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六英
- 作品数:11 被引量:45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南昌地区腹泻儿童粪便隐孢子虫卵囊的检查
- 1990年
- 取江西省儿童医院132名腹泻住院儿童粪便,经处理和抗酸染色后,发现17份有类似隐孢子虫卵囊.后取17份中的2价标本,经人工感染小鼠,未能证明其致病性.后又分别将17份可疑阳性的粪便样品接种于沙堡弱琼脂平板上,室温培养24h,结果以感染小鼠粪便及沙堡弱琼脂上均分离出酵母菌.培养出的酵母菌经抗酸染色,发现少数酵母菌也可呈现阳性,故以抗酸染色法检查粪便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时要注意与酵母菌相区别.这次132例中未能证实其中有隐孢子虫.
- 何顺华龚小华刘尧服陈六英
- 关键词:孢子虫卵囊腹泻儿童粪便
- 抗A组轮状病毒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的临床评价被引量:11
- 1998年
- 目的:研究抗A组轮状病毒鸡卵黄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上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效果。方法:对1996年下半年临床诊断为秋季腹泻并经粪便ELISA检测为A组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的住院患儿218例分组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总治愈率(91/104)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4)(χ2=1812,P<001)。平均止泻天数实验组(298±141)天,对照组(419±152)天。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u=610,P<001)。结论:抗A组轮状病毒鸡卵黄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保护效果显著。
- 陈六英黄雄七胡永红梅魁敏陈志军胡桂珍俞火熊勇华钟青萍杨荣鉴
- 关键词:肠炎卵黄免疫球蛋白
- 小儿肝脓肿的早期诊断:附8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1990年
- 小儿肝脓肿病死率和误诊率较高,随着超声技术的进展,肝脓肿得以早期诊断和治疗。其早期表现除发热、寒战、肝大外,并有上腹痛(87.6%)、肝叩击痛(60.9%)、贫血(60.9%)及右侧肺部体征(27.1%)。对右下肺部感染合并肝大压痛,应分析肺、肝感染之间的因果关系。超声诊断肝脓肿简便迅速、准确率高,尤对较小或未液化脓肿,B超更具有早期诊断价值。治疗以内科为主,如脓肿在4cm以上可在B超定位下作经皮肤穿刺。抗生素疗程宜长,为6~8周。
- 陈六英
- 关键词:肝脓肿儿童
- 不同年代住院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分析被引量:5
- 1998年
- 感染性疾病一直是国内外新生儿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在我国发生率及病死率仍占新生儿疾病的首位。本文对我院近12年来新生儿主要感染性疾病住院及死亡情况进行了动态分析,以便为今后制定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 刘辉黄晓红詹美玲陈六英
-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 免疫制剂IgY在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应用被引量:4
- 1998年
- 婴幼儿腹泻病每年约占儿科总住院人数的12~24%,其中8~12月份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为主〔1〕,对婴幼儿健康产生极大的威胁。如何进行防治是临床医生不断探讨的问题。通过对我院1996年下半年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新的治疗方法1临床资...
- 黄雄七陈六英梅魁敏杨荣鉴
- 关键词: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免疫制剂IGY
- 婴儿肝炎综合征临床病因分析及预后被引量:8
- 1992年
- 婴儿肝炎综合征系指婴儿期以黄疸、肝功能异常、肝肿大或肝脾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症候群(1)。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主要是婴儿期黄疸的原因甚多。我院自1987~1988年收治41例,现对其病因及转为作一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男婴36例,女婴5例。~28天7例,~2月20例,~3月8例,~4月5例,~6月1例。最小者23天。
- 陈六英
- 关键词:婴儿肝炎综合征病因预后
- 中医药治疗小儿乳糖不耐受症腹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 2000年
- 受检对象486例均为1岁半以内腹泻婴幼儿,采用新鲜粪便pH值、醋酸铅法、层析法检测,小儿乳糖不耐受症(LI)诊断标准为:pH<6,醋酸铅法(++),层析法(+)。对其中148例LI的患儿分3组治疗观察,Ⅰ组为常规西药治疗,Ⅱ组为常规西药及去乳糖饮食疗法,Ⅲ组为中药治疗,并根据急性(湿热)和慢性、迁延性(脾虚)各给予止泻Ⅰ号、止泻Ⅱ号,急性腹泻观察5天,慢性、迁延性腹泻观察10天。结果486例婴儿腹泻中LI发病率为54.73%,其中慢性、迁延性腹泻发病率为72.73%;对急性腹泻LI,各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慢性、迁延性者,则Ⅱ、Ⅲ组疗效优于Ⅰ组(P<0.05);去乳糖饮食疗法对急、慢性、迁延性腹泻LI有较好疗效,慢性、迁延性腹泻LI应用中药治疗能迅速缓解吐泻、腹胀,疗效显著。
- 朱锦善陈六英巢建新喻闽凤
- 关键词:婴儿腹泻中医药治疗乳糖不耐受症
- 轮状病毒性肠炎致乳糖不耐受症的饮食治疗探讨被引量:6
- 2000年
- 许增华李香莲罗红陈六英
- 关键词:轮状病毒性肠炎乳糖不耐受症饮食疗法
- 尿微量蛋白测定在急性肠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尿微量蛋白与急性肠炎患儿肾功能的关系及其对肠炎脱水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45例分成 4组 :正常对照组 (A)、轻度脱水组 (B)、中度脱水组 (C)、重度脱水组 (D) ,分别采用放免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的尿α1微球蛋白 (a1 MG)、β2 微球蛋白 (β2 MG)、尿白蛋白 (ALb)、尿视黄醇结合蛋白 (RBP)及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 ,各指标分别制表 ,进行组间对照分析。结果 :随着脱水程度加重 ,尿α1 MG、RBP、ALb、β2 MG的测值随之加大 ,中度以上脱水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1) ,尿α1 MG监测结果表现最为稳定。结论 :尿α1 MG测定具有早期监测肾功能的价值。其简便、灵敏、可靠 。
- 傅睿胡宝金郑卫民陈六英陈遂徐瑛
- 关键词:尿Α1微球蛋白肾功能
-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肠外多脏器损害被引量:2
- 1998年
-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多在秋冬季造成流行,以6~18个月婴幼儿多见,主要症状为腹泻、呕吐、发热但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其它脏的损害,少有报告,现将172例轮状病毒肠炎的肠外多脏器损害总结如下:
- 李香莲陈六英
- 关键词:小儿肠炎轮状病毒多脏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