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明

作品数:199 被引量:765H指数:1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镇江市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35篇期刊文章
  • 43篇会议论文
  • 7篇学位论文
  • 7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8篇医药卫生
  • 7篇化学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理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5篇细胞
  • 35篇梗死
  • 33篇脑梗
  • 33篇脑梗死
  • 23篇血清
  • 23篇疗效
  • 21篇急性
  • 20篇卒中
  • 19篇缺血
  • 18篇血管
  • 17篇蛋白
  • 16篇头痛
  • 16篇阿尔茨海默病
  • 15篇偏头痛
  • 13篇动脉
  • 12篇动脉粥样硬化
  • 12篇抑郁
  • 11篇依达拉奉
  • 10篇PC12细胞
  • 8篇淀粉样

机构

  • 157篇江苏大学附属...
  • 26篇江苏大学
  • 23篇吉林大学中日...
  • 12篇江苏科技大学
  • 9篇江苏大学附属...
  • 8篇吉林大学
  • 7篇镇江市第一人...
  • 6篇镇江市第四人...
  • 5篇金坛市人民医...
  • 3篇南京大学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佳木斯大学附...
  • 3篇哈尔滨市第一...
  • 3篇扬中市人民医...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邳州市中医院
  • 2篇中机试验装备...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94篇于明
  • 34篇徐宇浩
  • 28篇韩薇
  • 26篇朱颖
  • 15篇张晓林
  • 15篇何悦
  • 13篇吴旭明
  • 12篇朱文利
  • 12篇杨溢
  • 11篇冷闻辉
  • 11篇邬英全
  • 11篇徐建慧
  • 10篇过红明
  • 10篇夏海平
  • 9篇高琳
  • 8篇陈慧娟
  • 8篇徐平
  • 8篇张俊华
  • 7篇王琦
  • 6篇苏建华

传媒

  • 14篇江苏医药
  • 12篇临床神经病学...
  • 10篇中国老年学杂...
  • 10篇江苏大学学报...
  • 6篇江苏省第十七...
  • 5篇现代医药卫生
  • 5篇医学研究杂志
  • 4篇中华神经医学...
  • 4篇中国实用神经...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3篇黑龙江医药科...
  • 3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临床误诊误治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蚌埠医学院学...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3篇2024
  • 4篇2023
  • 9篇2022
  • 5篇2021
  • 17篇2020
  • 11篇2019
  • 8篇2018
  • 19篇2017
  • 11篇2016
  • 12篇2015
  • 20篇2014
  • 17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4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1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尿激肽原酶治疗不同类型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正>目的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尤瑞克林)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心源性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入组的143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CI)、腔隙性脑梗死(LCI)、心源性脑梗死(CCI)给予尤瑞克林治疗(...
于明朱颖韩薇罗艳玲贾海玉夏海平徐平
文献传递
人尿激肽原酶对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的分析
于明徐宇浩韩薇臧德美
人尿激肽原酶对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人尿激肽原酶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抗血小板在降低高危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HR-NICE)患者90d内出现缺血性卒中风险的作用。方法 HR-NICE患者305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纯双抗治疗(A组,156例)和双抗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B组,149例),观察其90d内主要终点事件(新发缺血性卒中)和次要终点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或血管性死亡)的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变化。结果B组患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7.4%vs.16.0%)(P<0.05),两组次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相仿(3.4%vs.7.4%)(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T、APTT和Fib均无明显变化(P>0.05)。149例高血压患者在应用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期间血压无明显波动(P>0.05)。结论与单纯双抗治疗比较,双抗血小板联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能有效地降低HR-NICE患者新发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且不影响患者凝血功能和血压。
刘建华何悦于明杨溢韩薇徐宇浩夏海平刘娜
关键词:人尿激肽原酶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百乐眠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焦虑性失眠40例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观察百乐眠胶囊联合黛力新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焦虑性失眠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百乐眠胶囊联合黛力新口服,对照组给予黛力新口服,治疗期间均不服用其他抗焦虑、抗精神病、镇静催眠药物,疗程4周。最终剔除脱落的患者,疗效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睡眠障碍评定量表(SDRS)及PSG参数评定。结果治疗组SDRS和HAMA在治疗前后的减分差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PSG参数(睡眠时间、睡眠潜伏期、睡眠效率),2组均有提高(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4.85%;对照组为61.29%,2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乐眠胶囊与黛力新联合治疗焦虑性失眠疗效显著,且疗效优于单用黛力新,不增加药物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琦张晓林朱颖秦大强陈慧娟于明
关键词:焦虑性失眠百乐眠胶囊黛力新疗效
基于红外吸收光谱的氢气泄露激光遥测检测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基于红外吸收光谱的氢气泄露激光遥测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红外激光遥测技术领域,对激光遥测相关影响参数进行采集、分析,并生成红外激光遥测评估系数,本发明首次对红外激光遥测的温度、其他气体浓度、杂射光干扰、设备抖动进...
孙宝瑞于明陆振华袁庆一张泳孙锋陈晨周佳霓
MCI-186对Aβ_(25-35)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探讨MCI-186(edaravone)对阿尔茨海默病(AD)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淀粉样β蛋白25-35(Aβ25-35)诱导PC12细胞制备成AD细胞模型;采用MTT法确定Aβ25-35抑制PC12细胞生长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和MCI-186对AD细胞保护作用最强时的浓度;利用邻菲罗啉化学发光法测定羟自由基(.OH)含量,确定MCI-186清除.OH最强作用时的浓度。结果Aβ25-35诱导PC12细胞的IC50是29.76μmol/L,此浓度的Aβ25-35对PC12细胞生长的最大抑制率发生在36 h;30μmol/L Aβ25-35诱导PC12细胞36 h可以制成理想的AD细胞模型。20μmol/L MCI-186清除.OH作用最强,即对AD细胞的保护作用最强。结论MCI-186可以通过清除Aβ25-35产生的.OH,在AD中发挥其神经细胞保护作用。
于明张晓林冷闻辉李淑娟陈慧娟
关键词:MCI-186PC12细胞自由基
MCI-186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细胞内钙离子的影响
目的通过MCI-186(依达拉奉)对老年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的影响进行研究,来验证MCI-186的神经保护作用。
于明陆晓红朱颖冷闻辉王璇
文献传递
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天舒胶囊与针灸治疗慢性偏头痛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盐酸氟桂利嗪联合天舒胶囊(药物治疗)和针灸(非药物治疗)两种方法治疗慢性偏头痛患者的效果及费用.方法:将120例慢性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西比灵)5mg睡前口服,采用假日疗法(每周给药...
于明朱颖韩薇高琳冷闻辉
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浆中差异表达microRNA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3年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浆中差异表达microRNA。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公共数据平台的GEO数据库检索并筛选MCI相关基因芯片数据集,使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差异表达的microRNA;利用TargetScan7.2在线预测工具预测差异表达microRNA的靶基因,并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编码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及利用Cytoscape的CytoHubba插件筛选关键基因(Hube gene);利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差异表达microRNA的microRNA-靶基因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关键microRNA;运用R语言分析包对差异表达microRNA的靶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筛选出14个显著下调的microRNAs,通过在线工具预测14个microRNA的靶基因并构建PPI和microRNA-靶基因的相互作用网络,结果显示hsa-miR-27b、hsa-miR-146a、hsa-miR-23a和has-miR-93*是核心网络中的关键microRNA。GO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关键microRNA主要参与轴突生成、化学突触传递的调控、跨突触信号的调节、信号释放及糖蛋白代谢等生物学过程。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它们主要参与调控MAPK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轴突导向及糖胺聚糖的生物合成等信号通路。结论hsa-miR-27b、hsa-miR-146a、hsa-miR-23a和has-miR-93*是MCI患者血浆中关键的microRNAs,可能成为诊断MCI进展至阿尔茨海默病(AD)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刘艳于明徐宇浩
关键词:轻度认知障碍生物标志物
人尿激肽原酶促进侧枝循环生成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人尿激肽原酶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低氧诱导因子-1 (HIF-1α)表达的调节作用,研究人尿激肽原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侧枝循环形成的机制.方法:选择发病时间小于5d,经临床表现及MRI证实为急性脑...
于明韩薇高琳朱文利王琦朱颖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