例)。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膝关节屈伸活动度;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2000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膝关节主观评价问卷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采用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标准膝关节正侧位X线片评价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随访12~32个月,平均16.5个月,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相近,且术后病人均未出现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缝线固定组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50.46±4.59)分、(92.25±2.82)分,2000 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由术前的(49.29±8.49)分提高到术后的(90.86±3.38)分;螺钉固定组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分别为(49.06±3.85)分、(91.76±7.34)分,2000 IKDC膝关节主观评分由术前的(47.00±8.31)分提高到术后的(90.29±2.78)分;术后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8.802,t=-21.730,t=-44.723,t=-28.102,P均<0.001),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轴移试验结果均为阴性,Lachman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3,P=0.856)。病人末次随访时均达到骨性愈合,未发现骨赘形成及髁间窝撞击表现。结论关节镜下采用骨隧道缝线固定或空心螺钉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均可获得牢靠固定,临床疗效理想,骨隧道缝线固定法在处理粉碎骨折及合并半月板损伤的手术操作方面更具优势。
孔长旺李姣郝东阳李谓林魏世隽兰生辉付强陈家汤明
关键词:胫骨髁间棘骨折关节镜检查
吉非替尼对骨折愈合中Ⅰ、Ⅱ及Ⅹ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通路抑制剂吉非替尼对大鼠股骨骨折愈合中Ⅰ、Ⅱ及Ⅹ型胶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大鼠股骨骨折模型,选择48只雄性4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通过灌胃予以溶于0.5%甲基纤维素的吉非替尼100 mg/(kg·d),对照组予以0.5%甲基纤维素。术后7、14、21、28 d取血清、骨痂组织及股骨,行ELISA检测血清PINP及CTX,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Ⅰ、Ⅱ及Ⅹ型胶原mRNA的表达,同时采用改良Masson染色对骨痂组织中的胶原蛋白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Ⅰ型胶原mRNA表达于术后7、14 d高于对照组,Ⅱ型胶原mRNA表达于术后14、21 d高于对照组,Ⅹ型胶原mRNA表达于术后7、14、21 d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INP含量于骨7、14、21 d高于对照组,血清CTX含量在第7 d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改良Masson染色显示实验组第7、14、21 d基质中胶原纤维量多。[结论]通过吉非替尼抑制EGFR信号通路,增加了早期骨折部位骨痂中Ⅰ、Ⅱ及Ⅹ型胶原mRNA的含量,促进了早期骨痂中Ⅰ、Ⅱ及Ⅹ型胶原基因的表达。
袁功武兰生辉曾文波刘曦明刘曦明
关键词:EGFR信号通路吉非替尼骨折愈合
内外翻不同损伤机制导致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策略
目的 总结内外翻不同损伤机制导致胫骨Pilon骨折的特点,探讨相应的手术策略及其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胫骨Pilon骨折32例,依据骨折原始移位方向,按损伤机制分为内翻损伤17例、外...
魏世隽蔡贤华黄继锋徐峰刘曦明王庆黄卫兵王华松兰生辉
关键词:PILON骨折胫骨远端骨折手术策略
伤椎斜向长螺钉置钉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伤椎斜向长螺钉置钉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48例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24~53岁,平均(38.52±3.25)岁。神经功能根据Frankel分级:C级8例,D级40例。均采用后路减压、伤椎斜向长螺钉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比较不同时间点VAS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结果]随访时间18~36个月,平均(22.52±2.13)个月。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92±0.87)分降低到术后(2.29±0.65)分,末次随访时为(1.23±0.6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由术前C级8例,恢复至末次随访时E级5例和D级3例;术前D级40例均恢复至末次随访时E级。影像测量方面: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20.48±2.44)°降低到术后(1.67±0.72)°,末次随访时为(2.04±0.50)°;而伤椎前缘高度比由术前平均(37.25±4.89)%恢复到术后(88.48±3.59)%,末次随访时为(85.79±3.38)%。术前与术后影像测量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周与末次随访时,上述两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无内固定失败、无后凸畸形发生。[结论]采用伤椎斜向长螺钉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Denis B型胸腰椎骨折可以良好的矫正后凸、维持伤椎高度,临床疗效满意。
康辉徐峰兰生辉尚冉冉伍博宇赵东东席金涛黄壁旺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DENIS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单侧股骨头坏死骨盆倾斜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对纠正单侧股骨头坏死所致的骨盆倾斜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 90例股骨头坏死合并骨盆倾斜畸形患者行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前后行X线片检查,测定骨盆倾斜角、双侧下肢长度,依据术前骨盆X线片将盆下型骨盆倾斜分为2型:I型为骨盆倾斜于患侧,Ⅱ型为骨盆倾斜于健侧,再根据骨盆倾斜角分为3个亚型:0°~3°为A型;3°~6°为B型;>6°为C型。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患侧髋关节功能。[结果]随访2~12个月,平均(7.76±2.38)个月,术后3个月,各Lee分型患者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两时间点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术后时间延长,各型患者的骨盆倾斜角均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的A、B亚型在3个月时都能恢复至基本正常水平,C型虽未能完全恢复,但较术前也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6个月时,IA、 IB,IIA、 IIB组之间骨盆倾斜角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前4组与IC、IIC组间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合并轻中度骨盆倾斜畸形,不仅显著改善功能,还能显著矫正骨盆倾斜。
孟乘飞蔡贤华刘曦明徐峰兰生辉吴刚袁功武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头坏死骨盆倾斜
无症状性三角肌挛缩症并发肩关节前上脱位、肩锁关节半脱位及肩袖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三角肌挛缩症常由局部注射损伤所致,也可为特发性多发肌肉挛缩所致,为临床不常见疾病。三角肌挛缩症典型的临床症状为:三角肌内挛缩带、肩关节外展畸形及翼状肩胛。本文报道一例无症状性三角肌挛缩症并发肩关节前上脱位、肩锁关节半脱位...
兰生辉付强王华松黄继锋蔡贤华
关键词:肩袖损伤
基于CT断层扫描的手术入路策略在复杂胫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背景:高能量损伤导致的复杂胫骨Pilon骨折常伴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成败。目的:探讨基于CT断层扫描的手术入路策略在复杂胫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29例复杂闭合性胫骨Pilon骨折,男21例,女8例,年龄24~65岁,平均(44.5±7.1)岁。依据AO/OTA分型,其中43C2型11例,43C3型18例,基于CT断层扫描的骨折线分布和骨块移位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采用切开复位,组合接骨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术后应用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判定骨折复位质量,依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评价,记录相关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AOFAS评分。结果: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4±6.3)个月,关节面获得解剖复位19例,复位较好5例,复位一般3例。骨折均于术后3-6个月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8±1.9)个月。末次随访未见骨折畸形愈合及内固定失败;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67~95分,平均(85.4±6.5)分,其中优9例,良13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达81.5%。结论:在复杂胫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基于CT断层扫描的的手术入路策略,可精准重建关节面,组合接骨板内固定牢靠,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患肢功能恢复,相关并发症较少。
魏世隽蔡贤华徐峰兰生辉汤明齐凤宇
关键词:胫骨骨折内固定器
内外翻不同损伤机制导致胫骨Pilon骨折的手术策略被引量:31
2014年
目的探讨内外翻不同损伤机制导致胫骨Pilon骨折的特点、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12年8月收治胫骨Pilon骨折32例,内翻损伤17例、外翻损伤15例。内翻损伤组AO/OTA分型B型6例、c型11例,外翻损伤组均为C型。外翻损伤组中3例为Gustilo11型开放性骨折。根据主要骨折线及骨折块分布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内翻损伤组主要支撑接骨板置于胫骨远端内侧,外翻损伤组置于胫骨远端前外侧;开放性骨折采用有限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以Burwell.Charnley放射学评价标准判定关节面复位质量,记录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mericanOr.thop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2±24个月,平均16.9个月。两组AO/OTA分型、合并腓骨骨折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翻损伤组2例并发浅表感染.夕p翻损伤组4例并发浅表感染,2例深部感染,1例骨折延迟愈合,4例需转移皮瓣修复创面。内翻损伤组解剖复位9例、复位较好7例、复位一般1例,外翻损伤组解剖复位6例、复位较好8例、复位一般1例。术后12个月内翻损伤组AOFAS评分(87.06±2.70)分,外翻损伤组(82.80±3.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内外翻不同损伤机制导致的胫骨Pilon骨折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对内翻损伤应将主要支撑接骨板置于胫骨远端内侧、外翻损伤置于胫骨远端前外侧,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魏世隽蔡贤华黄继锋徐峰刘曦明王庆黄卫兵王华松兰生辉
关键词:胫骨骨折骨板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