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4篇时分多址
  • 4篇时隙
  • 4篇时延
  • 4篇时延控制
  • 4篇估计方法
  • 4篇多址
  • 3篇频偏
  • 2篇信号
  • 2篇信号产生
  • 2篇用户
  • 2篇用户行为
  • 2篇语音
  • 2篇时分多址技术
  • 2篇时分多址接入
  • 2篇判决
  • 2篇频偏估计
  • 2篇频偏估计方法
  • 2篇无偏
  • 2篇无偏估计
  • 2篇无线

机构

  • 10篇中兴通讯股份...

作者

  • 10篇陈新华
  • 3篇梁立宏
  • 3篇褚金涛
  • 3篇刘中伟
  • 3篇林峰
  • 3篇邢艳楠
  • 3篇于天昆
  • 3篇邱宁
  • 3篇曾文琪
  • 3篇李立文
  • 2篇刘怀林
  • 2篇李强
  • 2篇赵禹
  • 1篇杜江
  • 1篇胡玉敏
  • 1篇向际鹰
  • 1篇王士刚
  • 1篇卢科学
  • 1篇庞建伟
  • 1篇李强同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细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细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子帧的相位相关值和第一复帧状态的子帧的相位,计算第一复帧状态对应的第一累加估计值;根据子帧的相位相关值和第二复帧状态的子帧的相位,计算第二复帧状态对应的第二累加估计...
邱宁李强曾文琪于天昆刘中伟邢艳楠梁立宏李立文林峰褚金涛陈新华
文献传递
一种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及其时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无源光纤网络传输系统及其时延控制方法。局端设备PONC根据系统定位信号产生突发时隙定位信号,检测远端设备PONR突发时隙信号并给出系统定位原点与远端设备PONR突发时隙的相对距离,通过远...
陈新华
文献传递
应用于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的一种时隙连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的一种时隙连接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时分多址接入技术的。该方法将时延控制和时隙连接结合起来,由系统管理单元根据连接参数能灵活的修改系统定位延时长度,并通过系统定位延时控制器更改端口的连接时...
陈新华
文献传递
可视电话话务量预测方法及容量规模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电话话务量预测方法和一种容量规模估计方法。其中,可视电话话务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2,将规划地区按照无线传播模型和业务特征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S204,分别统计划分后的每个区域的语音话务量;以...
赵禹刘怀林陈新华
文献传递
一种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及其时延控制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无源光纤网络传输系统及其时延控制方法。局端设备PONC根据系统定位信号产生突发时隙定位信号,检测远端设备PONR突发时隙信号并给出系统定位原点与远端设备PONR突发时隙的相对距离,通过远...
陈新华
文献传递
精细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细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子帧的相位相关值和第一复帧状态的子帧的相位,计算第一复帧状态对应的第一累加估计值;根据子帧的相位相关值和第二复帧状态的子帧的相位,计算第二复帧状态对应的第二累加估计...
邱宁李强曾文琪于天昆刘中伟邢艳楠梁立宏李立文林峰褚金涛陈新华
文献传递
应用于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的一种时隙连接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无源光网络传输系统的一种时隙连接方法,该方法是基于时分多址接入技术的。该方法将时延控制和时隙连接结合起来,由系统管理单元根据连接参数能灵活的修改系统定位延时长度,并通过系统定位延时控制器更改端口的连接时...
陈新华
文献传递
CDMA2000 1XEV-DO移动蜂窝通信系统
卢科学杨日范雪峰庞建伟向际鹰杜江曹耘王士刚陈新华蒋新建陈志萍胡玉敏
随着人们对通信的需求逐渐从满足基本通话需要向个性化、多业务和随时随地精彩联络的转变,现在人们对传送大量数据业务需求以及对高速无线接入Internet的渴望,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CDMA向更先进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逐步演...
关键词:
关键词:3GIP架构
可视电话话务量估算方法及容量规模估计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电话话务量预测方法和一种容量规模估计方法。其中,可视电话话务量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2,将规划地区按照无线传播模型和业务特征划分为至少一个区域;S204,分别统计划分后的每个区域的语音话务量;以...
赵禹刘怀林陈新华
文献传递
TD-SCDMA中下行同步码确认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TD-SCDMA中下行同步码确认方法及装置。该下行同步码确认方法包括:将接收的子帧数据进行采样,获得同步码序列;将所述同步码序列进行时频转换,并对转换后的同步码序列进行差分处理,获得同步码序列的频域差分数据...
邱宁李强同曾文琪于天昆刘中伟邢艳楠梁立宏李立文林峰褚金涛陈新华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