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建林

作品数:7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青海红十字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慢性
  • 2篇老年
  • 1篇蛋白
  • 1篇心功能
  • 1篇心功能不全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血清
  • 1篇依普利酮
  • 1篇伊伐布雷定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功能
  • 1篇右心功能不全
  • 1篇源性
  • 1篇衰竭
  • 1篇睡眠
  • 1篇睡眠呼吸
  • 1篇睡眠呼吸暂停
  • 1篇睡眠监测

机构

  • 5篇青海红十字医...
  • 1篇青海大学

作者

  • 5篇马建林
  • 4篇王晓红
  • 4篇陈永新
  • 3篇谢德霞
  • 2篇马海霞
  • 2篇胡琼
  • 1篇李春梅
  • 1篇郝丽娟
  • 1篇肖峰
  • 1篇张翠芳
  • 1篇安静

传媒

  • 1篇高原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青海医学院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世界睡眠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依普利酮与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及其对血TNF-α、IL-6、BN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比较依普利酮和伊伐布雷定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心内科收治病情稳定CHF患者76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8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依普利酮,观察组加用盐酸伊伐布雷定,均治疗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IL-6、TNF-α及血浆BNP水平,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5%(χ~2=7.664,P=0.005)。治疗12个月后,2组血清TNF-α、IL-6和血浆BNP水平均显著下降(对照组:t=9.760、3.799、3.481,P<0.01,观察组:t=18.734、10.404、5.029,P<0.01),且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t=2.153、2.704、2.515,P<0.05或P<0.01);2组6分钟步行距离和左室射血分数均增加,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显著减少,且观察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t=2.020、2.251、6.237、4.712、4.875、3.188、3.742,均P<0.01)。随访12个月,观察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8.42%vs.42.11%,χ~2=5.050,P=0.025)。结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伊伐布雷定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及血浆BNP水平,并改善患者心功能。
马建林王晓红李春梅陈永新谢德霞张翠芳
关键词:依普利酮伊伐布雷定临床疗效
高海拔地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血清α-羟丁酸脱氢酶变化的临床观察
2009年
王晓红肖峰马二梅马建林
关键词: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高海拔地区羟丁酸脱氢酶血清右心功能不全
百令片联合羧甲司坦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min步行试验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6 min步行试验(6MWT)是一种简单、易行且目前已被公认的评价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的有效监测手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行6 MWT能达到量化考评患者心肺功能及活动耐力的目的。本研究观察百令片联合羧甲司坦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6MWT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我院治疗后好转出院的COPD稳定期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平均(70.1±8.9)岁。两组年龄、
陈永新王晓红马海霞马建林谢德霞胡琼
高原地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6及hs-CRP、PA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前白蛋白(PA)在高原地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对照研究法。对高原地区32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6及hs-CRP、PA进行检测,并分别与平原地区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原地区COPD组治疗前、后血清IL-6及Hs-CRP水平高于平原对照组(P<0.05),PA低于平原对照组(P<0.05);AECOPD患者血清IL-6与肺功能FEV1呈负相关(r=-0.75,P<0.05)。结论高原地区血清IL-6、Hs-CRP在老年AECOPD发病中的表达水平要高于平原地区,PA的表达水平低于平原地区。提示高原地区以血清IL-6、Hs-CRP、PA水平判断老年AECOPD发病进程时,要考虑高原低氧因素在其中的作用。
陈永新王晓红马建林谢德霞胡琼马海霞
关键词:前白蛋白
青藏高原地区老年人衰弱指数与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青藏高原地区老年人睡眠监测指标与衰弱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以衰弱指数量表调查结合标准多导睡眠监测情况。对青海红十字医院老年科住院体检的63~93岁(80.5)老人29名体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血红蛋白、衰弱等级、REM潜伏期在80岁以下组及80岁以上(包括80岁)两个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与TOTAL氧减指数在不同程度的OSAHS组(AHI1-4.99正常,5~14.99轻度,15~29.99中度,30以上重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指数与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衰弱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r=0.495),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r=-0.473)、与白蛋白呈负相关(r=-0.626),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REM潜伏期呈正相关(r=0.381),与总胆固醇呈负相关(r=-0.395)、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r=-0.412),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AHI指数与睡眠监测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HI指数与TOTAL氧减指数呈正相关(r=0.964)、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r=0.533),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白蛋白呈正相关(r=0.449)、与白球比呈正相关(r=0.380)、与血糖呈正相关(r=0.416),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衰弱指数与年龄、REM潜伏期、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之间具有相关性。AHI指数与TOTAL氧减指数、高密度脂蛋白、白蛋白、白球比、血糖之间具有相关性。
杨宝良陈永新马建林陈振国段成民冯磊安静刘鹏彭康康郝丽娟
关键词:老年睡眠呼吸暂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