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红萍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5篇复合材料
  • 5篇复合材
  • 2篇氧化铝
  • 2篇熔渗
  • 2篇熔渗法
  • 2篇铜基
  • 2篇铜基复合
  • 2篇铜基复合材料
  • 2篇内氧化
  • 2篇气孔率
  • 1篇影响因素
  • 1篇预制体
  • 1篇增强铝基
  • 1篇增强铝基复合...
  • 1篇真空
  • 1篇内氧化法
  • 1篇内氧化法制备
  • 1篇热爆
  • 1篇显气孔率
  • 1篇粒度

机构

  • 6篇西安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马红萍
  • 5篇夏明许
  • 5篇王武孝
  • 5篇袁森
  • 1篇时惠英

传媒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热加工工艺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年份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Cu_2O-Al体系的化学反应机理被引量:5
2002年
在对 Cu2O-Al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的基础上.测试了 Cu2O与Al粉末压块在不同介质温度下反应的热分析曲线。并对反应后的试佯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Cu2O—Al体系反应随介质温度升高可分为 3个不同阶段:第1阶段、体系温度 T<910 K,有少量 Al2O3和 Cu生成:第 2阶段.体系温度为 910 K≤ T<1103 K,Cu2O—Al体系未发生化学反应:第 3阶段.体系温度为 1103 K≤ T≤1373 K,Cu2O—Al体系发生化学反应.其产物为 Cu,Al2O3及 CuAlO2.
王武孝袁森夏明许马红萍
关键词:反应机理热爆
内氧化工艺对Al_2O_3/Cu复合材料中Al_2O_3颗粒分布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采用压块加入法和分别加入法两种内氧化工艺 ,将 Cu O和 Al粉末加入到 Ar气保护的铜液中制备 Al2 O3/ Cu复合材料 ,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 X射线衍射仪上观察分析了Al2 O3颗粒的数量、分布及材料的相组成。结果表明 ,压块加入法生成的 Al2 O3颗粒呈枝晶状分布 ,最佳保温时间为 30~ 45 min;分别加入法生成的 Al2 O3颗粒呈弥散状分布 ,最佳保温时间为 45~ 6 0
王武孝袁森时惠英马红萍夏明许
关键词:内氧化AL2O3/CU复合材料
真空内氧化法制备α-Al_2O_3/Cu复合材料被引量:7
2001年
对 Cu O-Al体系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将 Cu O和 Al粉末压块的方法加入到真空条件的 Cu液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 Al2 O3增强颗粒而获得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及 X射线衍射分析 ,并测试了 Al2 O3含量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内氧化法是制备 Al2 O3/ Cu复合材料较理想的方法 ;Al2 O3/ Cu复合材料用于高强度高导电领域时 Al2 O3含量应小于 1 .85 wt%
王武孝袁森马红萍夏明许
关键词:真空内氧化
预制体气孔率测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2
2002年
对 Al2 O3颗粒预制体的气孔率测定方法进行了探讨 ,研究了颗粒粒度与压制压力对气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可采用煤油浸渗法来测定颗粒预制体的气孔率 。
马红萍袁森王武孝夏明许
关键词:气孔率颗粒粒度
熔渗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评述被引量:7
2001年
本文介绍了合金熔体自浸渗法制备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工艺原理 ,总结讨论了各种不同类型熔渗工艺的特点 。
马红萍袁森王武孝夏明许
关键词:熔渗法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熔渗法制备Al/_2O/_3//Al复合材料工艺研究
本文根据物理熔渗法制备复合材料的工艺原理,在对氧化铝颗粒增强预制体的孔隙率测定方法进行初步探讨的基础上,采用增强相颗粒预制成形熔渗法制备Al2O3/Al复合材料,分析比较了直接浇注、合金上置和模块压入三种不同工艺的优缺点...
马红萍
关键词:熔渗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