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翔
- 作品数:23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静态监护系统在临床的应用(附688例分析)
- 1994年
- 静态监护系统在临床的应用(附688例分析)高翔,陈巧玲,王应刚,孙伟(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蚌埠233000)1991~1992年我们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床边监护系统对688例患者进行床边监护,其中男456例,女232例;年龄19~82岁...
- 高翔陈巧玲王应刚孙伟
- 关键词:心脏病病例分析
- 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 2001年
- 目的 总结 13例经体外无创性心脏起搏 (ENCP)经验。方法 选择心脏停搏的患者 ,在胸前壁的心尖部和心底部使用无创性心脏大起搏电极和体外心脏起搏仪起搏心脏 ,恢复心跳和血液循环。使用固定起搏。结果 9例临床有效 (有效率 69.1% ) ,复苏 6例 (复苏率 46.1% ) ;复苏病例中起搏开始时间均 <3min,起搏电流在45~ 10 0 (70 .83± 2 4.17) m A;有心前区跳动感 ,胸壁肌肉刺痛、收缩等不良反应。结论 ENCP可用于抢救心脏停搏者 。
- 陆江辉高翔陈巧玲
- 关键词:人工心脏起搏心脏停搏
- 房室顺序起搏的临床应用
- 2001年
- 目的 介绍房室顺序起搏器临床应用初步经验。方法 观察 6例双腔起搏器置入患者植入时各项参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双腔起搏器应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房室顺序起搏符合生理要求 ,不引起起搏器综合征 ,尤适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 崔勇高翔冯燕娴陆江辉陈巧玲桑更生
- 关键词:起搏器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
- 动态心电图ST段缺血性改变的病因分析
- 1998年
- 动态心电图ST段缺血性改变的病因分析高翔(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233000)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冠心病中图法分类号:R540.41;R541.4动态心电图虽然不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首选方法,但对由于某些原因不能做运动试验者,在休息或情绪激动...
- 高翔
-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肌缺血冠心病ST段
- 经食管心房电调搏终止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46例报告
- 1993年
- 1987年以来我们对46例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进行心房调搏,其中转复成功27例,失败19例,分析其失败原因,探讨此法的机理和终止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方法及脉冲发生的条件。
- 高翔万继芳王应刚阳海红
- 关键词: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
- 自缢后导致皮质盲二例报告
- 1993年
- 皮质盲常见的病因为外伤,炎症、肿瘤、中毒及血管性病变。但自缢后导致的皮质盲甚为少见,我们近年来遇到2例,报告如下。例1,男,40岁,住院号7904。患者入院前1小时因自缢后呼吸和心跳停止,经当地医院抢救后心跳、呼吸恢复。
- 崔勇高翔刘凤安潘永称
- 关键词:皮质盲枕叶梗塞自缢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 1989年
- 有关充血性心力衰竭方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是积极而富有成果的。但对这类日趋衰弱、身患致命疾病的患者而言。公认的有效治疗药物仅限于三种:洋地黄、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其中后者已被证实可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生存率。虽然心脏移植可以使心脏机能明显改善并使有症状的心力衰竭病人的死亡率明显减低,但其代价是昂贵的。选择病人受到限制,并且病人要承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许多风险。
- JEFFREYG.SHANES高翔崔勇李明法
- 关键词:心力衰竭Β-受体阻断剂药物疗法
- 经食管心房电调搏终止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探讨(附46例分析)
- 1993年
- 用食管心房调搏方法对46例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病人进行复律治疗,成功27例,失败19例。成功病例中17例房室结内折返,3例房内折返,3例旁路折返,4例Ⅰ型房扑。成功病例采用猝发脉冲频率比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快30—50次/min,脉宽10ms,电压30—50v。4例转律成功的Ⅰ型房扑病例中有2例在转复前出现短阵性房颤后转为窦性心律。
- 高翔万继芳阳海红
- 关键词:快速心律失常食管心房调搏复律治疗房扑成功病例
- 静态监护系统的临床应用(附688例报告)
- 1995年
- 1991~1992年我们使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IRECUST 961、720型床边监护系统688例患者进行床边监护,现报道如下。
- 高翔陈巧玲王应刚孙伟万继芳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心电图
- 肌钙蛋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 1999年
- 目的:评价血清肌钙蛋白 T( Tn T) 在急性心肌梗死( A M I) 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 A M I和心绞痛患者症状出现后3 、6 、12 、24 、48 h 常规酶学和血清 Tn T 检测结果及相应心电图变化,检测结果行配对χ2 检验。结果:不典型 A M I组36 例发病后12 h 常规酶学检查29 例阳性,血清 Tn T 全部阳性( P< 0 .05)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6 例发病后常规酶学检查3 例阳性,血清 Tn T10 例阳性( P< 0 .05) ,其中7 例最终诊断 A M I。结论:血清 Tn T 是反映心肌细胞损伤的灵敏性、特异性均较好的生化指标,可弥补常规酶学检查的不足,提高 A M I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对判断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亦有帮助。
- 高翔冯燕娴陈安彬
- 关键词:心绞痛肌钙蛋白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