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慧慧 作品数:8 被引量:13 H指数:3 供职机构: 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州市海珠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孕妇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孕妇应用抗病毒药物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方法将收治在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高病毒载量HBeAg阳性慢性乙肝孕妇(孕28周),经过纳入、排除筛选后共60例纳入研究,其中30例配合抗病毒药物阻断治疗至分娩后42 d止的孕妇为研究组,另30例未配合抗病毒药物阻断治疗的孕妇为对照组。孕妇的婴儿出生后均接受主、被动联合免疫,并在出生6 h内、1月龄和6月龄时,肌内注射乙肝疫苗各10μg,均于出生后6 h内和1月龄时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各200 IU。比较两组孕妇在孕28周和分娩时血清HBV DNA载量,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并统计孕妇不良反应。检测婴儿出生后6 h内(于主、被动免疫前抽股静脉血)和7月龄血清HBsAg阳性率及HBV DNA载量。结果研究组孕妇在分娩时的血清HBV DNA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同组在孕28周时,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6 h内,研究组新生儿HBsAg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7月龄时,研究组婴儿HBsAg均为阴性,对照组73.33%为阴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婴儿出生及7月龄时血清HBV DNA阳性率均为0.00%,两组婴儿出生后6 h内及7月龄时的HBV DNA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前的孕妇血清HBV DNA检查时的载量相对升高,孕妇危险性增加。而在HBV DNA高载量孕妇孕晚期时应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显著降低妊娠晚期孕妇血清HBV DNA载量,提升新生儿的血清HBsAg转阴率,对母婴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黄慧慧 陈武玲 朱焕金关键词:高病毒载量 HBEAG阳性 抗病毒药物 阻断治疗 母婴传播 液基细胞学与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中国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适合中国农村地区的宫颈癌筛查方法。方法选取3 000名广州市花都区妇女为普查对象,其中2 000名行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DNA),1 000名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两组按筛查要求进行阴道镜检查,取活检,结合病理活检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用于中国农村地区宫颈癌筛查的效果。结果 HPV-DNA检测组中16、18型阳性病理活检结果为CINⅠ的发生率为18.92%,其他型为3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18型病理活检结果≥CINⅢ的发生率为13.51%,其中18型为0.00%,其他型为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的假阳性率为35.00%,16、18型的假阳性率为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其他型阳性病理活检结果为CINⅠ与CINⅡ发生率分别为45.71%和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的宫颈癌筛查策略要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而定,HPV检测应选高危型感染率高的HPV类型作为分流项目,若只能选择单项筛查方案,细胞学筛查应该作为首选。 赖玉琴 杨毅 刘继红 王寅 黄影蓓 黄婉平 伍军平 黄慧慧关键词:TCT HPV-DNA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广州市花都区9362例妇女TORCH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育龄妇女和妊娠妇女TORCH感染状况,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为本区域的妇幼保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进行孕前筛查和孕12周前普查的9362例妇女进行TORCH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在调查的9362例妇女中,TORCH-IgM总阳性率为12.45%,其中以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1)和弓形虫(TOX)感染率居高,分别为4.67%和3.18%,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2)、风疹病毒(RV)和巨细胞病毒(CMV)IgM阳性率分别为2.25%、1.36%和0.99%。TORCH-IgG阳性率以CMV最高,达93.49%,其次为HSV1 86.02%,RV、HSV2和TOX分别为84.92%、12.92%和5.62%。结论:广州市花都区孕前和孕早期妇女TORCH感染率较高,积极进行监测和加大TORCH宣传力度,早发现,早干预,提高人口素质。 林铿 黄慧慧 郭志绿关键词:TORCH 感染率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作为婴幼儿血流感染中血培养阳性预测指标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作为婴幼儿血流感染(BSI)中血培养阳性预测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12月我院儿科怀疑出现血流感染进行采样培养的对象15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血培养时,同时采血检测PCT、CRP,24h后复查。结果:培养阳性的对象PCT、CRP水平高于培养阴性的对象,革兰阳性菌PCT、CRP低于革兰阴性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合计者与培养阴性的对象PCT、CRP截断值分别为1. 76μg/L、59. 4mg/L。复查仍然为阳性对象PCT、CRP高于复查仍然为阴性的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复查仍然为阳性的对象相较于初次检查培养为阳性的对象,PCT、CRP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 <0. 05)。CRP≥截断值、PCT任意一个为≥截断值的灵敏度最高,PCT与CRP均≥截断值特异度最高,CRP≥截断值符合率最高。结论:PCT、CRP可作为婴幼儿BSI诊断指标,CPR可以鉴别感染,PCT可以辅助判断感染菌类型。 朱焕金 黄慧慧关键词:儿科 血流感染 血清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纤维介素蛋白2在HBV感染孕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纤维介素蛋白2(FGL2)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孕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0年7—9月本院收治的HBV感染孕妇80名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入住本院的无HBV感染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HBV感染孕妇均口服富马酸替诺福韦酯二吡夫酯片抗病毒治疗,从孕24周开始每日口服300 mg/次,每日1次,持续服用至分娩结束后1个月。采集受试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收集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FGL2水平;采用速率法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采用重氮法测定总胆红素(TBIL)水平。比较两组血清FGL2水平变化,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变化;治疗前后血清FGL2水平变化,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变化;采用Pearson分析FGL2与ALT、AST和TBIL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FGL2对HBV感染孕妇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FGL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清FGL2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血清FGL2与ALT、AST和TBIL呈线性相关性(P<0.05)。经ROC曲线分析,FGL2对HBV感染孕妇诊断灵敏度为88.68%,特异度为62.96%。结论FGL2在HBV感染孕妇中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具有良好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评价HBV感染孕妇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指标,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黄慧慧 陈武玲 朱焕金 鞠爱萍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孕妇 2021年我院一季度多重耐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22年 目的:探究2021年本院一季度多重耐药菌(MDR)的分布特点,并分析MDR的耐药性。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3月收治住院患者的送检标本(n=4667例)为探究对象。对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得出药敏结果,分析其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本院分离病原菌分布情况:GBS筛查标本检出率最高,为27.81%,其次为粪便(体检)、血培养、分泌物和痰,检出率最低的标本为脓液、导管、腹水、胸水等,该类标本不足0.10%。2021年第一季度临床分离细菌MDR 132例,其中革兰阳性菌占66.67%(88/132),革兰阴性菌占33.33%(44/132)。分析多重耐药菌耐药率可知,耐药率最高的为肺炎克雷伯菌(CR-KPN),耐药率为76.92%,其次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耐药率分别为60.00%和34.78%,耐药率最低的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仅为19.05%。头孢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是MDR中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最高的药物。MDR中革兰阳性菌耐药率最高的是青霉素类药物、大环内酯类药物。结论:MDR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阴性杆菌为主。 黄慧慧 陈武玲 朱焕金关键词:多重耐药菌 耐药性 标本分析 常见δβ地中海贫血/HPFH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广州市花都地区育龄人群中常见δβ地中海贫血/遗传性胎儿血红蛋白持续存在综合征(HPFH)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地中海贫血防控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7月参加免费地中海贫血检测的广州花都区育龄人群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及血红蛋白电泳检测,对HbF≥5%样本且测序未见异常样本采用Gap⁃PCR(Ga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检测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东南亚型HPFH(SEA⁃HPFH)、台湾型β地中海贫血;HbF≥5%样本中针对HBG1、HBG2启动子近端设计引物,利用Sanger测序检测启动子区近端的点突变,并对其血液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088例受检者中检出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13例,其中复合⁃⁃^(SEA)/αα3例,1例β⁃28(A>G)/βChinese Gγ+(Aγδβ)0;检出SEA⁃HPFH 33例,复合⁃⁃^(SEA)/αα3例;6例Aγ⁃196 C>T导致的非缺失型HPFH;未检出台湾型地中海贫血基因型。常见缺失型/非缺失型β地中海贫血总检出率为0.19%(52/27088),中国型Gγ+(Aγδβ)0地中海贫血、SEA⁃HPFH、Aγ⁃196 C>T组血液学参数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血红蛋白A_(2)(HbA_(2))、血红蛋白F(HbF)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Aγ⁃196 C>T合并α0地贫样本血液学参数与中国型Gγ+(Aγδβ)0/βN地中海贫血类似,仅HbA_(2)明显低于后者,有助于临床鉴别。结论:花都区育龄人群δβ地中海贫血/HPFH需纳入地贫防控监测范围,血液学参数可为鉴别不同类型δβ地中海贫血/HPFH提供部分依据。 鞠爱萍 李娜 林铿 黄慧慧 刘淑贤 江帆关键词:分子流行病学 妊娠中晚期HBV感染孕妇T细胞水平及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s B virus,HBV)感染孕妇T细胞水平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3月于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HBV感染孕妇8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将研究组孕妇根据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是否阳性分为两组,HBeAg(+)38例,HBeAg(-)42例。另外同期随机选取正常孕妇4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CD4^(+)、CD8^(+)及CD4^(+)/CD8^(+)比值水平;同时比较孕妇妊娠结局及与T细胞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HBeAg(+)孕妇CD4^(+)及CD4^(+)/CD8^(+)比值显著低于HBeAg(-)孕妇及对照组,CD8^(+)水平显著高于HBeAg(-)孕妇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BeAg(+)孕妇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显著高于HBeAg(-)孕妇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孕妇中CD4^(+)及CD4^(+)/CD8^(+)比值与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呈负相关(r=-0.416、P=0.017;r=-0.508、P=0.012;r=-0.557、P=0.009;r=-0.436、P=0.015;r=-0.521、P=0.011;r=-0.596、P=0.008),CD8^(+)与剖宫产、胎膜早破、早产呈正相关(r=0.398、P=0.027;r=0.413、P=0.017;r=0.482、P=0.013)。结论妊娠中晚期HBV感染孕妇中,HBeAg(+)孕妇T细胞水平有明显变化,妊娠期应注意HBV感染孕妇HBeAg状态及T细胞水平变化,配合临床检测与适当治疗改善妊娠结局。 陈武玲 黄慧慧 朱焕金 鞠爱萍关键词:孕妇 HBV T细胞 妊娠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