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涵 作品数:13 被引量:47 H指数:5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十一五”预研基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预研基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十五”预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机械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电子电信 更多>>
提高水上目标识别能力的方法研究 本文基于光学相关探测原理研制了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实现了复杂背景的目标探测。并对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的物面图像进行自适应阈值自动处理,降低了背景噪音和形态差异对识别能力的影响,提高了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物面的目标... 苗华 陈方涵 霍富荣 陈宇 王文生关键词:光学相关 目标识别 自适应阈值 图像处理 文献传递 Curvelet变换在低对比度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2年 低对比度目标因其灰度对比度低、边缘模糊等缺点,使得联合变换相关器无法将其从混杂的背景图像中辨别出来,达到成功识别的目的。针对这一问题,采用了基于Curvelet变换的图像增强算法对目标联合图像进行处理。作为超小波分析范畴的Curvelet变换,因具有极强的方向性,成为比小波变换更适合分析和理解图像特征的多分辨率分析工具。文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调整了Curvelet变换后的高、低频系数,增强了目标的灰度对比度和边缘信息。以低对比度坦克图像为例,增强后的目标对比度由原来的4.16%提高至29.37%.计算机模拟和光学相关实验结果均表明,增强后的联合图像获得了明亮的相关点对,成功实现了低对比度坦克的自动识别。 陈方涵 张肃 王文生关键词:信息处理技术 光电子学与激光技术 计算机应用 提高水上目标识别能力的方法研究 本文基于光学相关探测原理研制了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实现了复杂背景的目标探测,并对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的物面图像进行自适应阈值自动处理,降低了背景噪音和形态差异对识别能力的影响,提高了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物面的目标... 苗华 陈方涵 霍富荣 陈宇 王文生关键词:目标识别 图像处理 自适应阈值 文献传递 ITO导电薄膜透明图案对比度增强方法 2015年 铟锡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ITO)导电层是触控显示技术的绝对定位元件,为保障定位的灵敏性和准确性,需对导电层表面缺陷进行质量检测.本文针对导电层透明区域机器视觉自动检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图案对比度增强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ITO材料的光谱属性及其表面光学特性,设计出用于ITO导电层检测的近红外同轴光照明,将图像对比度从零提高到4.5%.在通过光学方法实现了对比度从无到有的转变后,充分利用数字图像预处理的优势,结合基于小波变换的非线性增强方法,最终成功将对比度提高至16%,为后续ITO导电层缺陷的分析和识别提供了良好保障. 陈方涵 赵光宇 蒋仕龙 彭文达关键词:机器视觉 小波变换 LED照明 图像增强 透明导电薄膜 基于三维缺陷检测的DMD数字条纹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半导体行业中PCB焊膏印刷检测的实际应用,采用0.45 WXGA DMD芯片设计了数字条纹投影光学系统.以LED作为光源,结合透镜阵列照明DMD芯片;同时,为了减小投影三角关系造成的条纹周期不均匀性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采用双远心光路结构将DMD生成的条纹成像到待测表面,且适用的最小检测面积为1mm2.光学模拟结果表明,该数字投影系统在被投影表面上的照明均匀性为91%,投射条纹的对比度高于0.8,且条纹周期均匀,为实际应用与后续条纹分析提供了良好保障. 陈方涵 赵光宇 蒋仕龙 彭文达关键词:LED照明 高分辨率ITO导电薄膜透明区域缺陷识别 被引量:1 2016年 为识别铟锡氧化物导电薄膜透明区域内可能存在的加工型和移交型缺陷,并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基于高分辨率视觉系统的自动缺陷识别方法.根据铟锡氧化物薄膜光学特性和空间要求,设计了工作距离为30mm的科勒式同轴光照明模块.此外,为了与照明部分通用光学元件,设计了适用于应用检测的高分辨率成像模块.完成图像采集后,为便于分别检测两类缺陷,采用了两种预处理方法:对图像进行邻域半径r=7的中值滤波并与原图像相减后,获取清晰的划痕缺陷;对图像进行形态学和与阈值处理后,获取对比度为48%的透明电路图案.处理后的图像为缺陷的自动识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保障了铟锡氧化物薄膜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度. 陈方涵 赵光宇 蒋仕龙 彭文达关键词:机器视觉 光学设计 图像处理 基于二值条纹动态照明的透明平滑曲面缺陷识别 2020年 针对在透明光滑表面视觉检测中,商用照明系统较难获取高对比度曲面瑕疵特征的局限性,论文提出了基于二值条纹的动态背向照明方法。该照明投影出一组等间距位移量的动态二值条纹图案,将亮暗条纹之间的过度区覆盖至整个待测表面,最大化缺陷与光滑表面的透射光线方向性差异。对动态条纹照明后的透明曲面序列图像均值处理后,获取均一背景下的缺陷特征图像。之后结合小波变换边缘提取与直方图全局阈值分割的方法,极大增强了光滑曲面与平面上的外观缺陷信息。基于3D曲面手机玻璃的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提取出透明光滑曲面上的低对比度缺陷,为缺陷的准确识别提供了可靠保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周荣富 赵光宇 蒋仕龙 陈方涵关键词:动态照明 小波理论在光学相关探测中的研究与应用 光学相关探测就是采用光学的方式实现相关运算,并从混乱的背景中识别出待探测的目标,主要有匹配滤波器和联合变换相关器两大类系统,本文采用的是后者。当把目标图像和参考模板同时输入联合变换相关器后,其结果以点对的形式出现,我们称... 陈方涵关键词:联合变换相关器 小波变换 多小波 CURVELET变换 图像增强 文献传递 玻璃微珠球度测试研究 被引量:5 2008年 把光学非接触、高精度的测试技术与电子图像细分(像素)技术相结合,把光电检测方法和计算机数字图象处理方法相结合,研制了显微CCD微机系统,编制了VC++测试和控制软件。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微小物体的非接触、高精度、自动测试,解决了微米加工技术中微小物体的尺寸测试问题。作为实例,测试了玻璃微珠(半径17~31 m)的球度。实验表明,通过增大测量显微物镜的放大倍率(例如10倍),测试系统可以满足1的精度要求。 刘东月 姜淑华 陈方涵 王文生关键词:显微物镜 数字图像处理 非接触 基于多小波变换的红外目标探测与识别 被引量:13 2011年 针对光电联合变换相关器目标识别的实际应用,对待测红外目标图片进行多小波变换,并利用模极大值法提取其边缘.通过获取更多的轮廓信息,从而提高对目标的识别能力.计算机模拟了常用于红外目标处理的多小波GHM和SA4,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HM多小波提取的边缘能获取大量的图像轮廓信息,其识别结果明显优于SA4多小波.将目标原图的光学相关探测结果与基于GHM多小波提取的边缘图像光学相关探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经多小波预处理后的边缘图像能有效增强相关峰强度. 陈方涵 王文生 杨坤 郭霏关键词:光学相关 目标识别 红外目标 多小波变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