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民 作品数:13 被引量:53 H指数:4 供职机构: 滨州市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盐酸氨溴索对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期间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观察术前及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对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期间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术前及术中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不应用任何药物;盐酸氨溴索组术前静脉滴注氨溴索1mg/kg,1次/d,连用2d,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再给予盐酸氨溴索1mg/kg静脉泵注。手术结束时采集2组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记录pa(O2)、pa(CO2)、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velar-arterial gradient of oxygen,A-aDO2),计算pa(O2)/吸入氧浓度(fraction of inspiration O2,FiO2);术后24h时行床旁X线胸片检查,比较2组肺不张发生情况。结果盐酸氨溴索组pa(O2)、pa(CO2)、A-aDO2、pa(O2)/FiO2分别为(14.36±2.13)、(5.32±0.80)、(3.06±0.80)、(46.68±8.91)kPa;对照组分别为(12.50±0.57)、(5.05±0.57)、(4.39±0.93)、(36.71±5.05)kPa;2组pa(O2)、A-aDO2、pa(O2)/Fi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肺不张6例,盐酸氨溴索组未发生肺不张,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前及术中应用盐酸氨溴索可减轻机械通气对肺功能的损害,降低肺不张发生风险。 薛广星 于建民关键词:胃癌 全身麻醉 盐酸氨溴索 机械通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麻醉方式对眼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探讨全麻喉罩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眼内压(IOP)的影响,60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全麻喉罩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与气管插管全麻组(B组),每组各30例。记录麻醉前(T0)、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前(T1)、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后即刻(T2)、CO2气腹后10min(T3)、术毕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喉罩)前(T4)时的IOP。结果显示:喉罩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单纯气管插管全麻比较,可有效降低患者在诱导插管、CO2气腹与患者清醒吸痰、拔管所引起的IOP升高反应(P<0.05)。 薛广星 于建民关键词:眼内压 喉罩 胆囊切除 硬膜外阻滞 依托咪酯复合右美托咪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中的优越性 被引量:11 2015年 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效果,44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DRS)24项评分≥35分患者随机分为:E组(依托咪酯组)与DE组(右美托咪定复合依托咪酯组),每组22例。DE组:MECT前30min,右关托咪定0.5μg/kg,15min内静脉滴注完毕,继以依托咪酯静脉缓慢注射;E组不用右美托咪定。以BIS值达45~50为参考值。观察两组患者MECT前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MECT电量指标情况及MECT后副反应。结果显示:E组可有效抑制MECT所诱发心血管反应、明显降低依托咪酯的用药量;总刺激电量减少而不影响患者抽搐发作时间,减轻了电刺激损伤;患者治疗后副反应减少,记忆障碍得到改善。 于建民 刘松峰 冯勇关键词:无抽搐电休克 抑郁症 双腔气管导管接头连接喉罩在全身麻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观察应用双腔气管导管接头连接喉罩在全身麻醉下行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的效果。方法选择纤支镜检查患者30例,随机分为应用双腔气管导管接头连接喉罩在全身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组(A组)与局部表面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T1)、进镜时(T2)、术中(T3)时的MAP、HR值,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完成后进镜时间(T4)、进镜后手术时间(T5)及患者满意率。结果 A组患者在T1、T2、T3时的MAP、HR值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患者进镜时间、进镜后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B组,P<0.05。结论双腔气管导管接头连接喉罩应用于全身麻醉支气管镜检查,解决了检查中通气问题,保障了患者安全,患者无痛苦记忆、增加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临床应用。 薛广星 于建民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喉罩 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者抗感染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对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者抗感染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滨州市人民医院进行经肠道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各20例。A组给予10μg舒芬太尼+0.1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B组给予10μg舒芬太尼+0.15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C组给予10μg舒芬太尼+0.2 mg/kg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各组均依据实际情况追加甲苯磺酸瑞马唑仑2.5 mg/次,15 min内追加不超过5次。比较3组患者麻醉前5 min(T0)、进肠镜时(T1)、标记肿瘤边缘时(T2)、黏膜下切除肿瘤时(T3)、术毕时(T4)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呼吸频率的变化情况;记录3组患者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用药后至脑电双频指数(BIS)评分≤70分的时间,停药后至麻醉唤醒时间、离室时间、麻醉后不良反应情况、肝肾功能情况。结果T0~T4间3组患者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T1~T4间B组和C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均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T0~T4间3组患者的SpO_(2)水平和T1~T4间B组和C组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用药后至BIS评分≤70分时间、停药后至麻醉唤醒时间、离室时间均少于A组,且B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停药后至麻醉唤醒时间、离室时间均少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的血胆红素升高、头晕/头痛发生率均低于A组,B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均低于A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B组的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尿素氮、血肌酐水平均低于A组� 朱伟波 于建民 王建越 付艳红 秦海艳 高娜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肝肾损伤 持续泵注法用于老年病人硬膜外麻醉的临床研究 董明远 朱凤明 朱伟波 于建民 王建越 选择100例老年手术病人,其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65~80岁。体重50~75kg,ASA Ⅰ~Ⅱ级,手术种类为前列腺、会阴部、腹股沟斜疝及下肢各种手术。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泵注组,Ⅱ组为分次注药组。每组50例。记录...关键词:关键词:持续泵注 硬膜外麻醉 老年病人 手术 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晚期癌症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4 2015年 由于癌症晚期疼痛加剧而不得不加大阿片类药物剂量,因而不良反应越来越严重,不但增加患者身心痛苦,而且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和加重家属的精神负担。我们应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啶用于晚期癌症患者自控镇痛,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于建民 冯勇关键词:静脉自控镇痛 癌症晚期 术后自控镇痛 痛觉过敏 右美托咪定鼻腔给药全麻诱导方式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5年 探讨右美托咪定经鼻腔黏膜给药全麻诱导方式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选择全麻手术患儿120例,据右美托咪定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μg/kg、6μg/kg、8μg/kg、10μg/kg组,每组各30例。术前30min将右美托咪定快速注入鼻腔,每侧各半量。采用Berggen、Riker方法评价效果并观察术后有无"迟延模仿"及行为异常发生。结果显示:10μg/kg组镇静效果最好,躁动发生例数、"迟延模仿"与行为异常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其他三组(P<0.05)。右美托咪定经鼻腔黏膜给药的麻醉诱导方式,患儿镇静效果良好,可减少患儿术后躁动及行为异常的发生,益于儿童健康发育。 薛广星 于建民 冯勇关键词:鼻腔 儿童 早期硬膜外阻滞镇痛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早期硬膜外阻滞镇痛对股骨骨折患者术前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3年11月收治的股骨外伤闭合骨折急诊入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采用早期连续硬膜外阻滞镇痛,B组采用肌内注射盐酸哌替啶镇痛。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T0)、接受镇痛措施24 h(T1)、入手术室时(T2)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分别于外伤后第2天(D1)、手术当日(D2)采集患者静脉血检测血栓弹力图(thromboelastogram,TEG)各项参数及D-二聚体(D-Dimer,D-D)水平,血小板聚集试验检测最大聚集率(maximal aggregation ratio,MAR)。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T1时,A组患者MAP、HR、VAS[(93±13)mm Hg(1 mm Hg=0.133 k Pa)、(81±9)次/min、(2.4±0.8)分]均低于B组[(112±18)mm Hg、(112±18)次/min、(3.3±0.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2时,A组患者MAP、HR[(91±12)mm Hg、(76±10)次/min]均低于B组[(113±14)mm Hg、(93±8)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1时,A组患者α角及D-D水平[(39±7)°、(432±22)μg/L]均低于B组[(48±9)°、(636±43)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2时,A组患者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inetics of clot development,K)为(5.3±1.5)min,高于B组的(4.2±1.7)min,α角、最大振幅(maximum amplitude,MA)、血凝块强度(G)、D-D水平、MAR值[(40±8)°、(52±10)mm、(6.6±1.1)kd/sc、(440±31)μg/L、(50±16)%]均低于B组[(51±6)°、(64±12)mm、(7.9±2.7)kd/sc、(651±68)μg/L、(72±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患者外伤骨折早期实施硬膜外镇痛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前应激水平,缓解患者体内高凝状态,降低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和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机率。 于建民 王伟关键词:镇痛 硬膜外阻滞 股骨骨折 血栓弹力图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或瑞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或瑞芬太尼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于我院行无痛胃肠镜检查的8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瑞芬太尼麻醉处理,观察组采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麻醉处理.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情况、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T0时血流动力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时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1.05±0.23)min、苏醒时间(5.69±1.15)min、定向力恢复时间(12.32±1.25)min及离室时间(22.41±2.35)min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苏醒30 min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1.45±0.22)分、(1.52±0.24)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艾司氯胺酮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更佳,能够提高镇痛效果,减小血流动力学波动,缩短检查后苏醒时间,安全可行. 于建民 宋琳琳关键词:无痛胃肠镜检查 瑞芬太尼 血流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