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丹
-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礼物的话语:春节场域下送礼演绎模式的文化解读被引量:6
- 2010年
- 礼物交换充斥于人们生活的始终,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并且,在春节这样一个超常规的时空中,它更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殊社会现象。礼物运行在春节期间强化着村民的特殊权利义务时空。通过调查访谈,了解春节期间礼物交换的种种现象,对礼物的社会生命进行现象学归纳、符号学解读,试图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去剖析春节送礼的独特话语系统,并对春节送礼传统的现代化走向作了相关探索。
- 萧洪恩王娟马丹
- 关键词:春节礼物流动现象学文化社会学
- 思想启蒙与主体觉醒:东南沿海思想家对现代化的探索历程探析
-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曲折复杂的过程,学术界习惯上称作"晚发外生"型,即在外部力量的作用下较晚地发生。然而,当我们翻开中国社会思想史,结合历史背景对历代思想家的思想稍作分析,便不难发现他们对"现代化"这一历史潮流初步探索...
- 马丹萧洪恩
- 关键词:思想启蒙区域文化
- 文献传递
- 农民工与新型村落文化的生成——以河南省某村为例
- 河南省是改革开放以来,民工输出数量巨大的劳务输出省。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河南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363万人(中国...
- 马丹
- 关键词:农村社会村落文化农民工文化模式
- 农民工的文化寻根与文化担当:现代村落文化的生成机理探索被引量:3
- 2011年
- 在全球性现代化浪潮席卷世界各个角落的当今时代,村落文化承载着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和现代新文明、新文化生成的双重重任。对于打工潮背景下出现的"民工村",农民工是村落与现代性接触的一座桥梁,是影响和改变村落文化的重要力量。农民工所带来的现代性与农村传统村落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汇,催生出新的村落文化,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发现,从传统村落走出来的农民工,面对现代性的同时更摆脱不了农村传统文化的约束,他们在农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同时扮演着文化寻根者和文化担当者的双重角色。
- 萧洪恩马丹
- 关键词:农民工村落文化
- 家庭本位文化视域的民工动机研究——以河南省某村为例
- 2011年
- 学界通常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解释中国农民工外出打工动机。而事实上,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需求层次理论不能完整地解释民工个体的打工动机,必须根据不同实际做出新的审视和思考,而中国家庭本位文化则可以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选取了位于河南省南部的一个普通村落,该村打工人数多,且打工现象普遍,笔者将其称为"民工村",命名为L村。论文以文化为基本视角,分析了民工村出现的文化基础,并进一步审视打工的需求动机——缘于家庭本位文化的内在化,最后指出,打工动机的需求类型最终是由不同的文化模式规定的,家庭本位文化才是打工动机的真正文化内驱力。
- 萧洪恩马丹
- 关键词:农民工动机文化
- 第一生产力的文化转向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3
- 2011年
- 历史在不断的发展中,生产力在永恒的演进中。在茹毛饮血的时代,人本身是最宝贵的生产力;随着科技革命的发生,科技成为改变人类生活的第一生产力;当人类迈入21世纪,数字传媒的飞速发展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信息当之无愧地成为第一生产力。而在当下,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究竟什么力量可以带领人类开创下一个崭新的纪元?越来越多的声音汇合成两个字——文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不同的思考结果,同时也体现了在越来越激烈的全球性现代化运动中,文化力量的日益凸显。第一生产力转向文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 萧洪恩马丹
- 关键词:文化转向第一生产力
- 农民工与新型村落文化的生成
- 河南省是改革开放以来,民工输出数量巨大的劳务输出省。河南省人社厅统计显示,河南省有7000多万农村人口,4700多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劳动力3200多万人,截至2010年底,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363万人(中国...
- 马丹
- 关键词:村落文化农民工
- 文献传递
- 符号:本体、沟通与超越
- 2010年
- 符号不单单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工具,符号作为人类认识自我的重要媒介,更多地是在本体论或者说是本源意义上凸显其作用。从"符号互动论"的观点看,人类生存的世界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物质世界,而且是一个人造的符号世界,这个世界的创造和维系依赖于人类通过符号进行信息传播的能力。在信息传播中,对符号意义的互释使得沟通成为可能,因为交往双方对符号的意义可以进行创造性的阐释,人类因此能不断超越自己,实现文明的进步。
- 马丹萧洪恩
- 关键词:人际沟通卡西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