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淑琴

作品数:7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2篇石油
  • 2篇石油钻铤
  • 2篇喷丸
  • 2篇喷丸强化
  • 2篇钻铤
  • 2篇内孔
  • 2篇加速管
  • 2篇公差
  • 1篇弹道
  • 1篇弹道试验
  • 1篇刀具
  • 1篇刀具几何角度
  • 1篇有限元
  • 1篇有限元模拟
  • 1篇圆度
  • 1篇正交
  • 1篇正交实验
  • 1篇直线度
  • 1篇深孔
  • 1篇陶瓷

机构

  • 7篇中北大学
  • 1篇成都市新筑交...
  • 1篇吉利汽车研究...

作者

  • 7篇陈淑琴
  • 2篇沈兴全
  • 2篇翟宁
  • 2篇辛志杰
  • 2篇杨正民
  • 1篇张煌
  • 1篇秦皓

传媒

  • 1篇工具技术
  • 1篇测试技术学报
  • 1篇机械工程与自...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09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弹头形状对TC4-Al_(3)Ti叠层复合板侵彻性能影响的数值分析
2024年
TC4-Al_(3)Ti叠层复合材料由于其低密度、高强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装甲防护材料。为深入研究TC4-Al_(3)Ti叠层复合板的抗侵彻性能,结合弹道冲击试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采用一级轻气炮试验台对TC4-Al_(3)Ti叠层复合板进行弹道冲击试验,并利用LS-DYNA软件建立了接近弹道冲击试验工况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分析模拟仿真及试验获得的弹体剩余速度和靶板破坏形态,验证了该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弹头形状对靶板抗侵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研究速度范围内,TC4-Al_(3)Ti叠层复合板抗平头弹的侵彻能力最强,其次是半球形头弹,而对球形弹的抵抗能力最弱。
陈淑琴吴佳楠刘瑞梁壮丽王锦涛张煌
关键词:弹道试验抗侵彻性能
超长细孔内孔表面硬化设备
本发明属于内孔表面硬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超长细孔内孔表面硬化设备,解决了现有传统的机械方法无法解决超长细孔内孔表面硬化的施力问题。超长细孔内孔表面硬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以伸入内孔内的喷枪,喷枪通过喷丸加速管与喷丸系...
沈兴全杨正民翟宁陈淑琴辛志杰
文献传递
精密枪钻深孔加工质量的数值解析及试验研究
随着国防军事装备、航空航天器件、汽车、微机电系统元件及民用产品应用的多样化、小型化及微型化发展,精密高效小深孔加工技术成为左右产品更新换代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已经成为机械制造领域亟待解决的难题。探索小深孔的精密...
陈淑琴
关键词:钻削力直线度圆度
文献传递
GH4169镍基合金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仿真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薄壁GH4169镍基高温合金切削加工后表面残余应力大导致表面质量差的问题,研究了切削参数和刀具几何角度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大小及其沿深度方向变化分布的影响规律,通过最小二乘法对所得结果进行了数值分析,侧重筛选对残余应力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而采用正交实验法和极差分析法分析刀具前角、后角对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工件表面残余应力沿层深呈现典型的“勺型”分布。最大残余拉应力受刀具前角影响最大,且随前角的增大迅速增大,受刀具后角影响次之,随后角的增大增长缓慢;前角为-5°时,残余拉应力最小;刀具后角为0°时,残余拉应力最小。所得结果验证了基于最小二乘法的已加工表面残余应力分析结论。
张煌秦皓伍桂华崔帅陈淑琴
关键词:镍基合金有限元模拟刀具几何角度表面残余应力正交实验
超长细孔内孔表面硬化设备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孔表面硬化设备,具体涉及一种超长细孔内孔表面硬化设备,解决了现有传统的机械方法无法解决超长细孔内孔表面硬化的施力问题。超长细孔内孔表面硬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以伸入内孔内的喷枪,喷枪通过喷丸加速管与喷...
沈兴全杨正民翟宁陈淑琴辛志杰
文献传递
符号模式矩阵的惯量与秩
符号模式矩阵是组合矩阵中当前国际上十分活跃的一个研究课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在经济学、生物学、化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等众多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实际应用背景。符号模式矩阵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P.Samuelson在他的著...
陈淑琴
关键词:符号模式矩阵惯量任意
文献传递
煤矸石-铝基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分析
2024年
以煤炭生产废弃物煤矸石为原料,在煅烧和球磨后按不同质量分数(5%~35%)与不同粒度铝粉(5μm,45μm)混合,经过烧结制备了陶瓷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煤矸石添加量和铝粉粒度对陶瓷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相组成、机械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错柱状莫来石和网状交错氮化铝晶须起到增强作用;随着煤矸石的加入,陶瓷相含量增加,煤矸石的加入使材料内部孔隙增多,主要原因是它在加热时发生反应,导致体积变化。该研究为陶瓷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煤矸石的再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陈淑琴伍桂华杜盼盼刘瑞王浩楠
关键词:煤矸石陶瓷铝基复合材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