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数据了解全国45岁及以上中老年人群抑郁情况以及影响因素,为提高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缓解其抑郁症状提供实证依据。方法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量表(CES-D)评定抑郁患病情况,使用两水平二分类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抑郁症状患病率的影响因素。结果采用本次调查中抑郁得分的第80个百分位数得分为临界值,结果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3.61%;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患抑郁症状;丧偶者患抑郁的风险更高;文化程度越高,患抑郁的可能性越低;农村地区中老年更容易患抑郁;患慢病和自评健康差的中老年人患抑郁风险更高;睡眠时间是患抑郁症状的一个保护因素。在控制了以上个体层面因素后,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中老年患抑郁的可能性低于内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结论相关卫生部门应该重点关注女性、丧偶、慢性病中老年的抑郁症状问题;在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国家应投入更多的卫生资源,预防和改善中老年的抑郁患病情况。
目的探究社会资本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调查对象,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调查员入户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五维五水平生存质量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Five Dimension Five Level Scale Questionnaire,EQ-5D-5L)和自制社会资本量表调查其生命质量和社会资本情况。运用因子分析和Cronbach’sα系数检验自编社会资本量表信效度,χ2检验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本研究自编的社会资本量表性能良好,Cronbach’sα系数为0.728,KMO值为0.716,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为P<0.001,说明该数据适合使用因子分析。4个公因子累计解释了总变异的68.27%。调查对象的健康效用值为(0.869±0.181),能四处走动、自己洗澡穿衣和进行日常活动中完全没问题的调查对象占75.70%、80.10%和74.1%,疼痛或不舒服和焦虑或沮丧自觉没有任何困难的分别占43.40%和58.90%;EQ-5D-5L量表中躯体健康维度的自评健康影响因素为社区安全和人际网络关系,社会功能健康的影响因素为社区安全,精神健康受到社区安全、社区信任和人际网络关系的影响;社区安全提高一个等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健康效用值增加0.046,人际网络关系增加一个等级,健康效用值增加0.037。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主要问题表现在精神健康维度,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心理疏导,社区安全和人际网络关系是患者自评健康的保护因素,提供安全的社区环境,扩大人际网络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患者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