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长生
- 作品数:36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同治中兴与同光体
- 2008年
- 同光体派是晚清民初最有影响力的诗歌流派之一,在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方面都取得了较大成就。但是长期以来,对于同光体的"同"字钱仲联等先生多以为出于文人标榜。本文从同治中兴的文化意义进行了探索,指出同光体的"同"字源于同光体作家对同治中兴的一种文化认同和期待,并非一种全无意义的倚借。
- 侯长生
- 关键词:同治中兴同光体宋诗学
- 沈曾植的异化宋诗学被引量:1
- 2008年
- 从文学演变的角度,通过对比分析,说明虽然同在"宗奉宋诗"的大旗下,但以沈曾植为领袖的浙派诗歌创作及理论与闽、赣两派有着显著的区别,其强调的学问重点体现为生僻典故和思理玄致,从而对宋诗某一方面的特征做了极端的发展,表现出浓厚的异化色彩。
- 侯长生
- 关键词:同光体浙派宋诗学异化
- 朱熹山水诗的渊源与嬗变
- 理学家的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向不高,往往和玄学家的玄言诗一道被视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文学异化现象,而理学诗和玄言诗又偏偏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玄言和山水的结合毕竟开创了中国山水诗歌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赋予了...
- 侯长生
- 关键词:理学家山水诗渊源嬗变
- 文献传递
- 大众阅读与文学鉴赏辞典的编撰——兼与王明华先生商榷
- 2014年
- 文章以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辞典》为例,探讨文学鉴赏辞典的编写原则和方法。认为在眼下大众日益被新媒体阅读所吸引、图书市场竞争激烈、目标受众更趋细化的情况下,只有从撰写方式和营销方式上做出改变,才能让辞典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 侯长生张玉霞
- 关键词:大众阅读工具书
- 诗歌政治想象的幻灭——论陈衍诗学理想的转变被引量:1
- 2009年
- 陈衍的诗学思想集中体现于《石遗室诗话》若干重要概念,"变风变雅"反映了陈衍对诗歌教化功能的肯定,"荒寒之路"说明了其对诗歌功利化的否定,二者之间的矛盾反映了陈衍诗学理想的矛盾,也反映出古典诗歌在晚清社会的时代巨变面前对改变现实的无能为力,使诗人们"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无从实现,从而对诗歌的政治想象陷入了幻灭。
- 侯长生
- 关键词:诗歌政治想象幻灭
- 范当世与清代宋诗学被引量:1
- 2008年
- 范当世是晚清同光体派著名诗人,其诗歌创作观念深受宋诗影响,对宋诗创作方式有多方面的认同,在晚清宋诗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 侯长生
- 关键词:宋诗学范当世清代
- 诗声销匿三百年原因探究
- 2003年
- 先秦诗歌在《诗经》和《楚辞》之间留下了近三百年的空缺,从诗歌的发生学、诗歌的历史传播形式以及诗歌的历史发展演变等方面可以探讨这个诗歌断层表象后的本质原因,说明先秦诗歌的断层实际上是诗歌处于民间—官府或文人—民间的循环模式中的民间隐性阶段过程中。
- 侯长生
- 关键词:先秦诗歌断层
- 艺术的终结困境———从理论争鸣到当代社会的审美挑战
- 2025年
- 自19世纪黑格尔开始,“艺术终结”问题就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讨论热点,其核心议题在于艺术范畴、边际的界定以及艺术与非艺术之间界限的划分。艺术无法在自身范围内对这些问题做出诠释,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哲学来做进一步说明,因此艺术在某一个点会终结自身,让位于哲学。机械复制时代对艺术的存在方式产生了挑战与质疑,摄影技术、电影艺术的兴起致使艺术的膜拜价值让位于展示价值,其原本的无目的性、无功利性也就此泯灭,从而催生了一个全新的景观社会。若能给予艺术与美一个清晰的定义,艺术终结问题便会迎刃而解,然而艺术是拒绝被规训的存在,审美的特殊性阻碍了对审美认知进行普泛性概括的可能,同时艺术的内在品鉴让其自身具有了不可交流的特征,因此艺术终结问题也将继续进一步被追问。
- 侯长生史沛灵
- 关键词:艺术终结审美机械复制时代
- 陈衍对钱钟书宋诗观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陈衍是同光体诗人的代表之一,在中国近代诗歌史上有重要的影响。陈衍以民国年间诗坛耆宿的身份与钱钟书有所交往,并在诗话中大加揄扬。钱钟书的宋诗观中源自陈衍之处时有所见,从对宋诗的创作、诗人的评论到具体作品的分析中都表现出了二人之间深刻的关联。
- 侯长生
- 关键词:同光体宋诗观
- 朱熹山水诗的嬗变与超越被引量:1
- 2006年
- 朱熹的山水诗歌受汉魏以来山水诗歌传统影响,兼采多师,学而能化,并结合理学家借山水“澄怀味道”修养方式,反对江西诗派以来的所谓陷入邪路的古体和“近世俗体”,分别从“山水娱情”到“以理节情”、从“山水人格美”到“山水道德一体”,融化含蓄与畅达之间的矛盾几个方面实现了山水诗创作的嬗变与超越。
- 侯长生
- 关键词: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