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一平
- 作品数:2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椎管动态造影在经皮穿刺髓核切吸术中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通过椎管动态造影选择经皮髓核切吸术 (Autom ated Percutaneous L umbarDiscetomy APL D)的适应证。方法 用“Isovist”10 m l腰穿注入 ,在 X线透视下观测椎间盘突出正 ,侧位弧形压迹的大小、边缘光滑度及椎间隙宽度 ,再观察腰椎在纵向牵引下或前屈位时压迹的深浅变化 ,捕捉时机摄 X线点片。 6 0例全部作 APL D术。结果 6 0例中 ,优 46例 (76 .6 7% )、良好 3例 (5 % )、可 2例 (3.38% )、差 9例 (15 % ) ;有效率达 85 % ,椎管动态造影 APL D的适应证为 :(1)正位压迹≤ 4mm,(2 )侧位压迹≤椎管矢状径 1/3,(3)纵向牵引或前屈位下压迹变浅或消失 ,(4)病变椎间隙等宽或前窄后宽 ,(5 )压迹弧度边缘光滑、整齐、规则。结论 椎管动态造影可以替代 CT作为 APL
- 张华候一平
- 关键词:椎间盘压迹
- 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向嗅结节的投射被引量:1
- 1994年
- 应用HRP逆轴突传递法观察了20只大鼠腹侧被盖区向嗅结切的投射.将HRP注入一侧嗅结节,在注射同侧腹侧被盖区-A10区出现标记细胞.标记细胞主要分布于腹侧被盖区的外侧并以中1/3段最多,尾1/3段次之,吻侧1/3段最少,其数量由外向内递减.标记细胞形态多为大、中梭形,少量的大三角形细胞、大多极细胞.研究证明了腹侧被盖区向嗅结节投射,为边缘中脑多巴胺系统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 郗瑞生候一平宫敬忠
- 关键词:腹侧被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