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春
-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网络成瘾者错误监控异常的ERP证据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通过ERP技术,探讨网络成瘾(IAD)个体错误监控功能异常的神经心理机制。方法:以符合陶然等人制定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1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与研究组匹配性别、年龄的1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Eriksenflanker任务刺激由5个箭头组成的箭头串为刺激材料。刺激呈现时间为100 ms,随后空屏800 ms作为反应时间。记录被试者执行任务时的脑电图。利用NeroScan软件离线分析Eriksen flanker任务错误反应的ERN波幅,利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行为学数据。结果:IAD组反应时(358.51±s 36.35)明显低于对照组(398.24±s 26.95,P<0.05)。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表明Eriksen flanker刺激的ERN波幅在组间、反应、反应×电极位点存在主效应(组间:F(1.30)=5.396,P<0.05;反应:F(1.30)=130.384,P<0.05,反应×电极位点:F(1.30)=40.975,P<0.01)。经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发现,FZ点的波幅最高。IAD组ERN波幅比对照组低。结论:IAD具有错误监控能力降低的神经心理与ERP的特征,指示IAD可能是一种与错误监控机制相关的疾病。
- 王莹翟天野盛文斌邵永聪张英马海春陶然
- 关键词:网络成瘾事件相关电位
- 网络成瘾对青少年基本认知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6年
- 李南平齐凤荣陶然姚淑敏马海春
- 关键词:网络成瘾青少年社会生活身体依赖人际关系IAD
- 血尿酸和5-羟色胺水平与青少年抑郁症发病机制的关系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研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尿酸和5-羟色胺水平,探索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方法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病例组)和健康青少年(对照组)各106例进行血尿酸水平检测,对41例抑郁症患者的5-羟色胺水平进行分析。结果病例组血尿酸为(435.61±101.36)μmol/L,高于对照组(332.73±63.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6,P<0.001)。病例组中高血尿酸者51例,占48.11%;病例组5-羟色胺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05),并与血尿酸水平显著负相关(r=-0.48,P<0.01)。结论高血尿酸可作为青少年抑郁症早期诊断的一个指标,青少年抑郁症可能是由于脑内神经元DNA氧化损伤所致。
- 陶然李焕张惠敏张英马海春
- 关键词:抑郁症血尿酸5-羟色胺
- 532例网络成瘾青少年住院式综合干预近期疗效观察
- 目的:评估综合干预对网络成瘾(IAD)青少年的近期疗效。方法:对532例2006年4月-12 月住院 IAD 青少年进行以一对一心理治疗为主,集药物、饮食、军训、工娱、生物物理等为一体, 联合家庭、社会和出院后的随访综合...
- 陶然靳洪江高志峰马海春王艳滨李丽新姚淑敏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