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志增

作品数:101 被引量:517H指数:13
供职机构: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创新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专利
  • 34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矿业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0篇工作面
  • 29篇煤层
  • 27篇综放
  • 21篇厚煤层
  • 18篇顶煤
  • 16篇综放开采
  • 14篇顶板
  • 14篇特厚煤层
  • 12篇采煤
  • 11篇巷道
  • 10篇煤矿
  • 9篇支护
  • 9篇充填
  • 8篇煤柱
  • 8篇急倾斜
  • 8篇放顶
  • 8篇放顶煤
  • 7篇顶板灾害
  • 7篇采高
  • 7篇大采

机构

  • 97篇天地科技股份...
  • 34篇煤炭科学研究...
  • 14篇中煤科工开采...
  • 3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河南理工大学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河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大同煤矿集团...
  • 1篇兖矿集团有限...
  • 1篇中国煤炭科工...
  • 1篇北京天地玛珂...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河南焦煤能源...

作者

  • 101篇黄志增
  • 51篇徐刚
  • 41篇张震
  • 25篇王东攀
  • 23篇李春睿
  • 22篇薛吉胜
  • 18篇毛德兵
  • 15篇李正杰
  • 15篇高晓进
  • 14篇范志忠
  • 13篇刘前进
  • 11篇任艳芳
  • 9篇尹希文
  • 8篇樊运策
  • 8篇赵铁林
  • 7篇孙晓冬
  • 6篇吴兆华
  • 6篇秦海涛
  • 5篇于健浩
  • 5篇王金华

传媒

  • 8篇煤炭科学技术
  • 5篇煤矿开采
  • 4篇煤炭学报
  • 4篇采矿与安全工...
  • 3篇2012全国...
  • 2篇中国煤炭
  • 2篇煤炭工程
  • 2篇岩土力学
  • 2篇采矿与岩层控...
  • 1篇煤炭技术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煤矿安全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2008全国...
  • 1篇煤炭企业总工...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6篇2023
  • 7篇2022
  • 6篇2021
  • 8篇2020
  • 9篇2019
  • 7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0篇2012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6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及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2024年
从岩层控制理论、监测预警技术及装备、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防控手段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当前我国煤矿开采工作面顶板灾害方面的研究现状。当前工作面顶板灾害依然是制约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近两年来无论是顶板灾害起数还是伤亡人数,均呈明显上升的趋势,顶板灾害防控依然严峻。在矿压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国内科研人员相继提出了“砌体梁”、“传递岩梁”、“组合悬臂梁–铰接岩梁”、“切落体”和“分区支撑理论”等力学结构模型,明确了不同岩层赋存条件下顶板灾害致灾机理;在顶板灾害监测预警方面,我国煤矿已经开始摆脱传统单一的近场矿压监测,逐步向工作面近、远场顶板状态联合实时监测、动态感知、协同预警发展,实现矿压监测系统监测近场支架工作阻力、顶板下沉量、煤体应力等,微震监测系统监测工作面远场上覆岩层顶板断裂位置和能量大小;在矿压规律及数据分析方面,总结了浅埋深、坚硬顶板、非坚硬顶板不同围岩赋存状态下工作面矿压规律,明确了各条件下支架工作阻力的增阻特性;在顶板灾害防治方面,针对不同围岩赋存条件下易发生的顶板灾害类型,形成了相对应的顶板灾害防治技术,针对矿压显现较强烈,容易发生顶板灾害的坚硬顶板矿井,通过顶板深孔爆破、浅孔水力压裂、井下定向区域水力压裂、地面水力压裂等技术,有效地预防了顶板灾害的发生。总体而言,我国工作面顶板灾害防控理论及技术体系仍在不断完善,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矿井的建设,顶板灾害的智能预警及联动防控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徐刚张震张震范志忠张春会范志忠陆闯卢振龙王传朋黄志增李岩刘前进薛吉胜孙晓东王传朋马镕山
关键词:顶板灾害监测预警矿压特征灾害防治
一种综采工作面支架多位态和活柱下缩量测定系统
一种综采工作面支架多位态和活柱下缩量测定系统,包括系统主机,顶梁倾角传感器,掩护梁倾角传感器和连接线;顶梁倾角传感器安装于支架的顶梁上,用于测定其倾角;掩护梁倾角传感器安装于支架的掩护梁上,用于测定其倾角;连接线用于将顶...
范志忠毛德兵徐刚宋永斌孙学波秦海涛王东攀尹希文黄志增
一种综采工作面支架多位态和活柱下缩量测定系统及方法
一种综采工作面支架多位态和活柱下缩量测定系统及方法,包括系统主机,顶梁倾角传感器,掩护梁倾角传感器和连接线;顶梁倾角传感器安装于支架的顶梁上,用于测定其倾角;掩护梁倾角传感器安装于支架的掩护梁上,用于测定其倾角;连接线用...
范志忠毛德兵徐刚宋永斌孙学波秦海涛王东攀尹希文黄志增
文献传递
深孔预裂爆破沿空留巷技术及顶板应力分布规律被引量:13
2022年
针对沿空巷道侧向坚硬顶板垮落不及时导致巷道围岩应力和位移急剧增高的问题,利用深孔预裂爆破技术,控制沿空留巷条件下的巷道围岩变形。以南阳煤矿3208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利用弹性力学理论,构建工作面沿空巷道侧向悬臂梁结构模型,分析深孔爆破和巷旁支护体对岩梁应力分布的影响作用,揭示深孔爆破切顶前后巷道岩梁内部应力分布及破断规律,确定爆破切顶关键参数,对深孔爆破预裂顶板及巷道主动支护后沿空巷道的围岩控制效果开展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深孔爆破预裂顶板能充分发挥切落岩体的自承载作用,阻挡高位岩层的下沉破断,有效改善沿空留巷顶板应力分布状态;切顶后岩梁最大主应力和剪应力明显降低,可转移沿空留巷顶板压力和减弱巷旁支护体的承载力;顶板易于在巷道煤壁上方发生压剪破坏,爆破预裂顶板以及巷旁支护体的存在,均使得巷道顶板破坏范围明显减小;3208综放工作面应设计爆破切顶高度16.8 m,爆破钻孔倾角60.3°为宜;结合锚杆锚索补强支护和单体支柱临时加强支护,可有效控制3208工作面沿空巷道变形。
黄志增黄志增袁伟茗高晓进
关键词:沿空留巷深孔预裂爆破
基于远场周期来压的地表动态下沉预计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以往时间函数模型在预测特厚煤层综放开采深厚比较小时地表动态下沉偏差较大的问题,论文以大同矿区芦子沟煤矿3108综放工作面为工程背景,采用现场实测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将工作面矿压显现与地表变形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提出了依据远场周期来压预测地表下沉的动态过程。研究表明:特厚煤层综放采场会有规律地发生大步距周期性强矿压显现,地表点的下沉速度曲线随工作面周期性强矿压发生有规律性的波动,高位主关键层失稳使得工作面周期强矿压与地表动态下沉之间密切相关,工作面的周期强矿压会在地表变形中显现出来。据此基于远场周期来压建立了修正的分段建模的Weibull时间函数模型,该模型对于工作面各个位置地表点的动态下沉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修正的分段Weibull时间函数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能够更好地用于描述地表点动态沉降变形过程。
樊克松申宝宏申宝宏黄志增潘黎明潘黎明
关键词:特厚煤层开采
注浆充填矸石处置方法及注浆充填矸石处置系统
本发明属于采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浆充填矸石处置方法和一种注浆充填矸石处置系统,所述注浆充填矸石处置方法包括判断直接顶稳定性并确定直接顶类型、计算直接顶充填系数、确定基本顶来压步距、确定采空区工作面的延伸方向与水平面...
于健浩黄志增刘鹏亮范志忠崔锋潘黎明王浩宇
一种工作面回撤通道高强度支护系统及方法
工作面预掘回撤通道或强矿压巷道高强度支护系统,包括若干个高强度支柱,高强度支柱呈圆柱状,直径为0.8‑1.0m,设置于工作面回撤通道内,回撤通道由通道副帮、通道顶板、通道正帮、通道底板构成;高强度支柱沿工作面布置方向,根...
王东攀李春睿徐刚黄志增
文献传递
高应力硐室底鼓控制的应力转移技术被引量:70
2006年
煤矿硐室受煤层跨采影响产生的采动应力通常在其原岩应力的3倍以上,这是造成硐室严重底鼓的主要原因.从围岩应力控制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控制硐室底鼓的应力转移新技术,即通过在硐室底板掘巷,并结合在底板开掘巷道间、或底角进行松动爆破,形成一定范围的围岩弱化区的方法.这一方法可将硐室围岩附近因开采形成的高采动应力转移到围岩较深部,同时降低采动应力向硐室底板传递的强度,以此使被保护硐室处于应力相对较低的区域中,达到有效控制硐室底鼓的目的.进而利用数值模拟研究的方法对该应力转移技术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确定了施工方案.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应用该技术可以显著地降低硐室围岩附近的高应力,从而有效地控制硐室底鼓,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李学华黄志增杨宏敏马立强
关键词:底鼓
钻孔应力计安装杆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应力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钻孔应力计安装杆辅助装置。钻孔应力计安装杆辅助装置包括杆本体和固定机构,杆本体包括至少两个杆单元;固定机构包括卡扣组件和紧固件,紧固件固定穿设于卡扣组件,卡扣组件活动连接于杆单...
马冠超李正杰 李自雄张震 王宾昌黄志增 魏伟刘前进王磊高晓进
煤矿井下强矿压巷道高强度支护系统及方法
煤矿井下强矿压巷道高强度支护系统,包括若干个高强度支柱(1),所述高强度支柱(1)设立在工作面(4)前方巷道(5)内,高强度支柱(1)呈圆柱状,直径为0.8‑1.0m;所述高强度支柱(1)沿工作面(4)推进方向布置,巷道...
王东攀李春睿徐刚黄志增
文献传递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