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济榕
- 作品数:12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运行状况探讨被引量:4
- 2000年
- 介绍了 220t/h CFB锅炉的技术特点、系统配置与性能密切相关的运行状况及对出现问题的分析。
- 林旭东于龙陈济榕程会文
-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器风机
- ASME法规中筒体壁厚计算不同方法的合理选用
- 2005年
- 在对ASME法规开孔筒体强度计算中的减弱系数法和开孔补强法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当筒体开孔节距小于或等于补强有效范围时,采用开孔补强法求得了筒体壁厚较小;当前者大于后者时,采用减弱系数法求得了筒体壁厚较小的结论。指出根据筒体结构的不同特点,合理选用法规中的相应计算方法,可以使设计的产品既保证安全又节省材料。还给出了作为上述结论论据的例题。
- 刘桂兰陈济榕
- 关键词:受压元件强度计算减弱系数开孔补强优化设计
- 大容量高参数D型锅炉的结构特点和关键技术被引量:3
- 2005年
- 论述大容量高参数D型锅炉的设计以及此锅炉在总体布置和结构设计上的突出特点。重点分析锅炉各主要部件的重力传递体系、对流管束和侧水冷壁的力学稳定性、D型锅炉热膨胀系统和锅筒胀管结构等有别于其它类型锅炉的设计难点,并为解决这些难点在设计中所采取的关键技术。该型锅炉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和重量轻等优点,可被用于发电、供汽和其它工业用途,特别是可在石化工业中广泛应用。
- 刘桂兰陈济榕
- 关键词:D型锅炉自承式大容量热膨胀胀管
- 新老国家标准弯管强度计算方法对比分析
- 2008年
- 新国家标准GB/T9222-2008《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中采用的弯管强度计算新方法及其主要公式的由来。通过与老标准的对比分析,指出新标准弯管强度计算方法在老标准基础上有重大改进。
- 陈济榕
- 关键词:国家标准修订弯管强度计算
- 大型亚临界无烟煤电站锅炉的开发设计被引量:6
- 1999年
- 本文介绍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开发设计的300MW亚临界自然循环无烟煤锅炉的技术特点和运行业绩。着重论述为保证低挥发份煤种的着火、稳燃、燃尽和防止炉膛结焦、降低不投油稳燃负荷、减少NOx排放量所采取的有效技术措施。特别是在燃烧器设计中,采用了哈锅与清华大学联合开发研制的,并获得国家创造发明专利金奖的“双一次风通道自稳式燃烧器”,该燃烧器具有明显的低负荷稳燃特性和优良的综合性能,使大型无烟煤锅炉的设计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与国外燃用无烟煤常用的“W”型火焰锅炉相比,该型锅炉具有钢材耗量少、NOx排放量低等优点。该型锅炉的研制成功,为燃用我国储量丰富的低挥发份煤开辟了一条新路。
- 陈济榕高峰
- 关键词:无烟煤自然循环锅炉设计发电站锅炉
- 对ASME法规焊缝强度计算中几个公式的商榷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最新版本ASME法规对焊缝强度的要求和有关规定,并列举了法规中给出的公式和计算范例。进而通过分析,指出其中几个公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与有关专家商榷。
- 王莉萍陈济榕
- 关键词:焊缝锅炉
- 哈尔滨锅炉厂600MW亚临界锅炉的改进与优化被引量:4
- 2001年
- 介绍了哈锅 60 0 MW亚临界锅炉的设计和制造情况。着重针对早期 60 0 MW锅炉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论述了其产生原因、采取的改进措施和取得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和有关科研成果 ,有力地指导了哈锅第二代 60 0 MW锅炉的优化设计。图 6表 2参
- 陈济榕黄莺
- 关键词:亚临界压力优化设计亚临界锅炉
- 切向燃烧低挥发份煤锅炉的设计与运行
- 本文介绍哈锅100MW以上燃用低挥发份煤锅炉的设计和运行情况,介绍了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在燃用低挥发份煤方面的成功经验,这些经验为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低挥发份煤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刘家宝高峰陈济榕周刚
- 关键词:低挥发份煤切向燃烧锅炉热力参数
- 文献传递
- 300MW、600MW引进型切向燃烧锅炉温度偏差研究综述被引量:10
- 2000年
- 综述“300MW、600MW引进型切向燃烧锅炉温度偏差研究”课题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残余旋转影响及其防治、烟气偏差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汽温偏差的研究、12Cr2MoWVTiB钢管运行可靠性的试验研究、温度偏差研究成果在锅炉改造和新设计中的应用以及锅炉烟气侧热力偏差和再热蒸汽温度偏差的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内容。课题主要成果在电站工程中得到了应用。
- 陈济榕
- 关键词:切向燃烧电站锅炉温度偏差烟气偏差
- 用等径孔桥集箱强度计算程序计算不等径孔桥被引量:4
- 2005年
- 对引进的CE公司集箱强度计算程序进行了改进,论述了用现行的等径孔桥集箱强度计算程序计算不等径孔桥的原理、方法和步骤。这一方法的提出,进一步扩大了现行计算机程序的使用功能,更好地满足了工程设计的需要。
- 刘桂兰陈济榕
- 关键词:集箱强度计算计算程序开孔补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