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侯磊

作品数:47 被引量:182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动脉
  • 18篇心肌
  • 12篇梗死
  • 11篇心肌梗死
  • 10篇冠状
  • 10篇冠状动脉
  • 9篇细胞
  • 9篇肌细胞
  • 7篇蛋白
  • 7篇血管
  • 6篇桡动脉
  • 6篇急性心肌梗死
  • 5篇心脏
  • 5篇型心
  • 5篇平滑肌
  • 5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4篇止血
  • 3篇心绞痛
  • 3篇血栓

机构

  • 37篇同济大学
  • 5篇青岛大学医学...
  • 4篇同济大学附属...
  • 3篇北京大学
  • 3篇青岛大学
  • 3篇上海市第十人...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47篇侯磊
  • 38篇徐亚伟
  • 19篇李伟明
  • 16篇魏毅东
  • 9篇陈艳清
  • 6篇张步春
  • 6篇裴艳
  • 6篇于学靖
  • 5篇董果雄
  • 5篇韩小宁
  • 5篇张卫国
  • 5篇周可
  • 4篇车文良
  • 4篇周可
  • 4篇李宪凯
  • 3篇张社华
  • 3篇沈建颖
  • 3篇徐元熙
  • 3篇张戟
  • 3篇王勇

传媒

  • 12篇同济大学学报...
  • 6篇上海医学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新乡医学院学...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心...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第十届国际络...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系统对高血压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评价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通过用无创阻抗心动图方法(noninvasive impedance cardiography,ICG)检测高血压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状态,评价不同阶段的高血压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特征。方法:选择年龄(49.8±13.0)岁正常人75例,年龄(52.7±10.9)岁高血压患者155例,应用BioZ测量血液动力学参数,比较不同血压水平时的血液动力学状态。结果:与理想血压组相比,处于高血压前期的人TACI下降(P<0.001),SVRI升高(P<0.05)。与正常人相比,高血压患者无论血压是否得到控制,血液动力学参数搏出指数(systolic index,SI),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动脉顺应性指数(arterial compliance index,TACI)均显著下降。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均显著增高,胸腔液体量(thoracic fluid content,TFC)差异不一致。高血压前期组与理想血压组相比、一般控制组与理想控制组相比、阶段2与阶段1相比SVRI升高(P<0.05),TACI降低(P<0.01)。参数TACI,SVRI与收缩压(SBP)中等度相关(R=-0.71,0.66)。入选者中共157例SBP<140mmHg,SVRI值各不相同,47例(29.9%)高于正常范围。结论:通过ICG方法可以观察到,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之间、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的不同阶段存在显著血液动力学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高血压患者在SVRI方面也表现出个体差异。与正常人相比,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异常主要表现为SVRI升高。通过ICG方法得到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将为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周可侯磊李伟明徐亚伟
关键词:阻抗心动图高血压血液动力学
壳聚糖联合充气止血绷带对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壳聚糖止血敷料联合充气止血绷带应用于桡动脉穿刺点压迫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入路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的3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5例。对照组采用桡动脉充气止血绷带常规方法压迫止血,试验组使用壳聚糖止血辅料联合桡动脉充气止血绷带压迫止血。所有患者试验前至少接受阿司匹林100 mg/d和(或)氯吡格雷75 mg/d治疗3 d。比较两组患者桡动脉压迫时间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的穿刺点压迫时间为(184.8±23.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364.8±23.6)min(P<0.01)。试验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9%(3/15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7%(12/155,P=0.012)。结论壳聚糖止血辅料联合充气止血绷带应用于经桡动脉入路实施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和治疗后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能明显缩短压迫时间,降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效果安全可靠。
吴晶心魏毅东侯磊桑提斯徐亚伟李伟明陆云岚
关键词:壳聚糖桡动脉压迫止血
完全肺静脉电隔离在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中的意义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评价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时以完全肺静脉电隔离作为消融终点的意义。方法:将83例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分为两组,在CARTO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的线型消融一组(CPVA+Lasso组)43例,消融终点:肺静脉传入、传出阻滞,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另一组(CPVA组)40例,消融终点为两侧环肺静脉消融线完整,局部双极电位振幅减低>80%或振幅<0.1 mv;随访3~6个月,对部分药物无效的复发房颤或房速的患者行第2次消融治疗,采用CPVA+Lasso方案。结果:第1次消融结束后,两组患者经过3~6个月随访,CPVA组有24例(60%),CPVA+Lasso组32例(74%),在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无房颤或房速的发作。对两组中20例药物无效的复发房颤或房速的患者行第2次消融手术,再次消融术中所有患者均采用CPVA+Lasso方案,术后随访3~9个月,停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症状性房颤或房速不再发作者18例(90%)。结论:环肺静脉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症状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时,以完全肺静脉电隔离为消融终点可有效防止房颤的复发。
周可侯磊徐建刚陈艳清唐凯徐亚伟
关键词:心房颤动
心脏永久起搏器并发症分析被引量:10
2004年
过去40年,永久起搏器由最初治疗心动过缓逐渐向改善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方向发展.随着起搏器病例的增加,其并发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选择我科1978-2002年12月以来安置的366例起搏器病例,对其中的起搏器并发症进行分析,以期探讨防治措施.
周可侯磊仓彦徐亚伟
关键词:心脏起搏起搏器并发症
经不同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对照研究
2009年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两种途径行冠脉介入治疗中国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56名确诊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小于12小时的患者,分别接受经桡动脉介入治疗(TRI)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TFI).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冠脉血流、支架置入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血管并发症和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在穿刺时间、再灌注时间,冠脉TIMI血流、支架使用情况,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MACE发生率两组相似,TRI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TFI组。结论本研究说明,由熟练的心导管医生操作,TIM治疗中国AMI患者和TFI一样安全、可行,与TFI组相比有较少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明强侯磊徐亚伟
关键词:经桡动脉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013年
随着冠状动脉造影(CAG)的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主诉胸闷、胸痛疑诊断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患者正在或即将接受该项有创检查,并可能需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经股动脉径路仍不失为经典的途径,但目前更多的心内科医师选择经桡动脉径路来完成CAG或PCI,手术更微创,并发症更少术后患者康复更迅速[1-5]。
李伟明陈清勇陈艳清魏毅东侯磊王勇李宪凯徐亚伟陆芸岚杨秀琴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经桡动脉径路安全性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股动脉径路
HGF基因转染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改善兔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移植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factor,HGF)基因联合治疗兔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疗效及机制。方法家兔30只,复制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3组:AMI/ADSC+hHGF组、AMI/ADSC组、AMI未治疗组,每组10只,另外随机选取10只兔作为假手术组。AMI术后3 d,取兔腿部脂肪,分离ADSC培养,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记。构建pcDNA3.1-hHGF重组表达载体,移植前用脂质体包裹表达载体转染ADSCs,孵育24 h。AMI术后14 d,自体细胞移植,AMI未治疗组接受等量的无血清培养基注射,假手术组只开胸,不注射。细胞移植后28 d,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功能指标;取心肌组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心肌组织中HGF的含量;计算心肌血管密度和纤维化面积。结果移植后28 d,超声心动图测定显示AMI/ADSC+hHGF组心功能改善明显优于AMI/ADSC组;AMI/ADSC+hHGF组HGF含量高于AMI/ADSC组以及AMI组。AMI/ADSC+hHGF组梗死区血管的数量及心肌纤维化面积等参数明显优于AMI/ADSC组。结论转染肝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脂肪来源干细胞移植可改善兔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干细胞移植,其可能通过促进血管新生、改善梗死区的血供及抗纤维化效应而起作用。
裴艳徐亚伟侯磊沈建颖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心肌梗死脂肪来源干细胞基因转染
全反式维甲酸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7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对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 7蛋白表达 ,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增生的影响。方法 :取Wistar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培养 ,用3H TdR掺入率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和增生 ,用western blotting印迹和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P2 7蛋白表达。结果 :全反式维甲酸 (2 5 μmol/L)明显抑制胎牛血清 (2 0 %FB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P2 7蛋白表达 ;全反式维甲酸明显抑制胎牛血清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DNA合成。结论 :全反式维甲酸具有抗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作用 ,其机制与促进P2
韩小宁董果雄侯磊张卫国张社华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血管平滑肌细胞P27蛋白细胞周期素
普通磷酸胆碱涂层支架和可释放地塞米松磷酸胆碱涂层支架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比较普通磷酸胆碱涂层支架与可释放地塞米松磷酸胆碱涂层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12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普通磷酸胆碱涂层支架治疗组(PC组,n=60)和可释放地塞米松磷酸胆碱涂层支架治疗组(DXM-PC组,n=60)。观察两组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3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支架置入术后3年,DXM-PC组与PC组相比,具有更低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7%vs25%,P<0.01)。结论在治疗冠状动脉单支病变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时,DXM-PC支架安全,较PC支架更有效防止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具有更好的长期临床效果。
侯磊魏毅东陈艳清李伟明徐亚伟
关键词:磷酰胆碱地塞米松
单中心环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机制分析
目的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电生理现象。现对我中心患者复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及机制报道如下。方法及结果15例行环肺静脉隔离术后复发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行了再次导管消融
徐亚伟唐恺张敬莹侯磊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