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民
- 作品数:23 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三种拌种剂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的药效试验被引量:1
- 2010年
- 试验表明,益苗种衣剂、拌种王、拌丰王对棉花红腐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4.4%、57.5%、55.3%;对棉花炭疽病的田间防效分别为77.9%、59.2%、24.9%。益苗种衣剂对棉花两种苗期病害的防效显著优于拌种王与拌丰王。
- 马广民
- 关键词:拌种剂棉花苗期病害
- 一种昆虫学实验用防试虫逃逸网罩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学实验用防试虫逃逸网罩,包括防逃逸网罩、支撑杆,所述防逃逸网罩由塑制透明培养皿改造而成,培养皿的上盖与下皿的上板与下板去除,附于不同目数的纱网,在培养皿的上盖与下皿的侧壁上设有开孔,用于叶柄或枝条...
- 马广民
- 文献传递
- 9种杀菌剂对鸭梨黑星病药效试验被引量:2
- 2007年
- 马广民
- 关键词:梨黑星病杀菌剂鸭梨防治药剂梨果实
- 鲁西北地区麦套棉田绿盲蝽的发生与防治
- 2012年
- 绿盲蝽在鲁西北麦套棉区1年发生4~5代,以卵在棉田周边杨树上越冬,8月下旬是绿盲蝽在棉田中发生的高峰期;对绿盲蝽的防治应采用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 马广民门兴元杜学林戴明勋
- 关键词:绿盲蝽麦套棉
- 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种类组成及消长动态被引量:3
- 2012年
-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研究了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的组成和发生动态,以期为转基因棉田自然天敌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鲁西麦套棉田捕食性节肢动物主要有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草间钻头蛛、八斑鞘腹蛛和星豹蛛。群落的均匀度、集中度、多样性均表现为8月份之前较高,8月份较低,8月份后又表现为较高。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在田间的种群数量分别在6月中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上旬、9月上旬出现3个高峰期。草间钻头蛛种群数量在6月下旬出现高峰,9月上旬之前数量逐渐降低,9月中旬以后数量又逐渐上升,出现一个小高峰。八斑鞘腹蛛、星豹蛛种群数量在6月中旬出现高峰后,数量逐渐下降,7月份以后种群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并持续到棉花收获。鲁西麦套棉区,在小麦收获后,大量捕食性天敌转移到棉田,其中龟纹瓢虫、日本通草蛉、东亚小花蝽、草间钻头蛛的种群数量在棉花的生长期均保持了较高水平,对棉田的害虫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 马广民门兴元杜学林戴明勋
- 关键词:棉花小麦套种捕食性节肢动物种群消长
- 鸭梨病害的周年防治措施被引量:1
- 2008年
- 本文简要分析了鸭梨病害的周年防治措施。
- 马广民
- 关键词:周年防治
- 聊城麦蚜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 2024年
- 为明确山东聊城地区麦蚜田间种群对6种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毒死蜱)的抗性水平,用玻璃管药膜法对聊城3个区县采集的麦蚜样本开展了测定。结果显示,荻草谷网蚜东昌府、高唐种群对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69、7.32,处于低水平抗性,阳谷种群抗性倍数为4.63,敏感性下降;3个区县的荻草谷网蚜田间种群对其他供试药剂的抗性倍数为0.37~2.87,处于敏感水平。禾谷缢管蚜田间种群对啶虫脒的抗性倍数为3.57~3.86,敏感性呈下降趋势;对其他供试药剂的抗性倍数为0.68~2.18,处于敏感水平。根据本次监测得出,高效氯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吡蚜酮、毒死蜱仍可用于聊城地区麦蚜防治;吡虫啉、啶虫脒则应限制使用,以降低抗药性风险。
- 马广民
- 关键词:禾谷缢管蚜杀虫剂抗药性
- 外源茉莉酸甲酯诱导的棉花防御对棉蚜及斜纹夜蛾发育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明确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 JA)诱导的棉花防御对棉蚜Aphis gossypii及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4种浓度(0.5、1.0、2.0、4.0 mmol·L^(-1))的Me JA处理4片真叶期的棉苗,在处理后的1、3、5、7、15 d测定棉叶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总酚含量;选择2种浓度(1.0 mmol·L^(-1)、2.0 mmol·L^(-1))的Me JA处理棉苗,在处理后的棉苗叶片上接入棉蚜或斜纹夜蛾幼虫,记录并统计棉蚜若蚜的发育历期及单雌产蚜量、斜纹夜蛾幼虫的发育历期及幼虫重量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Me JA处理后,棉苗POD、PPO活性及总酚含量均显著提高。0.5、1.0、2.0 mmol·L^(-1) Me JA处理棉苗5 d后,棉苗POD活性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对照的4.11倍、5.71倍、4.74倍。4种不同浓度Me JA处理棉苗15 d后,棉苗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4种不同浓度Me JA处理棉苗3 d后,棉苗PPO活性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对照的1.7倍、2.1倍、2.16倍、2.71倍。2.0、4.0 mmol·L^(-1) Me JA处理棉苗15 d后,棉苗PPO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0.5、1.0 mmol·L^(-1) Me JA处理棉花15 d后,棉苗总酚含量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对照的1.73倍、1.58倍。2.0、4.0 mmol·L^(-1) Me JA处理棉苗7 d后,棉苗总酚含量达到最高水平,分别为对照的1.6倍、1.7倍;1.0、2.0 mmol·L^(-1) Me JA处理棉苗后,棉蚜若蚜的发育历期均为对照的1.07倍;棉蚜单雌产蚜量比对照减少20%、39.4%。斜纹夜蛾幼虫的重量比对照减少12.7%、34.2%;幼虫的发育历期为对照的1.22倍、1.25倍。【结论】4种浓度的外源Me JA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棉花主要防御酶的活性及总酚含量,外源Me JA诱导的棉花防御对棉蚜、斜纹夜蛾的发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马广民刘守柱杜学林戴明勋袁凤英门兴元
- 关键词:茉莉酸甲酯棉花棉蚜斜纹夜蛾
- 山东省冠县鸭梨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 本研究通过对山东省冠县梨区梨树发生病害的常年调查,针对主栽梨树品种鸭梨上主要病害的发生及防治进行研究,提出病害的有效防控措施。结果如下:
1、山东省冠县鸭梨上主要发生的病害有梨黑星病、轮纹病、干腐病。且以前两种...
- 马广民
- 关键词:鸭梨梨黑星病梨轮纹病
- 文献传递
- 山东聊城麦套棉田盲蝽种群结构及消长动态被引量:2
- 2011年
- 山东聊城麦套棉田的盲蝽由绿盲蝽、中黑盲蝽、苜蓿盲蝽3个种群构成,绿盲蝽为优势种群。9月上旬之前绿盲蝽在田间的数量逐步上升,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绿盲蝽发生量最大的时期,百株虫量可达120头。中黑盲蝽、苜蓿盲蝽种群数量显著低于绿盲蝽,最高百株虫量分别为4.2头、2.5头,当年未对棉田构成危害。
- 马广民门兴元杜学林戴明勋
- 关键词:棉花小麦套种盲蝽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