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昱

作品数:18 被引量:94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动脉瘤
  • 8篇颅内
  • 7篇动脉
  • 5篇血管
  • 5篇手术
  • 4篇颅内动脉
  • 4篇颅内动脉瘤
  • 3篇弹簧圈
  • 3篇血管内治疗
  • 3篇栓塞
  • 3篇前交通动脉
  • 3篇前循环
  • 3篇显微手术
  • 3篇脑膜
  • 3篇夹闭
  • 2篇弹簧圈栓塞
  • 2篇导管
  • 2篇动脉动脉瘤
  • 2篇嗅沟脑膜瘤
  • 2篇双微导管技术

机构

  • 13篇安徽省立医院
  • 3篇山东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陈昱
  • 13篇高歌
  • 13篇牛朝诗
  • 13篇晁迎九
  • 12篇余舰
  • 12篇顾大群
  • 11篇魏建军
  • 10篇傅先明
  • 3篇李峰
  • 3篇刘玉光
  • 2篇刘猛
  • 2篇吴承远
  • 2篇朱树干
  • 1篇凌士营
  • 1篇蒋辰
  • 1篇汪业汉
  • 1篇夏养华
  • 1篇付先明
  • 1篇钱若兵
  • 1篇丁宛海

传媒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2006山东...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前循环动脉瘤被引量:8
2016年
分析应用眶上外侧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回顾分析应用眶上外侧入路治疗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动脉瘤分布、并发症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等)。62例患者(72个动脉瘤),其中9例为多发动脉瘤,共夹闭动脉瘤72个。预后良好59例、中残1例、轻残2例、无死亡病例。眶上外侧入路较传统翼点入路操作简捷高效,尤其适合应用于Hunt-HessⅢ级以内的动脉瘤患者。
高歌张扬晁迎九陈昱顾大群余舰魏建军牛朝诗傅先明
关键词:前循环动脉瘤显微外科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不规则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高歌张扬晁迎九牛朝诗傅先明陈昱余舰顾大群魏建军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3
2018年
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并发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指导。方法选择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451例破裂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其中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67例.未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384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危险因素。结果与未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组比较,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组患者年龄〉60岁及有脑室内出血、后循环动脉瘤、急性脑积水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后循环动脉瘤、急性脑积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I缸患者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后循环动脉瘤、合并急性脑积水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较高。
余舰高歌张扬晁迎九陈昱顾大群魏建军牛朝诗傅先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影响因素
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联合监测在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术中吲哚菁绿荧光造影(ICGA)和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联合监测在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58例前循环动脉瘤夹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CGA和MEP联合监测组(ICGA+MEP组)37例,无监测组(非ICGA+MEP组)21例,手术均采取翼点入路动脉瘤夹闭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预后情况及脑缺血发生率,并观察ICGA和MEP对术中策略的影响。结果按照GOS评价预后,ICGA+MEP组术后GOS分级明显高于非ICGA+MEP组,术后脑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同时ICGA和MEP联合监测对部分患者术中策略调整起着积极的作用。结论 ICGA和MEP联合监测可术中实时调整手术策略,有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和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能相互补充。
余舰张扬晁迎九魏建军牛朝诗傅先明高歌陈昱顾大群
关键词:前循环动脉瘤荧光造影运动诱发电位术中监测
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个体化介入栓塞治疗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患者126例,其中单发动脉瘤109例,多发动脉瘤17例;Hunt-Hess分级Ⅰ级22例,Ⅱ级56例,Ⅲ级35例,Ⅳ级1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126患者中单导管弹簧圈栓塞107例,支架辅助栓塞11例,球囊辅助栓塞4例,双导管弹簧圈栓塞4例;成功栓塞123例,其中RaymondⅠ级栓塞98例(79.6%1,RaymondⅡ级栓塞25例(20-4%)。1例患者栓塞术中出血行开颅手术夹闭+去骨瓣减压术后死亡:1例患者栓塞术中出血家属要求保守治疗后自动出院;1例患者栓塞术中出血行开颅手术夹闭+去骨瓣减压术后康复出院。随访患者6个月-4年,无再出血病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疗效较好。个体化治疗,尽早栓塞、术后早期引流血性脑脊液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高歌余舰张扬晁迎九陈昱顾大群钱若兵魏建军牛朝诗傅先明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瘤栓塞介入治疗
前循环高级别动脉瘤急诊夹闭手术疗效分析
陈昱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研究神经干细胞移植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tM CAO)后遗症的修复作用,并确定移植的最佳时机。方法神经干细胞经抗5-溴脱氧尿核苷标记后,在不同时间采用立体定向移植到大鼠的脑缺血区域,移植后对大鼠的功能恢复进行评价,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检查存活的细胞。结果术后8周起,移植组大鼠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N SS)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早期移植组大鼠的N SS评分低于超早期移植组和晚期移植组(P<0.05)。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改善脑缺血后大鼠的神经功能状况,早期移植治疗效果更佳。
陈昱付先明牛朝诗李峰刘玉光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移植脑卒中动物模型卒中后遗症
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不规则复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总结应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治疗颅内不规则形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探讨其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7例颅内不规则形复杂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37例均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行血管内治疗,其中单纯以双微导管技术治疗33例,支架辅助双微导管技术治疗4例。以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估患者预后。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结果37例患者行血管内治疗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致密栓塞35例,近全栓塞2例。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GOS分级V级),无并发症,无一例死亡。6个月后DSA随访24例,显示载瘤动脉通畅,动脉瘤无复发。13例失随访。结论双微导管技术对于颅内不规则形复杂动脉瘤疗效较好,具有可行性。
高歌张扬晁迎九陈昱余舰顾大群魏建军牛朝诗傅先明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双微导管技术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35例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全部患者均成功栓塞,其中支架置入同侧A2段19例,对侧A2段16例。术后即刻造影显示,致密栓塞(栓塞程度〉95%)27例,近全栓塞(90%-95%)6例,部分栓塞(〈90%)2例。载瘤动脉保留完好。DSA随访6-12个月,33例未见明显动脉瘤复发,2例动脉瘤瘤颈部部分显影,考虑复发。按GOS评分评估预后,5分28例,4分3例,3分2例,2分2例。结论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宽颈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安全、有效,致密栓塞度高,载瘤动脉保护良好,复发率低,但长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张扬余舰晁迎九魏建军高歌陈昱顾大群
关键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弹簧圈血管内栓塞
嗅沟脑膜瘤全切除后颅底重建被引量:9
2007年
嗅沟脑膜瘤是最常见前颅底肿瘤,占颅内脑膜瘤的2%~18%。由于对侧嗅觉的代偿或肿瘤生长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以至发现肿瘤时已生长巨大并侵蚀颅底骨质,约15%~46%的嗅沟脑膜瘤侵蚀颅骨进入筛窦。Durante于1885年首次切除嗅沟脑膜瘤,术后患者存活12年。现代显微技术使嗅沟脑膜瘤全切除率几乎达到100%,死亡率降至0~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平均7.5%。我科1996年7月至2004年12月收治嗅沟脑膜病36例(占我院同期颅内脑膜瘤3.8%)其中17例颅底骨质受到侵蚀,按Simpson Ⅰ切除肿瘤后行颅底重建,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刘玉光刘猛陈昱李峰朱树干吴承远
关键词:嗅沟脑膜瘤颅底重建前颅底肿瘤SIMPSON颅内脑膜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