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林辉

作品数:29 被引量:12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制冷
  • 9篇数学模型
  • 9篇传热
  • 6篇仿真计算
  • 5篇制冷剂
  • 5篇热系数
  • 5篇冷剂
  • 4篇冷凝器
  • 4篇换热
  • 3篇导热
  • 3篇硬脂
  • 3篇硬脂酸
  • 3篇有效导热系数
  • 3篇竖直平板
  • 3篇数值模拟
  • 3篇自然对流
  • 3篇耦合传热
  • 3篇管带式
  • 3篇管带式冷凝器
  • 3篇冰箱

机构

  • 27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29篇陈林辉
  • 25篇田怀璋
  • 10篇陈敬良
  • 8篇王石
  • 7篇高原
  • 6篇梁俊杰
  • 5篇伍志辉
  • 5篇易佳婷
  • 4篇张东彬
  • 3篇石毅登
  • 2篇袁秀玲
  • 2篇曾艳
  • 2篇厉彦忠
  • 2篇余鹏
  • 1篇樊志华
  • 1篇孙民
  • 1篇王春鸿
  • 1篇饶长辉

传媒

  • 9篇制冷与空调
  • 5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流体机械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汽车工程
  • 1篇化工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低温与超导
  • 1篇工业加热
  • 1篇石油化工设备
  • 1篇光电工程
  • 1篇冷藏技术
  • 1篇第六届全国低...
  • 1篇第六届全国低...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6
  • 5篇2005
  • 8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流量分配及分液管设计被引量:5
2004年
利用毛细管和蒸发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制冷剂在分液管、蒸发器各盘管中的流量分配情况 ,说明了即使制冷剂在蒸发器入口气液两相混合均匀 ,但如果各蒸发器盘管间存在高度差和流动阻力差 ,仍会造成流入蒸发器各盘管的流量偏差 ,并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影响规律。根据该影响规律 ,提出了分液管的设计方法 ,以减少或消除这种原因产生的流量偏差 ,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梁俊杰田怀璋陈林辉高原陈敬良
关键词:蒸发器制冷剂
硬脂酸相变蓄能模型的改进被引量:2
2003年
引入有效导热系数经验公式[1] ,使固液相变蓄能问题得以简化为仅用能量方程加以描述。通过对已有的数学模型加以改进 ,对有效导热系数经验公式进行修正 ,使由计算得到相变过程的温度场符合实验测得的温度场 ,从而验证了改进后的数学模型更加符合固液相变蓄能实际问题。
陈敬良田怀璋陈林辉
关键词:硬脂酸数学模型相变蓄能材料
非共沸制冷剂R417A在水平光滑管内蒸发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2年
本文应用一种快速、准确的隐式格式迭代数值计算方法,对非共沸制冷剂R417A在水平光滑管内的蒸发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用各组分的平均值代替纯质的物性能数,通过应用纯质的传热公式计算后与实验值相比较,数值计算结果高于实验值。
高原田怀璋袁秀玲陈林辉
关键词:R417A非共沸制冷剂蒸发流动沸腾传热数值模拟传热性能
制冷剂在蒸发器中的流量分配及分液管设计方法
2003年
利用毛细管和蒸发器的数学模型研究了制冷剂在分液管、蒸发器各盘管中的流量分配情况,说明了即使制冷剂在蒸发器入口气液两相混合均匀,但如果各蒸发器盘管间存在高度差、流动阻力差,仍会造成流入蒸发器各盘管的流量偏差,并指出了它们之间的影响规律。根据该影响规律,提出了分液管的设计方法,以减少或消除这种原因产生流量偏差,提高蒸发器的换热效率。
梁俊杰田怀璋高原陈林辉陈敬良
关键词:制冷剂蒸发器毛细管换热效率
改进型分液器流量分配性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本文介绍了分液器性能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并对改进型分液器的流量分配性能开展了研究。依据两相流理论 ,分析了分液器安装角度、流型、液相表观质量流率与流量偏差之间的关系。
梁俊杰田怀璋高原陈林辉陈敬良
关键词:分液器两相流制冷系统
固液相变蓄能三种数学模型研究比较
对固液相变蓄能提出三种数学模型:热焓法、显热容法+NDM和显热容法 +ADM,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对三种模型的误差和收敛性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了热焓法具有计算误差最小,收敛性最好的特点;ADM具有迭代计算收敛速度最快的特...
陈林辉田怀璋梁俊杰伍志辉石毅登
关键词:数学模型ADM
文献传递
管带式冷凝器数学模型与实验研究
该文对汽车空调用管带式五孔口琴管冷凝器进行了计算模型和实验研究.通过引入当地参数的概念,并对冷凝传热采用两相流理论分析,该文采用控制容积格式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分布参数模型.模型考虑了U形管弯头对传热和压降的影响,并通过分气...
陈林辉
关键词:模拟计算分布参数模型管带式冷凝器
文献传递
采用变频技术的制冷装置的优势分析被引量:38
2004年
文章通过分析采用变频技术制冷装置性能 ,说明了采用变频技术的制冷装置具有能够大幅节能 ,迅速达到设定温度 ,实现高精度温控、压缩机软启动 。
石毅登田怀璋陈林辉梁俊杰伍志辉
关键词:制冷装置压缩机变频技术软启动运行方式温控
制冷工程实验用微机测控系统
2003年
本文根据制冷工程实验中的需要 ,提出了一套静、动态数据采集和设备自动控制的微机测控系统的组建方案 ,并设计了电子膨胀阀的一种驱动电路。实践表明 。
高原陈林辉陈敬良田怀璋
关键词:制冷工程微机测控系统驱动电路电子膨胀阀数据采集
固液相变蓄能中有效导热系数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引入有效导热系数经验公式[3],使固液蓄能数学模型得以简化为仅用能量方程加以描述。运用热焓法求解能量方程,得到计算相变位置随时间变化曲线。并通过实验测得相变过程的实际温度场,得到实验相变位置随时间变化曲线。二者比较,证明了自然对流对固液相变换热的影响不可忽略,验证了该公式在Ra<1010,Pr<105下的正确性。
曾艳田怀璋余鹏陈林辉陈敬良
关键词:有效导热系数数学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