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科峰

作品数:22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土壤
  • 8篇水稻
  • 7篇养分
  • 7篇土壤养分
  • 4篇尿素
  • 3篇氮肥
  • 3篇氮肥利用
  • 3篇氮肥利用率
  • 3篇养分含量
  • 3篇有机肥
  • 3篇生物有机肥
  • 3篇水稻产量
  • 3篇土壤养分含量
  • 3篇葡萄
  • 3篇利用率
  • 3篇控释
  • 3篇季稻
  • 2篇单季稻
  • 2篇氮量
  • 2篇地上部

机构

  • 21篇浙江大学
  • 3篇浙江农林大学
  • 3篇金正大生态工...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国网浙江省电...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浙江省农业技...

作者

  • 22篇韩科峰
  • 19篇吴良欢
  • 2篇陈贤友
  • 2篇张进
  • 2篇贾惠娟
  • 2篇黄涛
  • 1篇刘彦伶
  • 1篇应金耀
  • 1篇曹小闯
  • 1篇张宣
  • 1篇石春海
  • 1篇吴建国
  • 1篇顾艳
  • 1篇李金先

传媒

  • 7篇浙江农业科学
  • 3篇浙江农业学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土壤通报
  • 1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园艺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稻米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五年定位试验探讨硫黄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以晚晚粳"秀水09"和晚粳"宁88"为供试水稻品种,从2009-2013年连续五年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硫黄加树脂双层包膜尿素(SPCU)和普通尿素(PU)单独与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
陈余平韩科峰孙文岳韩红煊应小军陈莉莉
关键词:水稻普通尿素土壤理化性质
养分综合管理模式对葡萄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为了研究生物有机肥和葡萄专用水溶肥在葡萄上的施用效果,连续2 a(2020年和2021年)采用小区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FP处理),分别设置了施用生物有机肥(SR处理)和施用生物有机肥+专用水溶肥(ISSM处理),研究其对葡萄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2 a试验ISSM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分别为11985和10939 kg·hm^(-2),与FP比,ISSM处理增产效果最明显,增幅分别为2550和2528 kg·hm^(-2),增产率达到了27.03%和30.05%。在葡萄园地土壤养分含量方面,ISSM处理对提高土壤pH值、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交换性钙镁含量效果显著,但对提高土壤全氮含量和有机质含量效果不明显。在土壤养分含量与葡萄产量相关性方面,2 a的葡萄产量与土壤速效钾含量和交换性钙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综合分析,生物有机肥配施专用水溶肥(ISSM处理)效果最佳。
李火良韩科峰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葡萄土壤养分含量
光伏板下不同大豆品种苗期适宜性筛选被引量:2
2023年
为探究光伏环境下不同大豆品种的苗期适宜性,对日光温室内光伏板下31个大豆品种(浙江省主推品种)进行适宜性评价(以无光伏板作为对照),分析光伏设施荫蔽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并通过耐荫性评价模型和聚类分析综合判断各大豆品种对光伏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移栽后30 d,测定大豆苗期的20个生长形态、生物量及生理指标,计算各性状的耐荫系数,并通过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及聚类分析,把大豆的多个性状指标转化为6个新的综合且各自独立的指标,其权重分别为0.251、0.229、0.170、0.138、0.126、0.115。根据综合评价值(D值),光伏板下31个大豆品种苗期适宜性可分为强、良好、差3类,其中:9个品种为适宜性强,分别为八月拔、东山白马豆、兰溪大青豆、嘉丰绿皮豆、沙心豆、特泛豆1号、浙鲜9号、浙鲜12号、浙春14号;12个品种为适宜性良好;10个品种为适宜性差。本研究为农光互补体系下保障大豆的生长和产量提供了理论参考和适宜性品种。
陈开俊张吉善韩科峰罗幻马庆旭吴良欢
关键词:大豆
硅钙钾镁肥对浙江省酸性水稻土壤的改良效果被引量:37
2018年
为了明确新型土壤调理剂——硅钙钾镁肥对浙江省酸性水稻土的改良效果,通过连续3 a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硅钙钾镁肥不同用量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习惯施肥相比,施用硅钙钾镁肥水稻增产明显,以施用硅钙钾镁肥1 500 kg·hm^(-2)增产效果较好。在土壤改良方面,施用硅钙钾镁肥可以提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含量,提高土壤有效硅和盐基离子含量。
韩科峰陈余平胡铁军张丰周飞陈剑秋吴良欢
关键词:酸性土壤土壤调理剂土壤改良
四翅滨藜在浙江省的生长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
2025年
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是藜科(Chenopodiaceae)滨藜属(Atriplex)的多年生半常绿灌木,具有速生、耐干旱、耐贫瘠、抗盐碱等优良特性,可用于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为探究四翅滨藜在浙江省新垦地上生长的适应性,及其在我国南方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下生长发育的关键影响因素,本研究选择浙江省6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垦土壤类型进行田间试验,测定四翅滨藜的生长、成活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进行生长适应性评价,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得到影响四翅滨藜生长生活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滨海盐碱土上种植四翅滨藜的成活率更高。在北仑和奉化试验点,四翅滨藜的地上部与地下部干物质质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4个试验点,且分枝数相较于其他地区显著提高67.48%~346.47%。四翅滨藜适合在浙江省滨海盐碱地种植,土壤电导率、土壤pH、年降雨量、土壤碱解氮含量是影响四翅滨藜在浙江省生长和存活的主要因素,土壤电导率在9.51~14.28 dS·m^(-1)、土壤pH值在7.60~8.16、年降雨量在1087.7~1359.7 mm、土壤碱解氮含量在18.43~35.00 mg·kg^(-1)的地点更适宜种植四翅滨藜。
王湘洁韩科峰马正波楼金王帅吴良欢
关键词:四翅滨藜土壤改良耐盐碱适应性新垦地
生物有机肥加专用肥对葡萄园土壤养分、微生物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以设施栽培‘阳光玫瑰’葡萄为研究对象,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探究生物有机肥+专用化肥对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葡萄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有机肥+专用复合肥+专用水溶肥处理下的土壤pH、有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钙、镁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细菌多样性Chao1指数、Shannon指数以及OTU总数均显著上升(P <0.05),但土壤真菌多样性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没有明显变化。通过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获得土壤细菌菌群分属于40门、108纲、240目、326科和595属,土壤真菌菌群分属于13门、32纲、71目、126科和172属。与对照相比,生物有机肥+专用复合肥+专用水溶肥处理,在细菌门水平上,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提高了80.33%,在细菌纲水平上,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提高了29.62%,放线细菌纲(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提高了108.56%,在真菌门水平上,子囊菌门(Ascomycota)提高了4.48%,在真菌纲水平上,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提高了10.42%,但散囊菌纲(Eurotiomycetes)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分别降低了26.38%和29.42%。冗余分析(RDA)发现,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在门水平上,环境因子解释率分别为64.21%和56.91%,其中土壤pH、速效钾和交换性钙、镁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生物有机肥+专用复合肥+专用水溶肥处理的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常规施肥对照分别提高了25.91%和5.61%。
伍少福韩科峰吴良欢
关键词:生物有机肥施肥模式葡萄园养分微生物多样性
新型硅钙镁磷钾肥在单季稻上的施用效果被引量:1
2016年
以水稻宁88为供试水稻品种,在田间条件下开展了硅钙镁磷钾肥与常规肥配合施用在水稻上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量条件下,在农民常规施肥基础上,667m^2分别增施硅钙镁磷钾肥50,75和100kg后,产量分别为8538.3,8652.7和8539.0kg·hm^-2,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1.51%,2.87%和1.52%。在等氮量条件下,在农民常规施肥基础上,667m。分别增施硅钙镁磷钾肥100和125kg的处理,水稻地上部的吸氮量分别达到133.4,124.2kg·hm^-2,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的水稻地上部吸氮量仅为96.9~113.0kg·hm^-2,说明配施硅钙镁磷钾肥能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提高水稻产量构成因子,从而增加产量。
韩科峰张进陈余平孙文岳陈剑秋吴良欢
关键词:产量构成因子
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被引量:16
2014年
在浙江黄泥田进行两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与施肥方式结合对水稻产量和成熟期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及脲酶、磷酸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的水稻平均产量比手插配合常规化肥处理高16.3%,比直播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高27.0%,与手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与手插配合常规化肥相比,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处理的土壤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了21.6%、13.6%和41.6%,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提高了27.1%,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50.0%、22.2%和46.2%.表明机插配合控释掺混肥技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高效水稻轻简栽培方式.
张宣丁俊山刘彦伶顾艳韩科峰吴良欢
关键词:机插控释掺混肥土壤养分土壤酶
不同种类尿素对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在等量氮磷钾养分条件下,进行不同种类尿素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普通尿素+锰处理增产效果最佳,产量达到了2 879 kg·hm^(-2),与普通尿素施肥相比,增幅为15.8%;控释尿素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20.9%,比普通尿素处理提高了6.2百分点。
韩科峰陈余平胡铁军张丰周飞张进吴良欢
关键词:小麦氮肥利用率尿素
长期外源有机物料添加对双季稻产量、土壤肥力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2024年
为探究连续13年不同有机物料添加对双季稻产量、土壤养分含量、团聚体及土壤质量的影响,在浙江省金华市水稻田,采用育秧移栽种植模式,设置单施化肥(NPK)、化肥配施秸秆添加快腐熟剂(RS)和控释掺混肥(BB)配施腐熟牛粪(CM)3个施肥处理,分析了长期外源有机物料添加对双季稻产量、土壤肥力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双季稻产量由高到低均表现为CM>RS>NPK;与NPK相比,CM和RS的土壤pH分别升高0.40和0.09(P<0.05),CM的土壤容重降低13.69%(P<0.05),CM和RS的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由高到低均表现为CM>RS>NPK;CM的碱解氮、铵态氮和交换性镁含量显著高于NPK(P<0.05),分别较NPK升高49.59%、66.26%和106.06%,CM的土壤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平均重量直径(MWD)分别为1.05和1.90,分别较NPK升高9.38%和9.54%,CM的土壤质量指数(SQI)最高,为0.71。综上,控释BB肥配施腐熟牛粪可显著提升浙中黄泥田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
徐洁章韩科峰吴良欢
关键词:秸秆还田土壤养分含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