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龙池

作品数:30 被引量:774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杉木
  • 11篇人工林
  • 10篇土壤
  • 9篇杉木人工林
  • 7篇化感
  • 4篇对羟基苯甲酸
  • 4篇杉木幼苗
  • 4篇生态系统
  • 4篇碳储量
  • 4篇土壤微生物
  • 4篇羟基
  • 4篇羟基苯
  • 4篇羟基苯甲酸
  • 4篇微生物
  • 4篇香草醛
  • 4篇化感作用
  • 4篇甲酸
  • 4篇根系
  • 4篇苯甲酸
  • 3篇养分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江西省林业科...
  • 2篇国际竹藤网络...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南宁师范大学

作者

  • 30篇陈龙池
  • 19篇汪思龙
  • 7篇廖利平
  • 6篇张伟东
  • 5篇黄志群
  • 5篇肖复明
  • 4篇杨庆朋
  • 3篇于小军
  • 3篇杜天真
  • 2篇高洪
  • 2篇孔垂华
  • 2篇王朋
  • 2篇胡亚林
  • 2篇陶晓
  • 1篇范希峰
  • 1篇陈楚莹
  • 1篇李钰莹
  • 1篇江涛
  • 1篇王清奎
  • 1篇赵春桥

传媒

  • 8篇生态学杂志
  • 7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中国第二届植...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48
2012年
采用氯仿熏蒸法、稀释平板法和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fattyacid,PLFA)方法,分析了常绿阔叶林转变成杉木人工林后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转变为杉木人工林后,林地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降低.杉木人工林地总PLFAs、细菌PLFAs、真菌PLFAs比常绿阔叶林分别降低了49.4%、52.4%和46.6%,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PLFAs远低于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显著高于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根际土壤中总PLFAs、细菌PLFAs、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PLFAs的含量也高于林地土壤,但真菌PLFAs和细菌PLFAs之比却低于林地土壤.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共解释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异的78.2%.表明常绿阔叶林与杉木人工林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间存在差异.
夏志超孔垂华王朋陈龙池汪思龙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根际土磷脂脂肪酸土壤微生物群落
杉木人工林化感作用研究
杉木人工林占我国人工林面积的1/4,在我国林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杉木连栽障碍问题成为限制杉木人工林生产的重要难题。研究发现杉木自毒作用是导致杉木连栽障碍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并认为酚酸类物质是导致杉木障碍问题的重要...
陈龙池孔垂华徐效华王朋汪思龙
关键词:杉木酚酸类物质根系分泌物
文献传递
杉木人工林衰退机理探讨被引量:81
2004年
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丰产树种 ,在商品木材的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杉木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和地力衰退一直是阻碍我国林业生产的重要问题 ,这引起了许多学者和林业工作者的兴趣和注意 .本文对杉木人工林连栽后出现的生产力下降的现象进行了描述 ,并对导致杉木人工林连栽生产力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和概括 ,对杉木人工林衰退机理做了分析 .概括起来 ,杉木连栽导致生产力下降、地力衰退主要表现在 :杉木人工林生产力下降和林地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的恶化 .而导致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营林措施不合理 ,这是外因 ;其次是杉木自身的生物学特性 ,这是内因 .内外因的结合导致杉木人工林连栽后出现生产力下降和地力衰退的现象 .
陈龙池汪思龙陈楚莹
关键词:杉木生产力化感作用酚类物质自毒作用
凋落叶多样性对杉木幼苗生长及吸收^(15)N标记硫铵的影响被引量:4
2002年
利用15N硫铵研究了凋落叶多样性对杉木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凋落叶多样性的增加有利于盆栽杉木幼苗的生长 .杉木、火力楠、红栲和刺楸 4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后 ,杉木幼苗的生长量最大 ;杉木、火力楠、刺楸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后的杉木幼苗生长量次之 ,其它依次为杉木、火力楠、红栲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和刺楸凋落叶处理 >杉木和红栲凋落叶处理 >对照 >杉木和火力楠 2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凋落叶处理 .就杉木幼苗对硫铵氮的吸收率而言 ,不作任何处理的杉木幼苗吸收率最高 ,其次为杉木、火力楠、红栲和刺楸 4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其它依次为杉木、火力楠、刺楸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和杉木、火力楠、红栲 3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和刺楸凋落叶处理 >杉木和红栲凋落叶处理>杉木和火力楠 2种凋落叶混合处理 >杉木凋落叶处理 .另外 ,用凋落叶处理后 ,土壤中硫铵氮的残留量比不作凋落叶处理的土壤多 ,硫铵氮的总回收量也比不作凋落叶处理的土壤大幅增加 ,而且凋落叶多样性的增加也会增加硫铵氮的残留量 .
黄志群汪思龙廖利平高洪陈龙池
关键词:杉木幼苗生长养分吸收
湖南会同林区杉木人工林呼吸量测定被引量:30
2005年
对杉木人工林的CO2排放动态和杉木各木质器官呼吸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杉木树干呼吸的季节变化规律为3~7月份随着树木生长和气温的升高,树干呼吸呈上升的趋势,在7月份达年呼吸速率的最大值,CO2为0.376mg/(m3·min).8月至12月呈逐渐递减的趋势,在1~3月份树干呼吸基本上维持在一定数值上,并且杉木树干呼吸在杆材生长时期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小;杉木树干呼吸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杉木树干呼吸基本上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中午前后出现午休现象.在杉木树干呼吸日变化曲线中出现两次高峰期,一次是在12:00~16:00时,另一高峰出现在24:00.根据测出的有关参数,用积分方法推导出杉木树干、树枝和树根的年呼吸量CO2分别为9.67t/(hm2·a)、2.21 t/(hm2·a)和2.12t/(hm2·a),结合叶片呼吸速率测定,计算出杉木林年呼吸量CO2为21.523 t/(hm2·a),其中,叶片年呼吸量CO2为7.523t/(hm2·a).并初步确定杉木树干的维持呼吸占年呼吸的39.7%.
肖复明汪思龙杜天真陈龙池于小军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
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杉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84
2002年
采用盆栽模拟实验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香草醛和对羟基苯甲酸对杉木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浓度为 10mmol·L-1和 1mmol·L-1时显著抑制了杉木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根系活力等生理指标 ,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 ,对生理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大 .其中 ,用香草醛处理的杉木幼苗的净光合速率分别降低 37.0 %、2 5 .1% ;蒸腾速率分别降低 37.0 %、2 0 .3% ;气孔导度分别降低 4 6 .8%、33.7% ;根系活力分别降低 78.8%、5 1.6 % .连栽杉木林土壤中积累的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酸等酚类化合物能够对杉木幼苗产生化感作用 ,这是导致连栽杉木生产力降低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
陈龙池廖利平汪思龙黄志群肖复明
关键词:香草醛羟基苯甲酸杉木幼苗生理特性蒸腾速率气孔导度
不同连栽代数杉木林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的变化
杉木连栽不仅对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产生影响,而且还能影响土壤微生物和线虫的种类和数量。其中,三代杉木人工林土壤中的细菌和放线菌的总量分别比一代杉木人工林土壤较少了51.7%和54.8%,而真菌数量增加了152.4%。虽然真菌...
陈龙池汪思龙孔垂华
关键词:杉木土壤微生物线虫真菌
文献传递
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被引量:25
2017年
本研究在湖南省野外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湖南省201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计算出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均碳密度为130.69 t·hm^(-2)。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的碳密度分别为28.36、1.77、0.90、1.36和98.30 t·hm^(-2)。植被碳密度与土壤碳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碳密度与凋落物层碳密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阔叶林碳密度最大(175.26t·hm^(-2)),其后依次为杉木林(136.81 t·hm^(-2))、马尾松林(133.84 t·hm^(-2))、柏木林(124.88t·hm^(-2))、竹林(117.29 t·hm^(-2))、杨树林(95.08 t·hm^(-2))、经济林(80.94 t·hm^(-2))、湿地松林(64.71 t·hm^(-2))、灌木林(63.73 t·hm^(-2))。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572.02Tg C,其中,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和土壤的碳储量分别为341.18、21.29、10.78、16.36、1182.38 Tg C。阔叶林碳储量最大(545.77 Tg C),依次为杉木林(419.91 Tg C)、马尾松林(275.58 Tg C),竹林(127.76 Tg C)、灌木林(74.44 Tg C)、经济林(71.25 Tg C)、柏木林(25.81 Tg C)、湿地松林(22.39 Tg C)、杨树林(9.11 Tg C)。在各市州中,怀化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最大,为267.43 Tg C;湘潭市最少,为28.12 Tg C。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不均,表现为湘西南>湘南>湘北>湘中。阔叶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是湖南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主要贡献者,分别占34.72%、26.71%、17.53%。
刘曦乔梁萌杰陈龙池汪思龙郑文辉余鑫李仁山张广杰王福生杨海军
关键词:碳储量碳密度森林生态系统
湖南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动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被引量:20
2022年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评估生态系统响应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重要指示因子。本文基于CASA模型,利用MODIS月度植被指数产品、TerraClimate气候数据集、ChinaCover2010土地覆被类型等数据,研制了2000—2019年湖南省月度NPP数据集(250 m),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主要流域的NPP变化趋势及其与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9年湖南省植被NPP均值为566.92 g C·m^(-2)·a^(-1),湘江流域(上游)年均NPP最高,为625.28 g C·m^(-2)·a^(-1),洞庭湖环湖区年均NPP较低,为492.11 g C·m^(-2)·a^(-1);流域间NPP年际波动趋势相似,2008年以前呈增加趋势,2008—2009年呈现短暂剧烈下降随后缓慢回升趋势;约38%陆域面积的NPP呈现单调增加趋势,约10%陆域面积的NPP呈现单调减少趋势,主要分布于洞庭湖环湖区与“长-株-潭”城市群。气候因素对月均植被NPP的相对重要性在不同流域存在差异,相对重要性排序依次为水汽压(0.331)、温度(0.318)、太阳辐射(0.299)、降水(0.062),其中降水与NPP之间并未表现出显著相关关系。本研究显示,极端气候事件(如雪灾、水灾等)与人类活动(如土地开发、退田还湖等)造成了湖南省植被NPP的降低,但在生态系统管理实践中需要区分NPP变化背后的生态效应差异。
闫妍覃金华房磊胡宝清伊坤朋陈龙池
关键词:CASA模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MANN-KENDALL检验
香草醛对杉木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47
2003年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香草醛对杉木 (Cunninghamialanceolata)幼苗养分吸收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结果发现 ,当浓度为 1mmol·L-1时 ,香草醛能够显著抑制杉木幼苗对NO-3 、NH+ 4、SO2 -4 及HPO2 -4 离子的吸收和根系活力 (p <0 .0 1) ,而浓度为 1× 10 -2 mmol·L-1时香草醛却促进了杉木幼苗对HPO2 -4 离子的吸收 (p <0 .0 1)。这说明高浓度的香草醛能够通过化感作用对杉木幼苗产生影响 ,降低杉木幼苗的根系活力 ,进而减少了杉木幼苗对养分离子的吸收 ,从而影响了杉木幼苗的生长。
陈龙池廖利平汪思龙
关键词:香草醛杉木幼苗养分吸收根系活力化感作用离子吸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