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梅
作品数:
3
被引量:7
H指数:2
供职机构:
四川省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卢洁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万慧颖
四川省人民医院
卢伟
四川省人民医院
陈金
四川省人民医院
韩亮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皮肤
1篇
性病
1篇
念珠
1篇
念珠菌
1篇
皮肤垢着病
1篇
皮下
1篇
皮下感染
1篇
马拉色菌
1篇
马拉色菌感染
1篇
毛霉
1篇
梅毒
1篇
门诊
1篇
近平滑念珠菌
1篇
病例
1篇
病例分析
机构
2篇
四川省人民医...
1篇
成都中医药大...
1篇
四川大学华西...
1篇
重庆医科大学
1篇
四川省医学科...
作者
3篇
余梅
2篇
陈金
2篇
卢伟
2篇
万慧颖
2篇
卢洁
1篇
钟若冰
1篇
廖菁
1篇
林昭春
1篇
潘宁
1篇
黄金珠
1篇
曹泸丹
1篇
王有为
1篇
冉玉平
1篇
宋翔
1篇
崔凡
1篇
韩亮
传媒
1篇
临床皮肤科杂...
1篇
中华皮肤科杂...
1篇
预防医学情报...
年份
1篇
2012
1篇
2008
1篇
2007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2002-2005年四川省皮肤病医院门诊主要性病病例分析
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 分析2002-04/2005-06期间四川省皮肤病医院门诊主要性病病种的发展趋势,探讨控制性传播疾病的方法和措施.方法 与1991-2000年所作调查进行比较,采用FoxPro6.0对四川省皮肤病医院提供的疫情报告卡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结果 调查的7 821例病例,HIV(+)、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生殖器疱疹的门诊率分别为增长速度的前4位.淋病和尖锐湿疣比例有所下降.非淋菌性尿道(宫颈)炎与1991-2000年平均水平持平[1].性病患者以男性居多,主要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大多来自本市(县).非婚性接触是最主要的传染来源.患者的文化程度主要以中学为主,而大专以上文化层次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四川省皮肤病医院门诊性病病种构成发生明显变化,艾滋病和梅毒的疫情严峻,对性病艾滋病的监测和防治工作任重而道远.
韩亮
钟若冰
廖菁
黄金珠
余梅
关键词:
门诊
性病
梅毒
伞状毛霉和近平滑念珠菌致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
被引量:2
2012年
报道一例由伞状毛霉和近平滑念珠菌所致皮肤和皮下感染。患者女,67岁,因左手腕“骨折”后外敷中草药夹板固定后形成增生性肉芽肿就诊。皮损分泌物直接涂片见革兰染色阳性出芽酵母细胞,组织病理检查:过碘酸雪夫及六胺银染色显示角质层及真皮内有粗大无分隔菌丝。皮损组织真菌培养在35℃时分别有霉菌和酵母样菌生长。霉菌经小培养形态学鉴定及DNAITS1~4区测序证实为伞状毛霉。温度试验显示伞状毛霉在37℃以上生长迅速,40℃时生长较缓慢。扫描电镜见孢子囊顶生呈洋梨状,孢子囊梗圆锥形,孢囊梗生于匍匐菌丝顶部,在假根之间,不与假根相对着生。酵母样菌经柯玛嘉显色试验和D1/D2片段DNA测序证实为近平滑念珠菌。药敏试验显示伞状毛霉菌对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最敏感。细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伞状毛霉的蛋白酶活性高于近平滑念珠菌。患者口服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200mg/次,每日2次,并予肉芽肿切除术联合治疗,治疗6周后患处肉芽组织完全消退,随访4年无复发。
卢伟
卢洁
冉玉平
林昭春
万慧颖
崔凡
曹泸丹
潘宁
宋翔
陈金
王有为
余梅
关键词:
近平滑念珠菌
皮肤垢着病伴马拉色菌感染1例
被引量:1
2008年
近年来有关皮肤垢着病伴马拉色菌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笔者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卢伟
卢洁
陈金
万慧颖
余梅
关键词:
皮肤
马拉色菌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