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珠
-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龄初产妇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其对母婴的影响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妊娠的分娩方式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160例高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分娩的适龄产妇1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顺产率低于对照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著性(P<0.01)。观察组妊高征、糖尿病、前置胎盘、早产、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产程异常、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高龄初产妇的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明显增多,剖宫产率增高,发生新生儿异常增加,应加强高龄初产妇的围生期保健和产前检查,确保母婴安全。
- 魏明珠
- 关键词:高龄妊娠初产妇
- 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在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利凡诺在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5例中晚期妊娠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需要终止妊娠者进行超选择性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同时应用利凡诺尔和米非司酮引产治疗。结果 29例孕妇于栓塞术后10-132h,平均(32.5±5.53)h娩出胎儿及附属物,术后及产后24h出血平均(198±13.5)mL。5例孕妇因产前出血多急诊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例介入后立即剖宫取胎。无1例子宫切除。35例引产后平均(46±3.45)d恢复月经。结论在中晚期妊娠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前先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是预防和减少出血的一个安全、可行的新途径。
- 武继承王永红魏明珠刘淼
-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完全性前置胎盘引产
- 4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妊娠结局及治疗。方法收集1998年1月~2008年1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4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先天性心脏病23例,风湿性心脏病21例),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7例,分析各组心脏病种类、心功能级别、终止妊娠孕周和方式以及母儿结局。结果轻度组心功能Ⅰ~Ⅱ级者24例,中度组心功能Ⅱ~Ⅲ级的发病例数为6例,重度组心功能Ⅲ~Ⅳ级者7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中、重度肺动脉高压者共有8例,占53%(8/15);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以轻、中度肺动脉高压者为主(87%,20/23);轻度组足月妊娠24例,中度组足月分娩1例,早产2例,医源性流产5例,重度组足月分娩1例,早产3例,医源性流产3例;妊娠合并心脏病伴肺动脉高压者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分娩为主,占71%(31/44);孕产妇死亡率为7%(3/44),医源性胎儿丢失率为20%(9/44例)。结论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孕妇心功能衰竭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围产儿疾病发生率和胎儿丢失率也明显增加;妊娠合并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高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手术终止妊娠是比较安全的分娩方式。
- 魏明珠武继承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心血管肺性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 2004年
- 目的分析引起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通过产后出血的111例资料,同时采用1:4随机选配同期分娩产妇444例作配对对照分析。结果77.48%(86/111)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h内。第三产程延长致产后出血发生率为39.64%(44/11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人工剥离胎盘产后出血组占31.51%(35/111),与对照组5.41%(24/444)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妊高征、前置胎盘、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双胎等产后出血发生率增高。
- 魏明珠
- 关键词:产后出血并发症分娩方式第三产程
- 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出血1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分析探讨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和防治规律。方法对2000~2008年该院收治的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出血的15例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出血患者均无作系统产前检查、治疗;头痛、呕吐并抽搐、意识障碍、肢体乏力为主要症状;头颅CT或MRI检查后可确诊;及时终止妊娠(剖宫产),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配以神经内、外科治疗为主要措施;产妇2例死亡,胎儿12例存活。结论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脑出血的主要措施是产前定期系统检查,发现可疑病例及早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后及时终止妊娠,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他相应治疗,减低胎儿及孕妇死亡率。
- 魏明珠
- 关键词: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脑出血
- 血管介入治疗重度产后出血56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在重度产后出血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9年9月我院56例重度产后出血患者行血管介入治疗的情况。结果 51例患者栓塞成功,手术时间短,止血速度快,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6-60个月,全部患者月经恢复正常。17例患者已分娩。结论血管介入可以有效治疗重度产后出血,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张惠玉雷冬竹王永红魏明珠
- 关键词:血管介入动脉栓塞重度产后出血
- 降低双胎妊娠围产儿病死率的临床研究
- 2004年
- 目的 分析双胎妊娠围产儿病死的原因 ,探讨降低围产儿的病死率。方法 按围产工期标准分析 1 992年至 2 0 0 2年在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 1 0 4例双胎妊娠 ,以 1 997年至 2 0 0 2年在该院定期产前检查中确诊为双胎妊娠 ,并采取综合处理措施的 5 5例为研究组 ,1 992年至 1 996年未经综合处理的 49例为对照组。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率 67.72 %(对照组 36.73%) ,阴道分娩率 32 .2 8%(对照组 63.2 7%)。围产儿死亡 ,研究组 4例 ,对照组 1 0例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早产是双胎妊娠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加强双胎妊娠孕期监护 ,防治并发症 ,尽量避免胎膜早破 ,预防早产 ,促胎肺成熟 ,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
- 魏明珠雷冬竹
- 关键词:双胎妊娠围产儿病死率
- 动脉栓塞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动脉栓塞术在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5例中晚期妊娠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需要终止妊娠者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或者髂内动脉栓塞术,同时应用利凡诺尔和米非司酮引产治疗。结果:29例孕妇于栓塞术后10-132 h,平均(32.50±5.53)h娩出胎儿及附属物,术后及产后24 h出血平均(198.0±13.5) ml;5例孕妇因产前出血多急诊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例介入后立即剖宫取胎。无一例子宫切除。35例引产后平均(46.00±3.45)d恢复月经。结论:在中晚期妊娠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引产前先行动脉栓塞术是预防和减少出血的一个安全、可行的新途径。
- 武继承王永红魏明珠
-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髂内动脉栓塞术完全性前置胎盘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