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依鲆 作品数:18 被引量:78 H指数:5 供职机构: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凝胶和羟糖苷眼液对LASIK术后角膜上皮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0 2010年 目的对比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凝胶(兴齐制药)和羟糖苷眼液(爱尔康)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对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作用的功能差异,为改善术后干眼的临床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将2010年1月至4月在我院实施LASIK手术的76例(152眼)近视患者依据术后用药进行分组,Ⅰ组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凝胶组,Ⅱ组为羟糖苷眼液组,术前和术后1个月分别行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记录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和角膜上皮染色评分,对比两种药物对LASIK术后角膜上皮损伤修复作用的差异。结果术前、术后的BUT[术后Ⅰ组:(5.61±2.72)s,Ⅱ组:(5.42±3.17)s]和角膜上皮染色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77和0.092),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83和0.212)。进一步对术前轻度干眼对象进行比较,手术前后BUT变化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角膜上皮染色评分变化量的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181)。结论对于实施了LASIK的患者,术后为防止干眼,使用两类药物具有等同疗效,在BUT的延长上,小牛去蛋白提取物凝胶具有优势;但对于术前轻度干眼的患者,羟糖苷眼液效果更佳。 唐静 邓应平 鲜依鲆 邱乐梅关键词:泪膜破裂时间 角膜荧光素染色 房角镜辅助的360°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眼压失控一例 2021年 一例35岁女性左眼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反复发作眼压失控,出现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行左眼房角镜辅助的360°小梁切开术(GATT)治疗,术后随访1年,无需降眼压药物眼压11~15 mmHg。仅术后3个月复发一次。认为GATT为安全有效控制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眼压的手术方式之一。(眼科,2021,30:320-321) 荆琳 曾流芝 何宇 鲜依鲆 姚曼 范罕英关键词:小梁切开术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视神经损害 降眼压药物 房角镜 眼压失控 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曾流芝 杨洋 鲜依鲆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的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婴幼儿,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方法:将87例102眼患儿分成三个不同的年龄段组:第一组:25天龄~3月龄21例26眼;第二组:〉3~7月龄31例36眼;第三组:〉7~24月龄35例40眼。对第一组实行泪囊鼻泪管按摩+滴眼液治疗;对第二组进行泪道加压冲洗治疗;对第三组施行鼻泪管探通术治疗。 结果:第一组患儿经泪囊鼻泪管按摩+滴妥布霉素眼液治疗通畅者12眼,治愈率为46.2%;第二组患儿经泪道加压冲洗治疗通畅者33眼,治愈率为91.7%;第三组患儿经鼻泪管探通术治疗通畅者36眼,治愈率为90.0%。第二组和第三组效果明显优于第一组(χ2=15.71,P〈0.01;χ2=15.27,P〈0.01);第二组和第三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χ2=0.02,P〉0.05)。 结论: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应该区分年龄阶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而泪道加压冲洗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首选方式。 陈卓 许海嘉 鲜依鲆 谢碧华 唐兵华关键词:先天性鼻泪管阻塞 鼻泪管探通术 角膜绷带镜在LASEK术后佩戴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绷带式角膜接触镜对LASEK术后不适症状缓解及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评价其安全性、有效性及实用性。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7月1日至12月31日同一手术医生62例(124眼)接受LASEK手术的患者... 杨洋 曾流芝 鲜依鲆关键词:LASEK 角膜接触镜 前房穿刺放液术在高眼压持续状态下的临床应用 2015年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术治疗高眼压持续状态的疗效。方法:对43例43眼不同类型的青光眼患者,经全身和局部给以达饱和剂量的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仍居高不降呈持续状态,为减轻病人痛苦、缓解症状、迅速降低眼压,为以后手术治疗创造条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前房穿刺术放液治疗,房水放出过程中,见角膜已变清亮、眼压正常即可停止放液结束穿刺。结果:所有不同类型的青光眼高眼压持续状态患者,经施行前房穿刺放出适量房水后,眼压即刻明显降低,眼胀头痛等症状明显缓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危急重症得到缓解控制,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前房穿刺放液术,是青光眼经药物降眼压达饱和剂量治疗后,眼压仍居高不降呈持续状态下,所采取的简单便捷、安全有效的应急措施和方法,避免了长期大量应用降眼压药物引起的副作用,迅速降低眼压提高视力,缓解症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防止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为保证再次手术的安全和疗效创造了有利条件。 许海嘉 陈鸣 陈卓 谢碧华 鲜依鲆 唐兵华关键词:高眼压 传统LASIK和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 2011年 目的 探讨传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行LASIK手术的患者38例(76眼)和行SBK手术的患者41例(73眼),采用德国WaveLight公司角膜地形图仪(Allegretto Topolyzer)搜集这些患者手术前后的角膜地形图数据,转换得到像差数据,以Zemike多项式形式表示高阶像差.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术后所有眼裸眼视力>0.8.LASIK手术前后垂直彗差(Z31)、水平彗差(Z-13)、慧差(|Z|13)、三叶草像差(|Z|33)、球差(Z04)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t=10.201、2.990、-8.525、-2.140、-16.736,P<0.01); SBK组相应的像差差异也存在统计学意义(t=12.840、2.899、-12.518、-2.944、-23.854,P<0.01).LASIK组和SBK组Z13,Z-13,|Z|13,|Z|33手术前后变化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LASIK和SBK手术均会增加角膜高阶像差,但两种手术对角膜高阶像差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孙毅 唐静 鲜依鲆 王琳 邱乐梅 邓应平关键词:角膜磨镶术 激光原位 像差 24小时血压参数与POAG的相关性研究 曾流芝 何宇 鲜依鲆 范罕英 陈鸣 杨蓉 杨洋真菌性角膜炎临床转归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术前检查更合理地指导真菌性角膜炎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分析影响真菌性角膜炎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真菌性角膜炎患者31例,观察分析临床特点、激光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图像、治疗过程、病理检查结果、临床转归情况。将所有共焦深度、临床特点、病理检查资料采用SPSS17.0软件包完成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焦深度为(202.58±150.65)μm,病理深度(261.29±150.95)μm;水平生长22例,垂直生长9例。Kappa检验示共焦深度与病理深度的一致性较好(P=0.000);临床特点中,前房积脓与共焦深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前房积脓与病理形态存在回归关系(OR=4.047,P=0.016);前房积脓、共焦深度、病理形态3个指标与真菌性角膜溃疡预后有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临床医师可通过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共焦显微镜检查来帮助推测真菌生长形态,进而判断预后以及是否可行板层角膜移植术。 孙毅 鲜依鲆 曾妮 唐静 邓应平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 激光共焦显微镜 病理 板层角膜移植术 穿刺切口青光眼手术(SIGS)治疗成人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穿刺切口青光眼手术(SIGS)治疗成人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8-06/2020-11在我院实施SIGS治疗的青光眼患者55例70眼的临床资料,随访至术后6mo,观察眼压、滤过泡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患者中30眼行单纯SIGS,40眼行SIGS联合白内障手术,其中33眼(47%)手术完全成功,28眼(40%)手术部分成功,9眼(13%)手术失败。术前用药情况下平均眼压31.82±13.16mmHg,术后1wk,1、3、6mo平均眼压(14.97±5.25、17.94±5.24、18.43±4.74、17.37±3.36mmHg)均较术前明显降低,且术后6mo降眼压药物使用数量[0(0,1)]种较术前[3(2,3)]明显减少(P<0.001)。术后6mo,纳入患者滤过泡形态Ⅰ型(功能性滤过泡)30眼(43%),Ⅱ型(功能性滤过泡)31眼(44%),Ⅲ型(扁平滤过泡)7眼(10%),Ⅳ型(包裹性囊状泡)2眼(3%)。随访期间,2眼前房积血,4眼前房炎症反应,3眼低眼压、浅前房、滤过过甚,1眼恶性青光眼,1眼眼内炎,1眼脉络膜脱离,1眼睫状体脱离,9眼滤过泡瘢痕化。结论:SIGS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部分继发性青光眼降眼压效果良好,且无严重并发症。 何宇 曾流芝 荆琳 范罕英 姚曼 鲜依鲆关键词:青光眼手术 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