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丘福禧

作品数:8 被引量:56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病毒
  • 4篇出血热
  • 2篇登革热
  • 1篇登革病毒
  • 1篇登革出血热
  • 1篇登革热病毒
  • 1篇电镜
  • 1篇电镜技术
  • 1篇毒病
  • 1篇毒血症
  • 1篇新疆出血热
  • 1篇新疆出血热病...
  • 1篇血症
  • 1篇颜面
  • 1篇颜面潮红
  • 1篇沿海港口
  • 1篇羊血清
  • 1篇疫源
  • 1篇疫源地
  • 1篇人巨细胞病毒

机构

  • 6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北京热带医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吉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美国疾病预防...
  • 1篇海南省卫生防...

作者

  • 8篇丘福禧
  • 4篇陈化新
  • 2篇王惠民
  • 2篇刘蓉晖
  • 1篇李晓青
  • 1篇王凤莲
  • 1篇罗成旺
  • 1篇尔秀江
  • 1篇张浩燕
  • 1篇冯崇慧
  • 1篇陈玉本
  • 1篇马麟麟
  • 1篇张玉海
  • 1篇张玉海
  • 1篇宋干
  • 1篇胥爱源
  • 1篇邝继深
  • 1篇杨新科
  • 1篇赵秀芹
  • 1篇段淑敏

传媒

  • 3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02
  • 2篇1997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6
  • 1篇198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登革热的少见并发症
1985年
1979年10月在海南岛儋县北部沿海港口发生一批以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疼痛、颜面潮红和皮疹等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以后该病迅速蔓延,形成流行.
陈秋乾姚士湖丘福禧邵兰
关键词:登革热骨关节疼痛颜面潮红沿海港口皮疹
中国流行性出血热自然疫源地结构和传播机理研究 Ⅵ.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后病毒血症和分泌物、排泄物中带病毒情况实验观察被引量:1
1990年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感染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实验结果表明:经肌肉和腹腔接种病毒,褐家鼠可于第7~9天检出肺抗原,第9~17天检出血清IgG抗体;接种病毒后第1天即可出现病毒血症,且持续到第10天。黑线姬鼠可于第5~15天检出肺抗原,第5天开始检出血清IgG抗体;接种病毒后第5天出现病毒血症,同时唾液中带有病毒。该实验未证实鼠尿、粪带有病毒,有待重复实验。
唐家权陈化新刘蓉晖王惠民赵德干宋干丘福禧
关键词:流行性出血热疫源病毒感染
首次从青海省绵羊血清中检出新疆出血热病毒IgG抗体被引量:8
1991年
1988年7~8月,采集青海省海西自治州乌兰县郭里木乡231只改良绵羊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出新疆出血热病毒IgG抗体5份;自该县蓄集乡825只改良绵羊血清中检出新疆出血热抗体6份。鉴于这些绵羊均为本地所产,证实海西州乌兰县是新疆出血热自然疫源地。
陈化新唐家权刘蓉晖任艺王惠民拉雅陈孝忠阿祥赵丹生毛兴海马名录王志刚道尔吉卫东冯崇慧刘宏斌丘福禧
关键词:新疆出血热病毒抗体绵羊血清
肾移植手术后异体肾中人巨细胞病毒DNA的检测
1997年
肾移植手术后异体肾中人巨细胞病毒DNA的检测张浩燕王凤莲李桂英潘巍尔秀江马麟麟张玉海杨新科段淑敏丘福禧郭津津陈惠自从三联免疫抑制剂应用到肾移植手术后病人治疗,移植肾的成活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肾移植手术后的排异反应和微生物感染的存在,使得肾移植手...
张浩燕王凤莲李桂英潘巍尔秀江尔秀江张玉海马麟麟段淑敏张玉海张玉海杨新科
关键词:肾移植人巨细胞病毒DNA
中国肾综合征出血热不同年代不同地区流行季节分布特点被引量:38
1994年
根据中国各省(区、市)防疫站历年的疫情资料,按年代月别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情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50~70年代HFRS季节分布特点均以冬季为高峰,4月份发病较少,6月份发病稍多;而80~90年代则发生较大的改变,虽然发病高峰季节仍出现在冬季,但3、4、5月份发病亦较多。根据目前对本病疫区类型研究的初步结果认为,中国80年代前主要是姬鼠型HFRS流行,进入80年代以来又出现了家鼠型HFRS的流行。为了进一步确定不同地区流行季节分布特点,又将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1980~1992年的疫情资料逐月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从流行季节可区分出3种类型地区,即:以发病高峰在冬季和6、7月发病稍多为第1类地区;以发病高峰在3~5月为第2类地区;以发病高峰在冬季和3~5月发病较多为第3类地区。第1类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地区的东南和西南地区的东北部;第2类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的东南和华东地区的南部、中南地区南部和西南地区的东南部;第3类地区主要分布在华东区和中南地区。综合看来,这3类地区的地理分布基本上与3种类型疫区分布(1类为姬鼠型疫区、2类为家鼠型疫区、3类为混合型疫区)相吻合。因此,本文不仅可供?
陈化新丘福禧赵秀芹罗成旺李晓青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病学
从海南岛蚊和蜱分离出28株甲病毒属病毒被引量:9
1997年
1983~1988年在海南岛从自然界捕蚊和蜱分离出非登革病毒和非日本脑炎病毒的28株病毒,其中27株是从不同种的蚊分离出的,1株是从蜱分离出的。90年代初期在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媒介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分部,用全套国际标准化的抗节肢动物携带的病毒的抗体,对这28株病毒进行了病毒科的鉴别和病毒属的鉴定,结果证明这28株病毒都属于披膜病毒科的甲病毒属。
陈文洲丘福禧CharlesH.Calisher刘玑昌陈化新陈化新赵治国赵治国邝继深陈玉本
关键词:蚊科甲病毒属
儋县禾囊乡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流行调查
1986年
本文报告了儋县白马井区禾囊乡——一个自然村登革出血热的流行情况。该村此次发生流行的罹患率为6.64%、病死率为0.56%。全村分5个坊,罹患率最高的坊为20%,最低为1.54%。发病先集中在原发地,尔后便向四周放射扩散传播。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以青年人多见。男女之间发病无显著性差别。常见的症状体征有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骨关节疼痛、腹痛、呕吐及伴有各个脏器出血。部分病人有虚脱症状。通过灭蚊有效地控制该病的流行扩散。
丘福禧何启亚潘祖安余玉光陈国志徐金华郝岩鹏张海林
关键词:登革热病毒病出血热登革热病毒登革病毒
多价抗体免疫电镜法的建立和新腹泻病毒的研究
胥爱源丘福禧陈婉琳刘玑昌刘力田慕晓京
该成果将电镜技术应用于临床和病毒病快速诊断,为病毒病早期诊断开拓了一条新途径。建立多价抗体免疫电镜法用于检测各种腹泻病毒,并检出小双壳病毒为国内外首次,所检出的星状、杯状病毒为国内首次报道,使我国急性腹泻多病毒病因研究赶...
关键词:
关键词:电镜技术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