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太雯
- 作品数:17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诊治——附15例报道
-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观察15 例(21眼)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临床表现,随访2—15月对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资料
- 石英卢洪洲何太雯杨娅玲顾士民沈银忠
- 关键词:免疫缺陷综合征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 文献传递
-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治疗进展被引量:5
- 2008年
-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性视网膜炎是AIDS患者常见的机会感染,可引起视力下降或致盲,严重影响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抗CMV的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和生存质量。CMV性视网膜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全身和局部联合治疗等,现将CMV性视网膜炎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做一综述。
- 何太雯石英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 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 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l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晚期的机会感染中,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ytomegalovims retinitis,CMVR)是常见的眼机会感...
- 石英卢洪洲何太雯杨娅玲顾士民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淋巴细胞计数CMV
- 文献传递
- 艾滋病合并HIV视网膜病变8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病人艾滋病病毒(HIV)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273例有眼底照片的AIDS病人的资料,分析85例有HIV视网膜病变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棉絮斑部位及数量、出血部位、眼别等,探讨HIV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结果273例AIDS病人中,发现有HIV视网膜病变的85例,发病率为31.14%。单、双眼均可发病,主要表现为眼底棉絮斑,大多部分伴有出血,单纯出血和Roth斑较少。大多位于眼底后极部,可自行消退;HIV视网膜病变病人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小于200细胞/μl,86%的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0细胞/μl,近50%的病人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50细胞/μl;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间患眼棉絮斑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水平间棉絮斑、出血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IDS病人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棉絮斑,出现在细胞免疫水平较低的病人。随着免疫功能降低而发病率增加。AIDS病人应做常规眼科检查。
- 杨娅玲石英何太雯卢洪洲
- 关键词:艾滋病CD4^+T淋巴细胞计数
- 艾滋病合并视网膜病变85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HIV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特征。方法回顾273例有眼底照片的AIDS患者资料,分析85例HIV/AIDS视网膜病变患者的CD4+T淋巴细
- 杨娅玲石英何太雯卢洪洲
- 关键词:淋巴细胞计数HIV发病特点
- 文献传递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合并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的诊治被引量:3
- 2015年
- 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的基底膜与Bruch膜之间的分离。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e AMD)合并PED,可表现为有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存在。在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起着重要作用。所以抗VEGF治疗已成为目前AMD防治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AMD合并PED的分类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 何太雯宫媛媛
-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上皮视网膜出血玻璃膜疣自发荧光玻璃体出血黄斑裂孔
- 艾滋病合并眼部卡波西肉瘤二例报告被引量:2
- 2010年
- 卡波西肉瘤(Kaposi’s sarcoma,KS)是发生于皮肤和黏膜的血管间叶组织恶性肿瘤,表现为紫色或红色斑片或结节,由皮肤科医生Kaposi于1872年描述。艾滋病-卡波西肉瘤(AIDS-KS)是AIDS晚期常见的机会肿瘤,除皮肤和黏膜外,常侵犯胃肠道等内脏。
- 杨娅玲何太雯冯艳玲张仁芳郑毓芳卢洪洲
- 关键词:艾滋病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8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 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MVR)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06年12月至2011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的80例(118只眼)CMVR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治资料,分析其与细胞免疫的关系、CMVR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后.不同CD4+T淋巴细胞计数水平间CMVR发病率两两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80例(118只眼)AIDS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9例,年龄18~ 60岁,平均年龄(38±10)岁.本组病例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组患者的患病率与计数低于100个/μl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67、32.469,P=0.00、0.00).发生CMVR时80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0~141个/μl,65例低于50个/μl.8例(10.0%) AIDS以CMVR为首发临床表现.20例(25.0%) 26只眼经眼科常规检查发现视网膜病变.首诊时34只眼(54.2%)的视力低于0.3,其中74只眼(62.5%)因后极部视网膜坏死引起.51只眼治疗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48只眼于出现症状3个月内接受治疗;35只眼治疗后视力下降或无改善,其中15只眼出现症状3个月后接受治疗.CD4+T淋巴细胞达150个/μl并持续3个月时停止抗CMV治疗.86.9%眼治愈,15只眼视网膜脱离,14只眼免疫重建葡萄膜炎,24只眼并发性白内障,6只眼视神经萎缩.治疗后34只眼视力低于0.05,其中24只眼由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视神经萎缩等CMVR并发症引起.结论 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低是CMVR危险因素.高效抗病毒治疗及抗CMV治疗可使CMVR达临床治愈.应对AIDS患者,尤其是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于100个/μl的患者进行常规眼科检查.
- 杨娅玲江睿何太雯卢洪洲张仁芳沈银忠郑毓芳刘莉王文吉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CD4淋巴细胞计数
- 利福布汀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中引起的前房积脓型葡萄膜炎
- 2023年
- 目的 提高对利福布汀相关性前房积脓型葡萄膜炎的认识、诊断及治疗能力。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回顾分析14例(24眼)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或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患者应用利福布汀后发生前房积脓型葡萄膜炎的眼部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13例、女性1例;年龄24~78岁,平均(42.50±14.29)岁;体重44~73 kg,平均(54.21±9.07)kg。CD_(4)^(+)T淋巴细胞(19~260)个/μL,平均(91.07±59.36)个/μL。临床表现:单眼或双眼(同时或先后)急性发作眼红、眼痛、畏光、视力明显下降。大量角膜后沉积物,前房纤维素性渗出,前房积脓,虹膜后粘连。眼底无法窥及。B超示玻璃体大量团状强回声影。治疗:14例均给予局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扩瞳剂治疗。1例除局部治疗外给予全身应用甲泼尼龙40 mg, 3 d。14例(24眼)患者眼部病变均迅速完全缓解,8眼葡萄膜炎复发。结论 随着利福布汀的广泛应用,利福布汀相关性葡萄膜炎日益增多,医师应重视这种潜在的并发症。认识此病,可以避免前房穿刺、玻璃体注药、玻璃体切除术等有创操作。及时治疗可大大提高患者视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何太雯卢洪洲杨娅玲陈利荣张仁芳江睿
- 关键词:利福布汀前房积脓葡萄膜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诊治——附15例报道
-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患者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观察15例(21眼)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临床表现,随访2~15月对其临床特征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
- 石英何太雯杨娅玲顾士民沈银忠卢洪洲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