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黎德育

作品数:228 被引量:764H指数:14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牡丹江市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57篇会议论文
  • 3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0篇化学工程
  • 47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电气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4篇电镀
  • 43篇合金
  • 41篇化学镀
  • 34篇镀锡
  • 31篇耐蚀
  • 31篇耐蚀性
  • 27篇镀层
  • 27篇镀镍
  • 25篇镀锌
  • 22篇镀铜
  • 19篇镀锡板
  • 19篇离子
  • 19篇浸锌
  • 18篇化学镀镍
  • 16篇电路
  • 16篇镀液
  • 14篇钝化
  • 13篇电路板
  • 13篇金属
  • 12篇无氰

机构

  • 227篇哈尔滨工业大...
  • 6篇宝山钢铁股份...
  • 4篇牡丹江师范学...
  • 3篇宝钢集团有限...
  • 3篇沈阳金昌普新...
  • 2篇哈尔滨工程大...
  • 2篇日本京都大学
  • 2篇青岛大学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上海宝钢设备...
  • 2篇广东致卓精密...
  • 1篇哈尔滨汽轮机...
  • 1篇长安大学
  • 1篇咸阳师范学院
  • 1篇广州二轻研究...
  • 1篇西安康本材料...
  • 1篇江苏大中制漆...

作者

  • 228篇黎德育
  • 120篇李宁
  • 53篇李宁
  • 41篇李宁
  • 17篇蒋丽敏
  • 17篇郑振
  • 13篇王洺浩
  • 12篇王艳青
  • 11篇周德瑞
  • 11篇王志登
  • 10篇崔国峰
  • 10篇黄久贵
  • 9篇邹忠利
  • 8篇肖宁
  • 8篇田栋
  • 7篇武刚
  • 7篇翟淑芳
  • 7篇朱晓东
  • 6篇孔德龙
  • 6篇遇世友

传媒

  • 32篇电镀与环保
  • 22篇电镀与涂饰
  • 17篇材料保护
  • 14篇电镀与精饰
  • 6篇表面技术
  • 6篇中国有色金属...
  • 5篇材料科学与工...
  • 4篇腐蚀科学与防...
  • 4篇2005年山...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材料工程
  • 3篇电池
  • 3篇2002年全...
  • 3篇2001年全...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物理测试
  • 2篇'2000国...
  • 2篇2007年全...
  • 2篇第九届全国电...
  • 2篇第七届全国电...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8篇2016
  • 15篇2015
  • 13篇2014
  • 9篇2013
  • 14篇2012
  • 13篇2011
  • 10篇2010
  • 7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19篇2006
  • 23篇2005
  • 17篇2004
  • 13篇2003
  • 10篇2002
  • 16篇2001
  • 14篇2000
2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纯硫酸盐电镀锡添加剂及其镀液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硫酸盐电镀锡添加剂及其镀液,所述添加剂包括如下成分:0.1-200mg/L消泡剂、0.1-50g/L细晶剂、0.01-20g/L走位剂、0.1-40g/L抗氧剂;所述镀液包括如下成分:硫酸亚锡5-100...
李宁王志登黎德育王熙禹王洺浩
文献传递
镁合金AZ91D压铸件表面电镀研究进展
本文对AZ91D压铸件镁合金表面电镀进行简要总结。镁合金电镀的前处理阶段极为关键,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镀层的好坏。对于浸锌阶段,通过比较一次浸锌,二次浸锌,浸锌合金三种前处理工艺发现二次浸锌和浸锌合金层的性能优于一次浸...
周传哲李宁黎德育
关键词:压铸件镁合金浸锌无氰镀铜表面电镀
文献传递
化学镀Ni-P合金镀层铬酸盐钝化膜的组成及其耐蚀性被引量:3
2010年
采用单一组分铬酸盐钝化液处理化学镀Ni-P合金层获得一种超薄钝化膜。电化学测试表明,钝化处理显著提高了Ni-P合金层的耐蚀性。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表明,钝化膜主要由O、Cr及Ni等元素组成,并根据Ar+离子对钝化膜的溅射速率估算出钝化膜δ约为6nm。Cr 2p精细X-射线光电子能谱谱图分析表明,钝化膜中Cr元素主要以Cr2O3和Cr(OH)3的形式存在。并对钝化膜成膜机理进行了简单探讨。
穆松林李宁黎德育徐丽英
关键词:化学镀NI-P合金耐蚀性能谱分析铬酸盐
富勒醇在镍复合镀层中的热扩散机理
2011年
采用富勒醇成膜与电镀镍两步电沉积的方法制备了镍/富勒醇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富勒醇在复合镀层中的扩散行为。镀液组成及工艺参数为:NiSO4·7H2O250~350g/L,NiCl230~60g/L,H3BO330~40g/L,十二烷基硫酸钠0.05~0.10g/L,电流密度10A/dm2,室温下施镀20min。对富勒醇薄膜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电沉积富勒醇的成分为C60O(OH)12。采用辉光放电光谱法(GDS)、X射线衍射法(XRD)、拉曼光谱法(Raman)等手段对富勒醇在复合镀层中的扩散机理以及存在状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50~600°C条件下,富勒醇在复合镀层中的扩散激活能为33.11kJ/(mol·K),并以六边形吸附于Ni(111)晶面上进行表面扩散。
王芳芳李宁黎德育
关键词:富勒醇复合物电沉积
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探讨被引量:1
2011年
电化学专业实验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化学)是专业大学四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实验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为学生设计与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一定的基础。为提高该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我们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些改革。
赵力王殿龙戴长松程新群黎德育
关键词:化学工程与工艺教学改革
纳米二氧化硅在无铬耐指纹水性涂料中的行为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纳米二氧化硅作为现代耐指纹液中的重要组分,对于耐指纹涂层的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中性盐雾实验、耐指纹测试、黏度测试等测试手段研究了纳米二氧化硅在无铬耐指纹水性涂料中的行为。结果表明:在同等涂覆条件下,耐指纹液中加入2%纳米二氧化硅后,涂层盐雾试验96 h不腐蚀,耐指纹(△E)为0.14,研究表明,耐指纹液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后,涂层耐蚀性、耐指纹性显著提高,对涂料液有增稠作用,而且纳米二氧化硅的加入量与涂料液黏度之间近似呈线性关系。
王艳青孙子良李宁邹忠利黎德育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硅
铝上一次浸锌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2
2001年
研制出一种新型的不含氰化物、氟化物以及有毒重金属离子的HG铝合金浸锌液。研究了浸渍温度、时间、搅拌和铝合金材料对镀层结合力的影响。该浸锌液的工作温度为 0~ 40℃ ,较佳温度范围为 2 0~ 30℃ ,当温度低于 2 0℃时 ,浸锌时间应在30s以上 ;当温度高于 30℃时 ,浸锌时间应小于 30s。在静止、机械或超声搅拌的情况下均能获得结合力优异的镀镍层 ,可用于硬铝、锻铝、铸铝及粉末冶金铝件的镀镍前处理。此外 ,热震试验能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因此 ,不能用于评价铝上镀镍的结合力。
李宁黎德育袁国伟梁国柱张王林
关键词:浸锌镀层结合力镀镍前处理电镀
高硅铝合金浸锌溶液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为了在高硅铝合金上获得结合力好的镀层,通过对其浸锌过程的电化学测量、浸锌和锌合金膜在人造海水中的稳定电位、浸锌层在3.5%NaCl溶液中腐蚀速率的测试以及扫描电镜对浸锌层微观形貌的观察等的研究,选出适合于高硅铝合金的镀前预处理工艺。浸锌溶液中的多元无氰配位剂,与铁离子、镍离子、铜离子形成可溶性的配位阴离子,和铝发生微量的置换反应,形成骨架同锌离子一起沉积在工件表面。首次采用拉伸试验将高硅铝合金基体与镀层之间的结合力定量化。该工艺所获得的浸锌合金层性能稳定,与镀层结合力良好,并提高了耐蚀性。
黄晓梅李宁蒋丽敏黎德育
关键词:浸锌高硅铝合金电镀结合力
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在无氰电镀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简述了国内外乙内酰脲类化合物作为配位剂应用于无氰电镀金、银和其他金属的研究进展。
罗龚黎德育袁国辉李宁
关键词:乙内酰脲无氰电镀配位剂锌-镍合金
高速环保化学镀铜溶液
高速环保化学镀铜溶液,它涉及化学镀铜溶液。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化学镀铜溶液的镀铜速度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高速环保化学镀铜溶液由硫酸铜、次磷酸钠、盐酸亚氨脲、催化剂、组合配位剂、组合稳定剂和水组成,其中催化剂为含镍、钴、铁...
黎德育李宁夏国锋朱振宇肖宁田栋郑振刘瑞卿
文献传递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