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果

作品数:7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解放军324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手术
  • 3篇隐性失血
  • 3篇失血
  • 3篇术后
  • 3篇脊柱
  • 2篇胸腰椎
  • 2篇胸腰椎爆裂
  • 2篇胸腰椎爆裂性...
  • 2篇腰椎
  • 2篇腰椎爆裂性骨...
  • 2篇手术治疗
  • 2篇前后路
  • 2篇内固定
  • 2篇内固定术
  • 2篇后路
  • 2篇脊柱术后
  • 2篇骨折
  • 2篇固定术
  • 2篇爆裂性骨折
  • 1篇动脉

机构

  • 5篇解放军第32...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解放军324...

作者

  • 7篇张怡五
  • 7篇邓天琼
  • 7篇王晓勇
  • 7篇陈果
  • 7篇蒲渝
  • 6篇王青
  • 5篇高卫民
  • 4篇任先军
  • 2篇杨星华
  • 1篇官正华

传媒

  • 5篇西南国防医药
  • 2篇重庆医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 3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脊柱术后隐性失血量与脊柱手术方式相关性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隐性失血与脊柱手术方式的关系。方法1999年10月至2007年10月,行脊柱前路手术50例,其中男19例,女31例;行脊柱后路手术50例,其中男24例,女26例。术中输入一定异体血,术后补充液体均以生理需要量(50mL/kg)为准。根据手术前后平均红细胞压积变化计算出患者总失血量,从而得到隐性失血量。结果前路组的总失血量平均为1 500mL,隐性失血为655mL;后路组的总失血量平均为835mL,隐性失血为245mL,前路组隐性失血量大于后路组。结论隐性失血量与脊柱手术方式关系密切。
邓天琼张怡五王晓勇蒲渝陈果高卫民王青任先军
关键词:脊柱手术隐性失血手术方式
椎动脉损伤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探讨
2007年
目的:通过随访3年的60例椎动脉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此确定椎动脉损伤是否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脑、颈髓)损伤。方法: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行颈椎正侧位X片、椎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检查以确定患者并发椎动脉损伤,同时行脑CT或脑MRI检查以除外颅脑损伤。结果:单侧椎动脉损伤患者在对侧椎动脉能代偿的情况下,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较轻,在失代偿情况下,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相对较重,双侧椎动脉损伤患者,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症状重,并可能出现死亡。结论:椎动脉损伤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一定程度的损害。
邓天琼张怡五王晓勇陈果杨星华蒲渝官正华王青
关键词:椎动脉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的观察
2007年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及对比随访4年的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此探讨前后路手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影像学检查结果,行脊柱前路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病椎高度得到较好恢复,脊柱畸形得到有效矫正,脊柱稳定性得到较好重建。结论:前路手术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Cobb氏角方面,较后路手术更确切、有效。
邓天琼王晓勇张怡五陈果王青高卫民蒲渝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内固定术
体重指数与原发性骨关节炎相关性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研究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原发性骨关节炎(primary osteoart hrosis,POA)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方法:选择90例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作为POA组,分别计算出其体重指数,随机选择健康的体重指数低于25的自愿者90例为对照组,分析体重指数与原发性骨关节炎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性。结果:大部分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的体重指数大于25。结论:体重指数大于25可能与原发性骨关节炎具有一定内在联系。
邓天琼张怡五王晓勇杨星华蒲渝陈果任先军
关键词:体重指数原发性骨关节炎
红细胞比积变化在监测100例脊柱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脊柱术后红细胞比积(Hct)变化及其与隐性失血量的相互关系,以此指导脊柱术后临床输血。方法自1999年10月至2007年10月,行脊柱前路手术50例;行脊柱后路手术50例。根据手术前后平均红细胞比积变化计算出患者总失血量,从而得到隐性失血量,并根据术后Hct变化,确定异体血的输入量;术后补充体液以生理需要量为准。结果脊柱前路组术后隐性失血量较脊柱后路手术多,在脊柱前后路术后,Hct改变以前路最明显。结论Hct变化对于失血反应较灵敏,它可以用于临床脊柱术后输血的指导,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邓天琼张怡五蒲渝王晓勇陈果高卫民王青任先军
关键词:脊柱手术隐性失血红细胞比积
隐性失血在脊柱手术术后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探讨行脊仕前路与后路手术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机制及其对临床的影响。方法:1999年10月-2007年10月,行脊柱前路手术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行脊柱后路手术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术中输入一定异体血,术后补充液体均以生理需要量(50ml/kg)为准。根据手术前后平均红细胞压积变化计算出患者总失血量,从而得到隐性失血量。结果:前路组的总失血量平均为1500ml,隐性失血为655ml;后路组的总失血量平均为835ml,隐性失血为245ml,两组隐性失血量比较有一定差异。结论:脊柱术后隐性失血量较多,术后除补充有效的循环血量外,还必须警惕隐性失血所带来的危害,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邓天琼张怡五王晓勇蒲渝陈果高卫民王青任先军
关键词:脊柱手术隐性失血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前后路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的观察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及对比随访4年的8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以此探讨前后路手术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影像学检查结果,行脊柱前路或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病椎高度得到较好恢复,脊柱畸形得到有效矫正,脊柱稳定性得到较好重建。结论:前路手术在恢复椎体高度、矫正Cobb氏角方面,较后路手术更确切、有效。
邓天琼王晓勇张怡五陈果王青高卫民蒲渝
关键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内固定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