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刚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环孢素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环孢素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10 8只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环孢素A组 ,参照Zealonga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大鼠脑缺血 2h再灌注 2 2和 70h后 ,分别对各组各时间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脑组织含水量、脑TTC染色和脑超微结构观察 ,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各时间点环孢素A组与对照组比较 ,行为学评分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脑梗死灶体积和脑组织含水量均比对照组明显减轻 (P <0 .0 5 ) ;脑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轻于对照组 ;假手术组各项观察指标则无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免疫因素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环孢素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肖伟忠孙圣刚朱红灿黎刚童萼塘
- 关键词:环孢素A脑缺血再灌注
-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意识障碍的评估及预测被引量:4
- 2010年
- 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是指因心跳呼吸骤停、窒息、中毒、电击伤等所导致的脑缺血缺氧性损害,临床出现一系列神经系统异常的表现。据统计,心脏停搏发生率每年约36-128/10万人,其中86%的患者得到心肺复苏,但遗憾的是其中80%患者仍处于意识障碍状态。随着医学的进步,尤其是心肺复苏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心脏停搏患者得以生存,但生存者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问题日益突出。
- 樊丽娟吴东宇黎刚黄楠
- 关键词:缺血缺氧性脑损伤心肺复苏技术心跳呼吸骤停神经系统异常
- 不同时间窗被动运动对脑梗死大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时间窗被动运动对脑梗死大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从而探讨康复训练的介入时机及相关治疗机制。方法共选取10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并将其随机分为被动训练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将被动训练组及模型组大鼠制成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手术期间不阻断大脑中动脉血流,正常对照组实验期间未给予特殊处理。被动训练组大鼠于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窗给予被动运动训练。各组大鼠于实验进行14d后取脑组织制成标本,采用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梗死灶周边区BDNF及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大鼠均检测到BDNF及Bcl-2阳性表达,并且以被动训练组术后24h、48h亚组BDNF及Bcl-2表达水平相对较高,与其它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脑梗死后24~48h内给予被动运动训练,可促进大鼠脑梗死灶周围区BDNF及Bcl-2表达增强,从而加速受损神经功能恢复。
- 王梦嵽李嫚梅元武黎刚方瑗
- 关键词:脑梗死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
- 不同时间点电针治疗对脑梗死大鼠Bcl-2 mRNA转录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电针治疗对其Bcl-2 mRNA转录水平及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及电针组,每组根据术后干预时间点再分为术后6 h、12 h、24 h、48 h及72 h共5个亚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各亚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进行电针治疗,其它3组各亚组均于相同时间点进行捆扎,不给予电针治疗。各组大鼠均于治疗14 d后取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脑梗死侧Bcl-2 mRNA的转录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脑梗死侧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电针组各亚组Bcl-2 mRNA转录水平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与其它3组相同时间点各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各亚组间Bcl-2 mRNA转录水平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12 h亚组Bcl-2 mRNA转录水平较高,24 h亚组caspase-3表达水平较低。结论:脑缺血再灌注12 h~24 h内给予电针治疗,能促进脑梗死大鼠Bcl-2 mRNA转录并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
- 李嫚宋艳玲王梦嵽梅元武黎刚方瑗
- 关键词:电针脑梗死
- 不同时间窗电针治疗对脑梗死大鼠Bcl-2和BDNF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6
- 2009年
-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窗开始电针(electroacupuncture)治疗对其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电针组和模型组,制备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模型.电针组于动物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窗给予电针治疗,于治疗14d后取脑,采用RT-PCR检测梗死侧Bcl-2mRNA、BDNFmRNA的表达。结果各组均检测到BDNF mRNA和Bcl-2mRNA阳性表达,在电针12h亚组可以检测到BDNF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它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电针24h组可以检测到Bcl-2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它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12h^24h时间窗给予电针治疗能促进大鼠脑梗死后梗死侧BD-NF mRNA和Bcl-2mRNA的表达达到峰值,从而发挥其脑保护及康复治疗的最大效应。
- 李嫚王梦嵽梅元武黎刚方瑗
- 关键词:电针脑梗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小分子RNA干扰鞘氨醇激酶1表达对APP/PS1小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鞘氨醇激酶1(sphk1)低表达对AD小鼠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siRNA-Sphk1腺病毒载体,立体定位法将携带siRNA-Sphk1的腺病毒载体(siRNA-Sphk1组)或等量生理盐水(saline组)注射至APP/PS1双转基因AD模型鼠海马齿状回;30 d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小鼠海马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westen blot法观察海马Sphk1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Tunel法观察海马齿状回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siRNA-Sphk1组海马齿状回可见绿色荧光的表达,saline组无绿色荧光表达;siRNA-Sphk1组海马Sphk1蛋白的表达较saline组下降(P<0.05),caspase-3蛋白较saline组的表达升高(P<0.05);siRNA-sphk1组小鼠海马组织的细胞凋亡率较saline组和阴性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成功构建siRNA-sphk1的重组腺病毒,移植后,可抑制AD小鼠海马Sphk1蛋白的表达,促进海马齿状回细胞的凋亡。
- 张远禹虔黎刚孙圣刚乔娴
- 关键词:基因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小分子干扰
- 不同时间窗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大鼠Bel-2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窗开始经颅磁刺激(TMS)对其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磁刺激组及模型组,各组又根据术后干预时间点细分为术后6 h、12 h、24 h、48 h及72 h共5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将磁刺激组及模型组大鼠制成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磁刺激组各亚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6 h、12 h、24 h、48 h及72 h进行TMS治疗,而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各亚组均于上述相同时间点给予假磁刺激.各组大鼠均于治疗14 d后取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脑梗死侧Bcl-2及BDNF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大鼠梗死侧脑标本均检测到BDNF及Bcl-2 mRNA阳性表达.磁刺激组各亚组Bcl-2及BDNF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其它各亚组水平(模型组术后72 h亚组除外);对磁刺激组各亚组进行组内比较发现,该组各亚组BDNF及Bcl-2 mRNA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术后24 h亚组BDNF及术后12 h亚组Bcl-2 mRNA表达水平相对较高.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12-24 h内给予TMS治疗,能显著促进脑梗死大鼠BDNF及Bcl-2表达,对保护受损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李嫚王梦嵽宋艳玲梅元武黎刚方瑗
-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脑梗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不同时间窗电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大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窗介入电针及经颅磁刺激(TMS)对其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治疗组及模型组,每组又根据术后干预时间点不同细分为术后6 h、12 h、24 h、48 h及72 h共5个亚组.采用线栓法将治疗组及模型组大鼠制成左侧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治疗组各亚组大鼠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第6,12,24,48及72小时给予电针及TMS治疗,而正常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各亚组均于上述相同时间点给予假电针及假TMS治疗.各组大鼠均于治疗后第14天时取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脑梗死灶Bcl-2及BDNF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各组大鼠梗死侧脑标本中均检测到BDNF及Bcl-2 mRNA阳性表达,治疗组各亚组Bcl-2及BDNF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各亚组水平(P〈0.05);对治疗组各亚组进行组内比较发现,该组各亚组间BDNF及Bcl-2 mRNA(除术后12 h与术后72 h亚组外)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术后48 h亚组BDNF及术后24 h亚组Bcl-2 mRNA表达水平相对较高.结论 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48 h期间介入电针及TMS治疗,能显著促进脑梗死大鼠BDNF及Bcl-2表达,对保护受损神经细胞、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李嫚宋艳玲王梦梅元武黎刚方瑗
- 关键词:电针经颅磁刺激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