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韬
- 作品数:32 被引量:51H指数:4
- 供职机构:长江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防护层稳定性试验被引量:7
- 2015年
- 通过破坏性试验和冲淤水槽试验,对四面六边透水框架防护措施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破坏性试验研究防护层破坏发展过程和破坏临界条件下来流摩阻流速与防护层参数之间的关系,冲淤试验研究防护层附近床面的冲淤变化特性.结果表明,防护层的稳定性与其布置形式及参数有关.流线型迎流面有利于框架群稳定.破坏临界条件下,来流摩阻流速与框架群密度呈正相关关系;且随来流水深与框架群厚度比值的增大先增大后趋向定值,分界点比值约为4.相对于实心体边缘的集中淘刷,框架群表现出"冲刷后移"现象,对边缘处的稳定相当有利;框架群内部产生的淤积现象亦增加稳定性,建议将防护对象置于框架群内部淤积区域,以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 丁兵刘同宦雷文韬李最森
- 关键词:四面六边透水框架稳定性冲淤特性
- 一种模拟和观测粘性泥沙起动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和观测粘性泥沙起动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环形水槽主体、底座、旋转动力和升降系统、流速测量系统、采样装置和图像观测系统,所述环形水槽主体置于底座上,所述旋转动力和升降系统固定在底座右侧,所述...
- 柴朝晖姚仕明刘同宦王茜雷文韬万星星黄卫东丁兵栾华龙郝婕妤方娟娟
- 长江口年代际冲淤演变趋势预测与应对策略被引量:3
- 2022年
- 受流域来水来沙条件变化及河口大型工程建设的综合影响,长江口呈现新的冲淤格局,为预测未来演变趋势,本研究基于前期研究中建立的长江口年代际冲淤演变预测模型(Delft3D),未来情景考虑不同来沙量条件和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预测结果表明,到2035年长江口整体以冲刷为主,口内河段主槽和浅滩边缘冲刷较明显,仅高滩局部淤积;到2050年口内河段保持净冲刷状态,拦门沙地区在现状来沙量条件下略有淤积,但在极端低来沙量条件下转变为净冲刷状态,海平面上升对拦门沙地区冲刷具有一定抵消作用,但不会使冲淤状态产生本质改变。本研究分析认为,长江口局部区域未来冲淤趋势可能对河口综合治理与保护产生不利影响,针对新格局条件下的滩槽河势稳定、重要洲滩保护、重大工程安全评估、冲刷致灾研判以及海堤防护标准再评估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可为新时期长江口综合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 栾华龙丁平兴姚仕明渠庚渠庚雷文韬
-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冲淤演变年代际数值模拟长江口
- 用于河工模型的升降高度精准可控式潮水位闸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河工模型的升降高度精准可控式潮水位闸,包括闸门、外涡轮、中蜗杆、内涡轮、传动丝杆与一号升降装置,其中,中蜗杆与位于其两侧的外涡轮、内涡轮均啮合,内涡轮的中部与传动丝杆的首端固定连接,传动丝杆的尾端与一...
- 刘同宦李斯湖柴朝晖丁兵沈敏雷文韬
- 一种弧形涵洞式防波堤及其工作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弧形涵洞式防波堤及其工作方法,涉及海港防波提技术领域,包括基床和防堤坡主体,在防堤坡主体内部设置有多个弧形涵洞,在弧形涵洞内靠近外海入口处设置有下凹部,靠近下凹部处设置有高压水枪a,靠近港区入口处设置有高...
- 吕超凡姚仕明赵西增栾华龙渠庚李梦雨雷文韬楚栋栋
- 一种具有污染修复功能的生态护岸结构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污染修复功能的生态护岸结构,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岸坡土壤层、土壤和生物碳细颗粒层混合层、生物碳粗颗粒层和碎石层,所述土壤和生物碳细颗粒层混合层中生物碳细颗粒直径为0.5-0.8cm,所述生物碳粗颗粒层中...
- 代娟雷文韬周银军曾月何苗陈锦何秀玲张琳杨启红毛冰申康
- 文献传递
- 用于河工模型的升降高度精准可控式潮水位闸
- 一种可用于河工模型的升降高度精准可控式潮水位闸,包括闸门、外蜗轮、中蜗杆、内蜗轮、传动丝杆与一号升降装置,其中,中蜗杆与位于其两侧的外蜗轮、内蜗轮均啮合,内蜗轮的中部与传动丝杆的首端固定连接,传动丝杆的尾端与一号升降装置...
- 刘同宦李斯湖柴朝晖丁兵沈敏雷文韬
- 新条件下长江镇扬世业洲段演变对河流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强人类活动对长江下游河道自然演变造成了巨大影响,进而对下游河道的河流自然和社会功能产生影响。选取14个指标分别表征河道演变对防洪、通航、岸滩保护利用、水资源、水生态环境共5个功能的影响,构建长江下游河道演变对河流功能影响评价体系,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指标权重,制定了各指标的量化与赋分标准,以长江下游世业洲汊道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工程蓄水后(2019年)大部分指标相比于蓄水前(2002年)都有不同程度变好,但也存在河岸稳定性、涉水工程群影响和水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结论对长江河道保护与治理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渠庚卢金友马月华尹大聪雷文韬栾华龙李梦雨
- 关键词:河道演变河流功能
- 水下护岸体稳定性监测系统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护岸体稳定性监测系统,包括稳定性监测装置、信号收发装置以及后台处理装置,稳定性监测装置通过信号收发装置与后台处理装置连接;稳定性监测装置包括多个稳定性监测标志物和多个稳定性监测传感器;信号收发装置包...
- 姚仕明丁兵雷文韬渠庚刘东风李金瑞吕平李雪峰李钦荣
- 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洪枯期主支汊易位机制探讨被引量:3
- 2023年
- 分汊河段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河流中,其主支汊易位关系到河势、防洪、供水及航运等诸多方面。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分汊河道为对象,采用水文变异与河道演变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主支汊洪枯期交替分类与区域特征,剖析了主支汊洪枯易位主导因素,探讨了洪枯转换下分汊河道主支汊易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中下游主支汊洪枯交替型河段主要集中在中游宜都至黄石河段,洪枯非交替型河段主要集中在苇源口河段以下,中游河段流量、含沙量、水位、水面比降等条件有利于洪枯期主支汊易位的形成;驱动因素分析表明,主支汊洪枯易位类型主要有主支汊分流比差异小、洪枯期汊道来流条件差异大和洪枯期主支汊过流能力差异大三种;洪水主汊上游有高水位下吸纳主流的阶梯式边滩、洪枯水流惯性差异明显和“大水趋直、小水坐弯”等情况,易导致主支汊易位。
- 丁兵雷文韬雷文韬
- 关键词:分汊河道长江中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