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红杰 作品数:6 被引量:9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哲学宗教 更多>>
活动平衡信心量表(中文版)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被引量:47 2011年 目的评价中文版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中文版ABC量表对46名上海市甘泉地区的老年人进行跌倒恐惧的评估,并于3周后应用相同量表再次进行评定。结果 ABC量表的总评分与各项目评分的重测信度的组内相关系数(ICC)范围在0.77~0.98之间,评估者间信度的ICC范围在0.71~0.98之间,内部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5。采用因子分析法评价量表的结构效度,共析出2个公因子,对总方差的贡献率分别为57.6%,12.0%。结论中文版ABC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对中国大陆地区的老年人进行跌倒恐惧的评估。 管强 韩红杰 詹青 李云霞 赵丽娟关键词:信度 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旨在分析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与神经影像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011年以孤立性眩晕发作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小脑性眩晕与小脑梗死的部位、临床类型及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144例急性小脑梗死中,55例(38.19%)就诊时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眩晕程度重、眩晕间隙期行走不稳及眼球震颤是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重要临床特征。弥散加权磁共振(DWI)检查是小脑梗死的主要早期诊断工具。病变累及左侧小脑半球21例(38.18%),右侧26例(47.27%),双侧同时受累8例(14.55%)。区域性梗死27例(49.09%),腔隙性梗死16例(29.09%),分水岭梗死者12例(21.82%)。累及PICA34例(61.82%),AICA者3例,SCA4例,同时累及2—3支血管者2例。44例颈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A检查中,35例(79.55%)有椎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其中5例有双侧椎动脉狭窄。结论小脑梗死可以表现为严重的急性孤立性眩晕,酷似前庭周围性眩晕。PICA分布区梗死是最常见的病变部位,椎动脉狭窄为最常见病因,动脉粥样化血栓形成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是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 何育生 李云霞 韩红杰 聂志余关键词:小脑梗死 核磁共振成像 小脑后下动脉 椎动脉狭窄 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误诊分析与早期识别 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旨在探讨急性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早期识别因子及误诊为前庭周围性眩晕的原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55例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发作的急性小脑梗死及58例年龄基本相配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漏诊和误诊的具体原因,比较分析急性小脑梗死与前庭周围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特点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寻找早期识别急性小脑梗死的预测因子。结果 13例(23.64%)初诊时被误诊为前庭周围性眩晕者。36例(65.45%)没有步态检查记录,所有患者没有进行眼前庭反射检查,初诊时阳性体征(如眼球震颤、辨距不良及直线行走困难等)的发现率明显偏低。16例(29.09%)没有及时进行头部CT或MRI检查。小脑性眩晕的早期呕吐、头痛症状及眩晕间隙期步态障碍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周围性眩晕(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Essen缺血性卒中风险评估(ESRS)>3分是预测急性小脑梗死的重要因子(P<0.05)。结论急性小脑梗死通常表现为孤立性眩晕症状,容易漏诊或误诊。病史询问不详尽、神经系统体格检查不彻底、忽视了神经影像学检查以及早期CT检查的不敏感性是容易漏诊或误诊的重要原因。ESRS>3分、早期出现呕吐或头痛、眩晕间隙期直线行走困难、前庭眼球反射正常对早期诊断小脑性急性孤立性眩晕有重要临床价值。 何育生 李云霞 韩红杰 聂志余关键词:小脑梗死 误诊原因 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2013年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门诊就诊的脑卒中患者70例,采用活动平衡信心(activities-specific balance confidence,ABC)量表进行跌倒恐惧的评估,采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imed up and going test,TUGT)及Fugl-Meyer测评量表分别进行平衡功能、移动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的评定。以所有患者ABC量表评分的中位数70分为标准,将有跌倒史的28例患者分为ABC高分组(≥70分)8例、ABC低分组(<70分)20例。应用多因素分析法评估年龄、性别、跌倒史、平衡功能、移动能力及下肢运动功能等因素对ABC量表评分的影响。结果所有因素中,年龄、跌倒史、平衡功能与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ABC低分组比较,ABC高分组BBS评分明显升高,TUGT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跌倒史、平衡功能、移动能力和年龄是影响脑卒中患者跌倒恐惧的主要因素。 管强 韩红杰 靳令经 聂志余关键词:卒中 意外跌倒 下肢 恐惧 卒中后病理性哭笑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因素 目的分析卒中后病理性哭笑(poststroke pathological laughing and crying,PSPLC)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并比较PSPLC是否存在假性球麻痹(pseudobulbar signs,... 王戈鹰 腾飞 靳令经 刘渊华 陈玉辉 李艳成 韩红杰 何育生 聂志余文献传递 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临床与影像学特征 目的:急性小脑梗死可以仅表现为孤立性眩晕发作.本文旨在分析孤立性眩晕型小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与其神经影像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1年以孤立性眩晕发作的急性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小脑性眩晕与... 何育生 李云霞 韩红杰 聂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