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倪方天

作品数:39 被引量:34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驱油
  • 17篇本源微生物
  • 13篇微生物驱
  • 12篇油藏
  • 12篇微生物驱油
  • 12篇采收率
  • 11篇油田
  • 9篇污水
  • 7篇本源微生物驱...
  • 6篇大港油田
  • 5篇原油
  • 5篇原油采收率
  • 5篇采油
  • 4篇水处理
  • 4篇提高采收率
  • 4篇聚合物驱
  • 3篇代谢产物
  • 3篇三次采油
  • 3篇提高原油采收...
  • 3篇区块

机构

  • 38篇中国石油天然...
  • 9篇长江大学
  • 7篇俄罗斯科学院
  • 4篇青岛海洋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大港油田

作者

  • 39篇倪方天
  • 22篇冯庆贤
  • 10篇杨怀军
  • 8篇佘跃惠
  • 7篇梁建春
  • 7篇李道山
  • 6篇周嘉玺
  • 6篇向廷生
  • 6篇张杰
  • 6篇张淑琴
  • 5篇马先平
  • 5篇张景春
  • 5篇史明义
  • 5篇柳敏
  • 5篇滕克孟
  • 5篇牟伯中
  • 5篇赵丕兰
  • 4篇王修林
  • 4篇程海鹰
  • 3篇孙向琴

传媒

  • 3篇油田化学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化工环保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与开发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河南石油
  • 1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第八届全国流...
  • 1篇第二届渤海湾...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5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港西油田北3区块本源微生物驱油潜力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通过分析港西油田北3区块油藏物理化学条件、地层水中微生物种群的组成、硫酸盐还原作用和产甲烷作用的速率,以研究该区块采用本源微生物驱油的潜力。结果表明,港西油田北3区块含有多种微生物群落,包括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烃氧化菌,利用糖产生气体、酸、溶剂和生物聚合物的厌氧发酵菌和产生甲烷的产甲烷菌。通过本源菌作用原油前后的红外光谱结果分析,原油中芳烃结构变化明显。综合微生物学、油藏条件研究结果,通过激活地层烃氧化菌、发酵菌和产甲烷菌的本源微生物驱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在该区块是可行的。
向廷生佘跃惠N.T.Nazina冯庆贤倪方天
关键词:本源微生物原油采收率港西油田
一种确定油藏微生物耗氧量和耗氧速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确定油藏微生物耗氧量和耗氧速率的方法,(1)将含有0.5~5%营养组分的油井采出水或注入水通过驱替泵注入培养容器;(2)向培养容器补充氧气或空气,气量体积为水样体积1~5倍;(3)模拟油藏温度45~80℃和...
程海鹰马先平冯庆贤倪方天梁建春柳敏滕克孟
文献传递
嗜热采油微生物菌种的开发与应用被引量:16
2001年
油藏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 ,针对官 6 9断块油藏温度 (73℃ ) ,开发出了一种可在地层条件下生长、代谢和改善原油性质的嗜热菌种 NG80。室内油藏温度下对菌种的评价结果为 :可代谢表面活性剂 (鼠李糖脂 )、有机酸 (乙酸 )和气体等产物 ;岩心菌液驱油较水驱提高采收率 5 .6 % (OOIP)。矿场应用单井微生物处理结果表明 ,菌浓升高近 2个数量级 ,已增油 30 6 t,蜡和胶质的含量下降 ,说明菌种适应地层条件 ,且具有增殖和增采效果。本文介绍了嗜热菌的开发路线、菌种特征和菌种的评价方法等。
陈智宇冯庆贤刘如林陈聚顺倪方天
关键词:油藏条件性能评价岩心实验矿场试验
微生物驱油自吸式空气注入装置
微生物驱油自吸式空气注入装置,应用于油田采油微生物驱油领域。特征是:与注水泵到井口之间的阀门并联有液-气射流泵。在液-气射流泵的水进口端的管线上连接有阀门和压力表,在液-气射流泵的出口端的管线上连接有阀门和压力表。在液-...
程海鹰马先平梁建春倪方天史明义冯庆贤杨怀军柳敏
文献传递
大港油田本源微生物驱油先导试验研究
以油藏中已存在的细菌为基础,以注水井近井地带剩余油为碳源,辅以适当的工艺激活油藏中的有用菌,通过本源菌降解原油、产生驱油剂,改善油藏生态系统和油水性质,提高剩余油流动性能和采收率.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周期性注入混气...
冯庆贤马立军倪方天周立宏
关键词:大港油田微生物驱油油藏地质驱油效率
文献传递
微生物对芳香烃的降解作用被引量:12
2000年
综述了微生物对芳香烃的降解作用 .重点论述了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 ,微生物对芳香烃的降解途径、作用机理及降解动力学 ;分析了微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前景 .
牟伯中苏荣国王修林倪方天周嘉玺
关键词:微生物芳香烃降解
有机延缓交联深部调剖剂对地层适应性的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本文报导的有机延缓交联体系为大港油田主要使用的深部调剖剂,它较无机交联体系有较高的抗盐和抗钙(800mg/L)和镁(<1500mg/L)性能。本工作研究了下列因素对体系形成冻胶时间和冻胶强度(粘度)的影响:HPAM、甲醛、第二交联剂的浓度,钙、镁离子浓度,盐浓度,pH值,剪切作用,冻胶失水收缩和再吸水;冻胶的放置稳定性良好。
冯庆贤倪方天
关键词:油田堵水调剖剂
本源微生物驱油机理研究及现场应用被引量:40
2004年
对大港油田本源微生物驱现场试验过程中流体的微生物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及生产动态进行了监测 ,研究了本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随注入水一同注入大量含氮、含磷盐的物质及空气 ,使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和理化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地层水中嗜热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分别增加了 10 3 ~ 10 5倍和 10~ 10 3 倍。烃氧化菌的激活导致了注入水在近井地带原油的氧化及低分子脂肪酸含量增加。原油的生物转化产物刺激了发酵菌、硫酸盐还原菌及产甲烷菌的生长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有利于原油的采出。从生产动态分析可以看出 ,经生物技术处理后 ,83 %的生产井见到了效果 ,3年共增油 8874t ,投入产出比达到 1∶5 2。
向廷生冯庆贤N.T.Nazina佘跃惠倪方天周俊初
关键词:本源微生物生物处理技术提高采收率
油田三次采油配制聚合物溶液用污水的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油田产出污水替代清水配制聚合物的油田三次采油配制聚合物溶液用污水的处理方法。方法是:先将新鲜污水用空气通过瀑气池充氧瀑气,使用空气压缩机通过罐底向污水中大量充气;再将充氧瀑气后的污水通过过滤装置除去三价...
杨怀军闫云贵张杰徐伟生纪朝风赵丕兰史明义马先平狄连成倪方天
文献传递
孔店油田本源微生物驱油先导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利用油藏中已存在的各种细菌(本源微生物),以注水井近井地带剩余油为碳源,补充微生物基本营养物并混以空气,激活油藏中的有用菌,使之大量繁殖和代谢,并利用其降解原油、产生驱油剂、改善油藏生态系统和油水性质,以增强剩余油的流动性能,从而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该技术与目前多用的外源微生物采油技术有较大差别.大港油田孔二北断块为稠油、底水、高孔和高渗且无产能接替的断块,在油藏地质研究、开发状况和生化参数分析以及本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在该断块注入混气营养物的试验方案,进行了为期近3a的现场试验.现场动态监测与生产动态跟踪结果表明:①注水井近井地带和油层深部有用的本源菌已被激活,其数量较试验前增加3~7个数量级;甲烷代谢速率较试验前增加了4~78倍,代谢产物增加16~208倍;硫酸盐还原速率增加,但没有硫化氢产生.②原油和地层水性质有所改善.③单井日产油量和气量增加(截至2005年2月累计增油17 866t).本源微生物采油技术在孔二北断块的成功应用对国内处于高含水阶段老油田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冯庆贤杨怀军Nazina T N王建强佘跃惠倪方天
关键词:代谢产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