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凡
- 作品数:53 被引量:243H指数:9
- 供职机构: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化学工程更多>>
- 停乳链球菌污染所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
- 2024年
- 目的查明成都市2个区聚集性疫情事件发生的原因,快速控制事件发展,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方法2020年7月—2021年10月,成都市2个区先后发生3起以发热、咽痛为主要表现的聚集性疫情,通过对工业园区及学校所有相关人员进行排查,开展个案调查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建立病因假设。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的方法开展分析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访谈、查阅资料、现场勘察等方式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情况开展调查,进一步找出可能存在危害环节及危险因素。采集患者呼吸道、肠道生物样本及环境样本对呼吸道和肠道常见致病菌进行快速筛检、细菌培养及PCR检测。结果3起事件分别搜索到病例65人(罹患率21.5%)、158人(罹患率29.2%)及93人(罹患率1.0%)。临床表现均以发热、咽痛、乏力为主要表现,偶有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及皮疹等其他症状。流行曲线均提示为点源暴露模式,空间无聚集,人群无特殊。3起事件分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均提示发病前3 d食堂内部分食品可能为危险因素。食品卫生学调查发现,3起事件发病前均存在没有凉菜加工间但提供凉拌菜的情况,事件B在发病前约1周有食堂切配人员手外伤未调离工作岗位。3起事件均从多名病例咽拭子中检出停乳链球菌,其中事件B食堂从业人员中也检出型别一致的停乳链球菌。结论3起事件均是由停乳链球菌污染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动物性食品原材料被污染或者从业人员感染后仍从事食品制作,食堂均提供凉拌菜且制作过程不规范等可能是导致此类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提示今后要高度关注停乳链球菌导致的发热聚集性疫情的食源性疾病风险。
- 王瑶赵品楠王亮黎明何志凡袁齐武苗艳芳覃芳葵翟一凡李晓辉
- 关键词:停乳链球菌流行病学调查
- 膳食调查中个人调味品消费量计算方法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膳食调查中个人调味品消费量的计算方法,为今后膳食调查调味品消费量计算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0年成都市主城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根据国内曾应用过的调味品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探索新的方法,并对几种方法进行比较,说明各自的优点和缺点,确定相应的应用范围。结果能量比法计算所得个人调味品日均消费量的均值和标准差最大,如食用油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60.6 g/人日、65.5 g/人日,联合人日、能量比并调整早餐调味品消费习惯法计算调味品日均消费量的均值和标准差最小,食用油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42.7 g/人日、43.3 g/人日。结论在无法获得全面膳食调查数据的时候可以采用人日法进行计算;在获取详尽膳食调查数据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采用联合人日、能量比并调整早餐调味品消费习惯法进行计算;若需要与其他数据进行比较则应采用标准人日消费量。
- 何志凡李晓辉刘艳冯敏王瑶潘茜曹晋原
- 关键词:膳食调查
- 成都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估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成都市的民工子弟学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对成都市2所民工子弟学校3~4年级学生进行主要围绕自信心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要手段的心理健康干预,实施持续时间为2个学期。通过比较干预前后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的结果,了解学生心理健康改善状况。结果民工子弟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焦虑,对照组和干预组学习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8.8%和35.4%。经过干预后,干预组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了好转,其中学习焦虑检出率下降至27.0%。结论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冯敏李晓辉潘茜温雅曾学民刘艳鲜于晶莹王瑶何志凡曹晋原
- 关键词:民工子弟心理干预
- 2012-2013年成都市食源性疾病综合监测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食源性疾病发生情况及食源性疾病综合监测体系运行状况。方法采用社区居民食源性腹泻症状监测、疑似食源性腹泻哨点医院监测、食物中毒事件监测等方法开展综合监测。结果成都市社区居民食源性腹泻的4周发病率为1.0%,年发病率约为13.0%,就诊率为50%,住院率为6.3%。2012年医院门诊腹泻患者肛拭检测沙门菌阳性率4.1%、志贺菌阳性率0.3%,2013年沙门菌阳性率为0.8%。2012-2013年共监测到食物中毒事件20起,涉及中毒人数406人。结论综合监测结果显示成都市居民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存在明显的年份及季节差异。整个监测体系的运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在监测方法及质量控制上进一步探索和改善。
- 王瑶李晓辉刘艳何志凡曾学民冯敏温雅曹晋原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发病率
- 食育干预对改善西部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效果研究
- 冯敏何志凡李晓辉伍建军刘艳杨剑波曹晋原王嫣菲王瑶潘茜
- 关键词:食育农村膳食营养干预
- 2010—2022年成都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 分析2010—2022年成都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0—2022年成都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资料,采用WPS Office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 25.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构成比、率等指标描述食源性疾病报告情况,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随年份变化的趋势进行Cox-Stuart趋势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结果 2010—2022年成都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共报告事件275起,发病2 769人,死亡4人。食源性疾病暴发起数最多的是7月(占总起数的19.64%),发病人数最多的是6月(占总发病人数的16.58%)。事件致病因素以致病微生物为主,引起的事件数占总体的42.55%;其次为有毒蘑菇和有毒动植物,其中有毒蘑菇是导致死亡人数最多的致病因素。食源性疾病暴发的主要场所是餐饮服务单位和家庭。结论 致病微生物和有毒动植物(含有毒蘑菇)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是成都市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应在重点季节加强监管以及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冯敏李晓辉王瑶何志凡胡金宇陈奇言伏星曹晋原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分析
- 成都市儿童少年饮水量及影响饮水分析
- 目的:了解成都市儿童少年每日各种饮品饮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国儿童少年适宜饮水摄入量积累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城区和郊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1403人.采用连续7d的饮水记录法,了解调查对...
- 何志凡李晓辉刘艳王瑶潘茜冯敏曹晋原
- 关键词:儿童少年饮水量影响因素
- 成都市成年人水分摄入总量及来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了解成都市成年居民水分摄入总量及水分来源情况,为制定成都市居民适宜饮水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18~60岁居民16名,对其连续3天的232份食物-样品进行水分测定并详细记录其饮水情况。结果调查对象日均水摄入总量为3 032 ml。其中来源于饮水、食物及饮酒分别为1 739 ml、1 281 ml及11ml,分别占人体每日水分摄入总量的57.4%、42.2%和0.4%。结论成都市成年居民每日水分摄入总量中饮水所占比例低于全国一些城市,食物水所占比例高于这些城市。
- 李晓辉王瑶刘艳伍建军杨剑波鞠勇曹晋原冯敏何志凡潘茜
- 彭州市安置点饮用水安全性评估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调查彭州市过渡板房安置点(以下简称安置点)饮用水状况,保障安置点饮用水安全。方法对2008-08彭州市132个安置点的饮用水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彭州市安置点新建集中供水设施的占87.88%;有42.24%的安置点建立水源保护区;76.72%的安置点有饮用水管理人员;使用乡镇以上水厂管网水的安置点、新建集中供水设施的安置点饮用水合格率分别为93.33%与27.59%,合格率较低的指标主要是余氯和大肠菌群。结论彭州市安置点饮用水安全在水源保护、供水设施及消毒、饮用水管理及居民健康教育方面均存在较多问题。
- 陈俊李志春梁娴杨世烈杨波章灿明何志凡潘茜
- 关键词:饮用水
- 成都市城区中青年人饮水习惯与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 目的:研究成都市城区中青年人水及饮料实际消费量及消费情况,建立我市城区居民饮水习惯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订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的原则,在成都市城区选择高新区4个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抽样...
- 王瑶李晓辉刘艳潘茜何志凡鞠勇何朝玉冯敏曹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