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佩贞
- 作品数:9 被引量:76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马来酸桂哌齐特在老年性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3年
- 人口老龄化到来的同时,老年性心脏瓣膜病的发病率也引起了心脏病专家的关注。对21世纪心脏病学的走向进行预测,老年性心瓣膜病势必成为临床心脏病学的显著问题。因此,临床心血管病诊治不应该忽视老年性心脏瓣膜病。而马来酸桂哌齐特作为治疗老年性心脏瓣膜病的一种药物,无疑会成为科研工作中的一大热点。对马来酸桂哌齐特在治疗老年性心脏瓣膜病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关结论与思考。
- 何佩贞
- 关键词:马来酸桂哌齐特心脏病脑血管
- 多潘立酮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的联用法来对口服多潘立酮片的患者血药浓度以及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情况,研究制剂的等效性和利用度。方法:随机选取设计实验为30例男性健康受试者,口服受试制剂以及多潘立酮片,并测验其浓度。结果:对两种制剂中多潘立酮参数进行转换以后进行方差分析,t检验,得出可信区间为95.17%-124.31%,T1=5.34,T2=3.28,t0.1(22)=1.69,而AUC90%可信区间为101.98%-121.13%,T1=6.73,T2=2.54,t0.1(22)=1.69,上述结果与SFDA相关要求相符,因此两种制剂参数生物等效。结论:本研究选择的两种制剂药动学参数与参考文献报道的一致,但是因为多潘立酮血药浓度具有时间曲线,并且在不同的受试者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普遍表现是受试制剂在对应浓度方面要大于参比制剂,试验效果良好。
- 何佩贞
- 关键词:多潘立酮片人体生物等效性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了解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指导临床抗茵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随机抽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西药房1999年3月-5月的处方11 522张,对所用抗菌药物的品种、出现频率、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11%;使用品种为58种(主要是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以单种药物治疗为主(75.30%),二种联用占21.86%,最多可达四种联用(0.84%);用药途径以口服为主;疗程最长为60d。结论: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大体上是合理的,但也存在联用不合理、疗程长、对老人和小孩用药缺乏相应的调整等问题,有待改善和提高。
- 杨玉芳何佩贞吴闯莫文彬邓仁三
-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感染性疾病
- 中药制剂702糖浆薄层色谱鉴别与含量测定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建立702糖浆中何首乌、鸡血藤、钩藤的薄层色谱鉴别及何首乌中有效成分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简称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为702糖浆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702糖浆中的何首乌、鸡血藤、钩藤等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二苯乙烯苷的含量。结果:何首乌、鸡血藤、钩藤等的TLC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二苯乙烯苷在1.0146~25.019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RSD为1.58%;各批样本间二苯乙烯苷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方法可以定性鉴别702糖浆并测定其有效成分的含量,且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稳定性高,可用于702糖浆的质量控制。
- 何佩贞黄春喜何成章蔡丹昭罗捷罗育
- 关键词:中药制剂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 11522张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门诊西药房1999年3月~5月的处方11 522张,对应用的抗菌药物的品种、出现频率、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率为39.11%,应用品种有58种,主要是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以单种药物治疗为主(75.30%),2种联用占21.86%,最多可达4种联用(0.84%);用药途径以口服为主;疗程最长为60d。结论:门诊抗菌药物的应用大体上是合理的,但也存在联用不合理、疗程长、对老年人和小孩用药缺乏相应的调整等问题,有待改善。
- 杨玉芳何佩贞吴闯莫文彬邓仁三
- 关键词: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用药联合用药给药途径
- 32例医院真菌感染临床分析被引量:63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医院内真菌感染的情况 ,以及和使用抗菌药物的关系 ,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对32例院内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使用抗菌药物 ,其中预防性用药 11例。主要是第三代的头孢类和喹诺酮类 ;累计使用种类多、使用时间长且多为联合用药 ;抗真菌治疗不规范。结论 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 杨玉芳何佩贞吴闯
- 关键词:医院真菌感染抗菌药物
- 32例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 2001年
- 目的:探讨我院真菌感染与应用抗菌药物的关系,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对32例院内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应用抗菌药物,其中预防性用药11例(34.4%)。主要药物是第三代的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换药频繁且多为联合用药;累计应用品种多,平均为(7.2±3.6)种;应用时间长,平均为(33.0±20.1)天。医院真菌感染主要部位是呼吸系统,主要菌种是白色念珠菌,抗真菌治疗不规范。结论:院内真菌感染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 杨玉芳何佩贞
- 关键词:医院感染真菌感染抗菌药物合理用药预防性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