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南凤

作品数:14 被引量:48H指数:4
供职机构:梅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梅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乙型
  • 2篇细胞
  • 2篇纤溶
  • 2篇纤溶系统
  • 2篇肝炎
  • 1篇单胞菌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地平
  • 1篇点评
  • 1篇心绞痛
  • 1篇型心
  • 1篇型心绞痛
  • 1篇胸腺肽
  • 1篇悬液
  • 1篇血压
  • 1篇药剂人员
  • 1篇药敏

机构

  • 9篇梅州市人民医...
  • 5篇广东省梅州市...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14篇雷南凤
  • 3篇刘添皇
  • 2篇孟小斌
  • 2篇钟志雄
  • 2篇何宗运
  • 1篇李斌
  • 1篇梁培
  • 1篇李爱珍
  • 1篇张国雄
  • 1篇涂洁琼
  • 1篇古汉福
  • 1篇张奇峰
  • 1篇范晓怡
  • 1篇李斌
  • 1篇邓伟胜
  • 1篇张奇峰
  • 1篇熊天增
  • 1篇张伟强
  • 1篇洪梅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2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北方药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4
  • 1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他莫昔芬对人肝胚细胞瘤HepG2细胞中mTOR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他莫昔芬对人肝胚细胞瘤HepG2细胞中mTOR和survivin表达的影响。方法运用RT-PC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和Western blot生物学方法对接受他莫昔芬刺激的HepG2细胞内survivin和p70S6k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分析。结果他莫昔芬明显抑制了survivin的蛋白表达,并且减少了p70S6k激酶的合成。20μM的他莫昔芬即可有效抑制survivin mRNA的转录。运用mTOR特异性抑制因子雷帕霉素处理HepG2细胞,发现HepG2细胞内survivin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但是雷帕霉素并未影响survivin基因的转录,表明他莫昔芬和雷帕霉素通过协同作用抑制HepG2细胞内survivin的表达。结论他莫昔芬通过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有效地抑制了HepG2细胞内survivin因子的表达。
雷南凤刘添煌何宗运赖秋梅洪梅
关键词:他莫昔芬HEPG2细胞SURVIVINMTOR
干扰素α-2b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探究干扰素α-2b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经干扰素α-2b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经α1胸腺肽治疗。再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6个月ALT、AST复常率分别为45.0%、50.0%,对照组分别为18.8%、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9、12个月HBs Ag转阴率分别为21.3%、3.2%、32.5%,对照组分别为5.0%、12.5%、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6、9、12个月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58.8%、62.5%、62.5%,对照组分别为31.3%、36.3%、3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12个月QOL各领域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生理、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63.1±10.2)分、(60.4±12.7)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个月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评分分别为(65.4±11.1)分、(64.6±13.5)分、(62.4±1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干扰素α-2b联合α1胸腺肽治疗,可有效清除HBV,提高患者免疫力,控制发生不良反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雷南凤刘添皇
关键词:干扰素Α-2BΑ1胸腺肽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1例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处置措施。方法结合文献检索,分析1例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诊疗经过,探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机制和应对措施。结果患者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23 d后出现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多,伴有头面部红肿、皮疹、瘙痒。立即给予口服氯雷他定片、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及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等对症治疗。对症治疗5 d后患者头面部红肿消退、皮疹、瘙痒逐渐消退,但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数仍逐渐增多,遂停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停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10 d,复查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数逐渐减少。后因病情需要再次使用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复查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数再次增多,遂在每次服用泊沙康唑混悬液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后复查患者外周嗜酸性粒细胞数逐渐恢复正常。结论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致外周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时应立即停药,或可在服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给予预防。
钟运鸣李城邓映明熊天增孟小斌雷南凤梁培
关键词:泊沙康唑混悬液药品不良反应
医院处方干预前后对比分析研究
2014年
目的对梅州市人民医院门诊处方进行抽样点评,观察其中存在的问题,之后对其加以有效的干预,从而提高临床的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医院16个科室随机抽取的门诊处方共795例作为干预前的研究对象,对其予以有效干预。在干预后,对相同科室随机抽取的处方共800例作为干预后的研究对象,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这些处方进行再一次点评,对两次点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研究发现,16个科室抽取的处方在干预前合格率为42.3%,干预后合格率为6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点评干预,促使门诊处方的用药能够达到安全、有效、经济并且合理的标门诊处方标准。
雷南凤
关键词:门诊处方干预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人员的职业防护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人员的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方法总结2011年,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人员工作中出现危险因素事件的原因,加强对操作中注意事项的管理,分析处理应急事件的方法,讨论职业防护方法,在2012年进行调整和严格管理,比较危险事件发生率变化。结果2012年危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与2011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操作流程规范化,操作环境洁净化,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剂人员的职业防护的关键所在。
雷南凤
关键词:静脉药物药剂人员
脂微球携载前列腺素E_1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围术期纤溶系统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钟志雄雷南凤刘添皇
关键词:脂微球不稳定型心绞痛介入治疗围术期纤溶系统活性
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急性肺损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肺损伤应用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LMWH)雾化吸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肺损伤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每组42例,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低剂量LMWH雾化吸入治疗,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剂量LMWH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结果:各组治疗前肺损伤程度与氧合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B、C两组治疗后Murray评分同A组比较,明显较低,Pa O2/Fi O2同A组比较,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C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A、B、C三组APT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肺损伤治疗中应用不同剂量的LMWH雾化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肺功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雷南凤张伟强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低分子肝素
磺达肝癸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纤溶系统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磺达肝癸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纤溶系统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临床基础用药+磺达肝癸钠,对照组予临床基础用药+低分子肝素,连用7 d。观察临床疗效、人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人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内皮素-1(ET-1)表达水平及心脏事件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为87.50%,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PA、PAI-1、VEGF、ET-1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改善,且治疗组变化幅度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大出血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磺达肝癸钠治疗ACS,临床疗效与低分子肝素相当,且安全性更高。在有效抗凝的同时可明显降低出血事件,更利于患者的愈后与康复。同时,磺达肝癸钠对ACS患者异常的纤溶系统和失调的内皮细胞功能产生影响,促进恢复,达到治疗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雷南凤李斌张奇峰
关键词:磺达肝癸钠急性冠脉综合征纤溶系统内皮细胞功能
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产绿脓菌素及生物膜形成能力与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绿脓菌素分泌水平、生物膜形成能力与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性关系,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6月从患者痰液中分离到的60株铜绿假单胞菌,菌种鉴定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药敏测定采用K-B法;通过96孔板生物膜形成试验分析菌株生物膜形成能力;绿脓菌素通过氯仿萃取法测定;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法进行耐菌株的基因分型。结果 6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高达41.7%,对头孢吡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均为16.7%,25株亚胺培南耐药菌株在绿脓菌素产生及生物膜形成能力上要明显高于敏感株;25株耐药菌株分为8个基因型。结论产绿脓菌素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强的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高,临床不宜选用该类药物进行抗感染的经验治疗。
孟小斌古汉福雷南凤张国雄范晓怡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绿脓菌素生物被膜碳青霉烯类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效果。方法 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评定两组成本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成本194元;观察组成本346.4元。观察组的成本/效果=353.5;对照组的成本/效果=388。观察组成本效果低于对照组成本效果。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显著,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成本效果低,值得借鉴。
雷南凤李斌张奇峰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氨氯地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