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天璐 作品数:32 被引量:186 H指数:8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院级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生物学 更多>>
代谢组学全功能软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18年 高通量代谢组学研究的一大难点在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为分析和处理此类数据,各种生物信息学工具应运而生。这些工具能够对复杂高维的数据集进行预处理、物质鉴定、统计分析和结果解释等。该文以代谢组学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整体流程和方法为基础,对现阶段一些常用的代谢组学全功能软件进行归纳整理,并对4种代表性软件作详细介绍和对比,为代谢组学研究提供工具选择和方法学参考。 梁丹丹 李忆涛 郑晓皎 陈天璐关键词:代谢组学 数据处理 统计分析 基于神经网络融合的传感器温度误差补偿 被引量:2 2005年 海底油气输送管道漏磁检测装置工作于高温高压环境下,其中的InSb霍尔传感器对温度敏感,需要补偿温度误差。该文构建了多传感器融合模型,将多个霍尔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进行融合,用遗传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实验室检测数据和反演出的缺陷形状表明,采用神经网络融合方法进行误差补偿,简单方便,霍尔传感器输出的平均温度敏感系数降低了两个数量级。 陈天璐 阙沛文关键词:神经网络 数据融合 漏磁检测 一种用于糖尿病风险预测、治疗评价的方法及试剂盒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预测患糖尿病风险或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的评价方法及检测试剂盒。所述用于糖尿病风险预测、治疗评价的方法,主要通过检测个体诊断标记组合物中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其生物标志物主要为血浆或血清中氨基酸、脂肪酸、甘油三脂... 贾伟 贾伟平 赵爱华 倪艳 陈天璐 谢国祥 包玉倩 赵琳静基于多种判别分析的原发性肝肿瘤代谢谱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应用判别分析方法研究临床样本,比较不同的判别方法对疾病代谢谱的分类性能。方法应用线性判别分析(LDA)、二次判别分析(QDA)和逻辑判别分析(LogDA)对临床109例健康人、87例良性肝肿瘤患者以及31例恶性肝肿瘤患者的血清样本代谢谱数据进行分析;从健康对照和原发性肝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以及良性和恶性肝肿瘤两个类别,对3种方法的诊断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对于临床代谢谱数据,3种方法对正常与肝肿瘤的区分效果均优于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的区分。QDA的总体性能优于LDA和LogDA,对正常和肝肿瘤的诊断精密度达到87.67%,对良性和恶性肝肿瘤的诊断精密度达到67.80%。结论 LDA、QDA和LogDA 3种方法中,QDA最适于原发性肝肿瘤代谢谱数据的分析。 李芬 赵爱华 杨景雷 陈天璐 贾伟关键词:代谢组学 肝肿瘤 肝细胞癌 管道缺陷多超声传感器检测数据的神经网络融合 被引量:3 2004年 针对管道缺陷检测的现状 ,设计了超声传感器阵列检测系统 ,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数据融合领域 ,采用改进的BP -LM算法对多个超声传感器测得的管道缺陷数据进行了融合处理。实验室检验结果表明 ,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融合大大提高了信号的质量 ,改进的BP -LM算法比标准BP算法融合效果更好 ,收敛速度更快。 陈天璐 阙沛文 金涛 雷华明关键词:神经网络 超声检测 数据融合 信息融合多传感器可信度的确定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2 2005年 借鉴层次分析法相对比较的思想,提出一种确定多传感器可信度的方法.该方法基于传感器提供的信息的相对可信度,对不同目标分别建立多传感器可信度判断矩阵,求得各传感器对该目标的可信度,进而求得各传感器的综合可信度.给出了一个数值算例.根据传感器的可信度,改变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样本空间的大小,分析了训练时间和网络融合性能,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陈天璐 阙沛文关键词:多传感器 信息融合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判断矩阵 数值算例 网络融合 转化医学科研资源管理服务平台的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3 2016年 转化医学研究是医学研究的新热点,资源整合和多学科协同是转化医学的特色,其对资源管理方式和信息挖掘技术有很高的依赖性和特殊需求。旨在针对转化医学研究的特点和通用流程,基于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对多款自主研发的资源管理软件进行模块化和后台化改造,依托ASP和0racle技术将所有模块进行关联和组合,为转化医学研究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生物样本、临床信息、检测仪器、存储设备、实验耗材、检测数据、研究项目、标准品和研究结果等科研资源的集中化和网络化管理,提高转化医学科研资源管理的集成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程度,提高多学科协同工作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为转化医学研宄提供技术支撑。 郑晓皎 刘佳健 王守丽 赵爱华 王从容 陈天璐关键词:信息化建设 服务平台 数据库技术 一站式服务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的高通量血清代谢组学方法 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高分辨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对血清前处理进行了考察和优化,并对液-质联用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旨在建立用于血清中广谱小分子代谢物分析的高通量强耐用代谢组学方法,以期满足大批次生物样本数代谢组学研究的要求(样本数≥400个).通过考察不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对血清中蛋白的去除程度及38个代表性标准品化合物的提取效果,确定采用甲醇/乙腈(体积比1∶9)沉淀蛋白法.血清和有机溶剂的体积比不小于1∶4时,达到最佳的沉淀蛋白处理效果,符合大批量样本测试的要求;预先冷藏沉淀蛋白的有机溶剂,涡旋2 min,超声1 min,加入有机溶剂后冷冻静置10 min,可以进一步提高前处理沉淀蛋白和化合物提取的效果.通过对不同流动相体系和梯度条件的考察,对液-质联用分析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本方法重现性、精密度及稳定性均良好.对重现性和48 h稳定性数据进行变异系数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的多维分析,证明本方法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可重复性及所得数据的可靠性.本方法高通量强耐用,每天可测定100多个血清样本(13 min测定1个样本),适用于代谢组学研究,特别是大批次生物样本的代谢组学研究. 成玉 刘玉敏 黄凤杰 陈天璐 郑晓皎 赵爱华 何品刚 贾伟关键词:代谢组学 一种多组学数据集间关联分析的集成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组学数据集间关联分析的集成系统和方法,对每一种类型的组学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与组学原始数据的类型对应的组学数据文件,对表型原始数据并处理得到表型数据文件;将多种类型的组学数据文件的组学变量中的两类组学变量... 贾伟 陈天璐 梁丹丹 孙涛D-S证据理论在数据融合中失效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19 2004年 D S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处理不确定性问题的数据融合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数据融合系统中。解决D S融合公式在处理冲突证据时的失效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的各种改进方法主要分为对融合公式的改进和对融合模型的改进2个方向。对各种方法进行理论上和数据上的比较分析表明:修改模型的方式效果明显优于修改融合公式。 陈天璐 阙沛文关键词:D-S证据理论 数据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