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元森

作品数:14 被引量:51H指数:5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气象局基层科技专项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降水
  • 3篇中尺度
  • 3篇中尺度特征
  • 3篇中尺度特征分...
  • 3篇气象
  • 3篇暴雨
  • 3篇冰雹
  • 2篇低空
  • 2篇低空急流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灾害
  • 2篇汛期
  • 2篇水汽
  • 2篇水汽压
  • 2篇气旋
  • 2篇强降水
  • 2篇切变
  • 2篇位温
  • 2篇相对湿度
  • 2篇急流

机构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14篇黄元森
  • 5篇张信华
  • 4篇江彩英
  • 3篇黄永玉
  • 3篇吴木贵
  • 3篇蒋宗孝
  • 2篇傅伟辉
  • 2篇魏入圣
  • 2篇郑琳
  • 2篇谢丹
  • 2篇丁光义
  • 2篇余建华
  • 2篇陈小梅
  • 1篇李霖
  • 1篇邱晓光
  • 1篇邹夷
  • 1篇黄廷炎
  • 1篇周博扬
  • 1篇应凌云
  • 1篇郑丽英

传媒

  • 7篇福建气象
  • 1篇中国地质灾害...
  • 1篇世界地质
  • 1篇气象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气象科技
  • 1篇海峡科学
  • 1篇大气科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7
  • 1篇200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T213物理量产品的闽北汛期暴雨预测方法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闽北汛期降水与同期实况物理量的关系分析,表明垂直速度、涡度、水汽通量散度、散度、沙氏指数和比湿等对闽北暴雨均有较好的指示性。根据这些物理量组成各种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闽北各站的暴雨预报方程,采用完全预报法,应用T213物理量预报产品来预测闽北汛期暴雨。在2006年的试用中,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应用效果较好。
蒋宗孝傅伟辉黄元森江彩英张信华吴木贵周博扬
关键词:暴雨
全文增补中
闽北地质灾害与降水关系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闽北是地质灾害的易发区。通过分析闽北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建立了闽北地质灾害与降水的关系模型(有效雨量),并应用GIS技术开发了闽北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闽北地质灾害的发生与近10天的降水均有关系,与当天大暴雨和近3天降水的关系最为密切,群发性地质灾害大多在近3天合计雨量≥180 mm或近3天雨量≥100 mm且中4天(或远3天)有连续性暴雨的情况下出现。降水量(有效雨量)大小与地质灾害的发生呈指数关系,出现地质灾害的有效雨量为:在中南部高易发区为60 mm,在中北部中易发区为75~80 mm,在北部低易发区为100 mm。
蒋宗孝江彩英王加义张信华黄元森黄廷炎应凌云
关键词:地质灾害
六要素气象自动站资料的二次开发和应用
2009年
本文通过对逐时六要素气象自动站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逐时六要素气象资料,对一些物理量公式进行计算机编程计算,自动生成逐时的水汽压、相对湿度、本站气压、位温及14时浮力共五个物理量产品。并将这些物理量产品保存为能被Micaps系统调阅的第三类数据格式文件。本文对2009年发生在南平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表明,应用这些新增加的物理量产品,将提高对中小尺度系统,特别是强对流天气的短时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
黄元森谢丹郑琳余建华
关键词:水汽压相对湿度位温
闽北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风场演变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1引言 从2005年6月17日傍晚起到22日闽北地区(本文闽北地区包括南平市及三明北部三县,下同)出现了历史罕见的连续五天的区域性暴雨、大暴雨天气过程。其中有17个站次出现大暴雨、1个站出现特大暴雨;过程平均雨量达到460毫米,强降水中心在建宁(雨情详见表1);南平下里庵站最大三天洪水流量为历年洪水总量第一,超过“98.6”洪水。由于这次暴雨天气过程降水范围大、强度强、
黄元森郑丽英吴木贵
关键词:暴雨过程暴雨天气过程风场特大暴雨
闽北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其成因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通过分析闽北地质灾害与降水特征表明:闽北地质灾害时间分布与降水、尤其是与暴雨的分布一致。其空间分布与地质条件的分布一致,而与年降雨量、3~8月降雨量的分布相反。地质灾害发生数的74.9%均在针叶林及经济林中,95.7%发生在坡度〉20°的陡坡处。地质灾害与岩土性质以及岩土结构有一定的关系。当浮土厚度在5m或以上时极易发生地质灾害。因此,闽北地质灾害的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地质条件,强降雨则是其重要的触发条件,人类活动也是诱发地质灾害的因素之一。文章根据地质条件将闽北的地质灾害按易发程度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及低易发区。
蒋宗孝魏隆海张信华江彩英黄元森黄双才傅伟辉邹夷
关键词:地质灾害
闽北强对流天气的短时监测及判别方法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利用2005—2009年的闽北冰雹、大风、短时强降水过程所对应的闪电资料产品,分析了闪电资料在各类不同性质的天气过程中的表现特点;用2008年10月至2010年4月的大气电场资料对不同类型天气的表现特点进行了分析,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这些分析可加强业务人员对闪电资料产品和大气电场资料的认识,对今后闪电资料和大气电场资料在预报业务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研究发现利用闪电定位资料和大气电场资料对闽北强对流天气进行短时监测和判别预报具有定性明确、客观化程度较高等优点,在业务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张信华黄元森江彩英李玲吴木贵邱晓光
关键词:闪电定位资料强对流天气
闽北汛期强降水中尺度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07年
为揭示闽北暴雨的中尺度规律,利用1980~2005年南平市10县(市、区)气象站5~6月雨量大于等于50mm达到或超过3个站的43个暴雨过程129个暴雨日的逐时降水自记资料,分析了汛期暴雨日雨团和强雨团的时空分布、强度及持续时间、移动规律、雨团与影响系统的关系以及地形对雨团的产生、分布、移动等的影响等,得出闽北汛期强降水的中尺度若干特征,其结论可为预报人员在业务实践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张信华蒋宗孝付伟辉黄元森黄永玉
关键词:汛期强降水中尺度特征
2000年以来南平市3次持续性大雾气象特征分析
2009年
大雾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大雾会造成高速公路上数十甚至百余辆汽车追尾相撞、人员伤亡的惨剧…。随着南平市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对能见度预报的需求日趋突出。山区的雾与局地地形、生态环境、辐射逆温等因素有关,不同地区雾的物理化学结构、
黄永玉魏入圣黄元森
关键词:气象特征大雾持续性灾害性天气
2012年2月23日一次冰雹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本文利用常规和非常规资料对2012年2月23日发生在闽北的一次冰雹过程进行中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冰雹过程是由高架雷暴引起的;高空前倾槽、低层切变线是影响这次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干冷空气入侵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同其他雷暴相比高架雷暴在近地层一直存在逆温层,并且逆温层是因为地面冷锋已过境而高空中低层强回暖造成的,逆温层之上有强的西南暖湿气流辐合和强垂直风切变,强的辐合上升运动发生在逆温层之上。
黄元森丁光义陈小梅
关键词:冰雹高低空急流垂直风切变
六要素自动气象站资料的二次开发和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对逐时六要素自动气象站资料的二次开发,利用逐时六要素气象资料,对一些物理量公式进行计算机编程计算,自动生成逐时的水汽压、相对湿度、本站气压、位温及14:00浮力共5个物理量产品,并把它保存为能被M icaps系统调阅的第三类数据格式文件。通过对2009年发生在南平市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表明,应用这些新增加的物理量产品,将提高对中小尺度系统,特别是强对流天气的短时监测、预报和预警能力。
黄元森谢丹郑琳余建华
关键词:水汽压相对湿度气压位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