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冠伟
-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 王夫之礼学思想与忠孝观
- 2015年
- 王夫之是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世称船山先生。其一生著述颇丰,岳麓书社20世纪80—90年代出版了《船山全书》,涉及经史子集各部。王夫之的哲学思想素来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其礼学思想是船山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夫之对礼学思想的践行在时局剧变的明末清初具有代表性,反映了以传统忠孝观为信仰的一类思潮。
- 陈冠伟
- 关键词:王夫之《清史稿》礼学思想忠孝观
- 钱穆的礼文化价值观研究
- 2016年
- 国学大师钱穆一生重视宣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把礼文化放在核心地位。钱穆对传统礼文化价值的评判素有主见,对传统礼文化秉持扬弃的态度。钱穆的礼文化价值观之形成离不开先祖、父母的教诲及家乡等地传统礼文化的环境影响。
- 陈冠伟
- 关键词:钱穆文化价值观
- 郭嵩焘《校订朱子家礼》的社会学考察被引量:4
- 2013年
- 中国的社会学与传统礼学多有相通之处。在中国古代,传统礼制学或礼学涵盖了近世社会学者所说的社会学。郭嵩焘的《校订朱子家礼》反映了他的礼学思想与社会学思想,与朱子《家礼》一样,是对社会建设与礼制建设的贡献与维护,为家礼进一步落实到全社会作出了贡献。《校订朱子家礼》一书从社会学角度来考察,可以说有是有非,其所得固不可轻视,其所失亦多。
- 肖永明陈冠伟
- 关键词:郭嵩焘家礼礼学社会学
- 郭嵩焘《礼记质疑》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礼记质疑》是郭嵩焘最主要的礼学专著,历来学者对其褒贬不一。文章在对《礼记质疑》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后,不赞成对该书过分地贬斥,认为该书虽有不少疏失,但其中言之成理的意见亦不在少数,甚至可以说,该书于治礼发表了一些较好的意见(观点)。
- 陈冠伟肖永明
- 关键词:郭嵩焘礼记
- 浅论《颜氏家训》与《颜氏家训集解》之得失
- 2015年
- 《颜氏家训》是关于'治家教子之学'的优秀著作,其主旨是'忠孝',其思想内容是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思潮的;在一些细节方面(如避讳)则存在疏失。《颜氏家训集解》校勘精准,解说大都正确;但对颜之推的一些批评是有争议的,其'《礼经》早已失传'的说法是错误的。
- 陈冠伟
- 关键词:《颜氏家训》忠孝王利器
- 晚清湖湘礼学研究
- 晚清的中国社会虽然已经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演变,但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制度还有很大程度的遗留,封建社会的与三纲五常相适应的伦理观念、礼制与礼学思想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因而传统文化观念、礼制礼学观念仍在流行并被遵守。 ...
- 陈冠伟
- 关键词:晚清时期礼学思想文化观念
- 文献传递
- 试论孔子对华夏礼乐文明的贡献被引量:2
- 2015年
- 通过对《论语》、《孔子家语》、《史记·孔子世家》等文献的研究,描述孔子礼学思想的基本面貌。重点在于阐明孔子为中国传统礼制、礼义、礼学思想所贡献的主要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精神。
- 陈冠伟胡彬彬
- 关键词:孔子《论语》《孔子家语》《孔子世家》礼乐文明
- 论李东阳诗文之乡土情结
- 2016年
- 明朝大学士李东阳虽然出生于北京,却是湖南茶陵荷木坪村的乡贤。他在以《南行稿》为代表的诸多诗文中表达了对故乡荷木坪的热爱与眷念,反映了其浓郁的乡土情结。李东阳的乡土情结既源于热爱祖国山河与各地风土人情的修养与爱好,也是源自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传统观念与知恩必报的传统伦理道德,加之祖辈与父亲思乡情结的影响。在我们今天力图重建乡贤文化之时,李东阳的乡土情结是值得注意的。
- 陈冠伟陈戍国
- 关键词:乡土情结
- 杨树达伦理思想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杨树达先生的《论语疏证》、《春秋大义述》等著作表达了丰富的伦理观点,譬如仁,孝悌,忠信,忠恕之道,礼义廉耻,爱国主义,大同情怀等等。他的伦理思想与礼义之邦的传统道德完全一致。
- 陈冠伟
- 关键词:伦理观儒家传统道德
-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的合理解读被引量:2
- 2009年
- 《论语·子罕》篇中的"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向来有多种解读。通过对"利"、"命"、"仁"等范畴的多方位考察,结合"与"字的多种含义,同时联系孔子思想的实际,可以看出孔子少言"利",多言"命"和"仁",从而断定"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这种解读最为恰当。
- 陈冠伟肖永明
- 关键词: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