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鸿达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中共
  • 2篇历史演变
  • 1篇大众
  • 1篇大众媒体
  • 1篇党章
  • 1篇党组
  • 1篇党组织
  • 1篇新民主主义
  • 1篇新民主主义革...
  • 1篇新民主主义革...
  • 1篇舆论
  • 1篇舆论宣传
  • 1篇舆论宣传工作
  • 1篇整风
  • 1篇整风运动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妥协
  • 1篇中共八大
  • 1篇中共八大前后
  • 1篇中共七大

机构

  • 7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7篇高鸿达
  • 2篇夏艳
  • 2篇杜运泉
  • 1篇李杨
  • 1篇李力

传媒

  • 2篇广西党史
  • 1篇领导之友
  • 1篇北京党史
  • 1篇党史研究与教...
  • 1篇湖北行政学院...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公务员考核制度日臻完善被引量:1
2007年
日前。中组部、人事部印发了新的《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它以公务员法为依据.同时注意吸收了近年来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公务员考核政策措施。较之《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人核发[1994]),新《规定》对公务员考核的内容和标准、考核的程序、考核结果的使用以及相关事宜作了全面的规定。
夏艳高鸿达
关键词:公务员考核制度《规定》公务员法中组部人事部核政策
建构和谐政治生态系统中的妥协机制被引量:2
2006年
本文从政治生态系统的视野把握妥协机制的建构,政治妥协作为政治文明和政治发展一部分,是构建和谐政治生态系统的软因素;工具性的政治妥协是和谐政治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培养适度的政治妥协意识,建构政治妥协的利益表达机制,分析政治妥协的成本收益,使政治妥协在构建和谐政治生态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李杨高鸿达
关键词:政治妥协
建国前中共中央派出机构的历史演变
建国前中共中央派出机构的历史演变,从1924年12月北方局的设立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跨越二十五年的历史。期间机构设置繁多、演变过程复杂、职能权限不一;作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个机构群,理清其历...
高鸿达
关键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派出机构历史演变
文献传递
从党章的变迁看基层党组织的历史演变被引量:2
2006年
基层组织是中国共产党整个肌体最基本的细胞,是党组织的基础。本文以历次党章对于基层党组织的相关规定为着眼点,力图解读党章变迁过程中党的基层组织地位、作用、任务的相关变化,从而进一步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探索历程。
高鸿达杜运泉
关键词:党章基层党组织历史演变
从整风运动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的决策研究
2007年
从1957年5月1日《人民日报》公开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到5月15日毛泽东的文章《事情正在起变化》再到6月8日的中共中央文件《组织力量反击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短短一个月多的时间,中央完成了由"整风运动"到"反右派"直至反右派斗争扩大化一系列决策的根本性转变。实践证明,这场运动存在严重扩大化倾向,那么从决策学的角度看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决策的制定呢?
夏艳高鸿达
关键词:整风运动决策学
中共八大前后的报纸宣传被引量:1
2006年
高鸿达李力
关键词:报纸宣传中共八大舆论宣传工作大众媒体中共七大
中国在处理1956年波兰十月事件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2007年
关于中国在处理1956年波兰十月事件中的角色和作用问题,过去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中国阻止了苏联对波兰的武装干涉。但是,这种说法缺乏可靠的证据。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在苏共中央的决策过程中,中国并没有向苏方表明态度,也就谈不上阻止了苏联对波兰的武装干涉。但在调解苏波关系、维护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方面,中国发挥了重要作用。
杜运泉高鸿达
关键词:角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