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华
-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以及LSTM的ECG分类系统
-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深度残差收缩网络以及LSTM的ECG分类系统,包括:采集单元:用于采集ECG原始信号;预处理单元:用于对ECG原始信号进行降噪,以得到ECG降噪信号;分割单元:用于对ECG降噪信号进行心拍分割,以得到多个...
- 郭素峡周建平刘华珠陈丽华邱展航杨燕华唐穗谷
- 一种心肌活检钳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肌活检钳,包括活检钳本体和辅助组件,所述活检钳本体包括导管、钳头以及手柄,所述钳头设置于所述导管的第一端,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导管的第二端,所述钳头通过控制线相连;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传感器和显示器,所述传感...
- 郭素峡卢炯斌袁锡裕陈丽华简政威
- 一种深层多模块融合神经网络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心电信号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深层多模块融合神经网络及其应用,包括特征提取网络、卷积神经网络、注意力网络、长短期记忆网络和全连接层网络,本深层多模块融合神经网络通过引入两个MaxPoolConvBlock模...
- 郭素峡刘华珠陈丽华叶继亮杨燕华邱展航唐穗谷
- 一种消融圈式冷冻消融导管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融圈式冷冻消融导管,包括导管管轴,所述导管管轴的一端设有手柄,所述导管管轴的另一端设有消融圈,该消融圈为具有中心孔的环状结构,在消融圈的环状结构内具有冷冻内腔,所述导管管轴上、且对应所述冷冻内腔设有...
- 郭素峡陈丽华杨燕华谭振林
- 护理干预对先心病患儿及家属影响的研究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 先心病是由于心脏血管发育异常产生的心血管畸形所致的一类疾病,手术治疗越早越好.根据幼儿时期的特点以及对父母的高度依赖性,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直接或间接地提高患儿的手术耐受性和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 我们对2001年12月~2003年12月在我院心胸外科住院治疗的62名先心病患儿及家属采取了以下护理干预:患儿现状评估、家属健康教育、亲子活动、音乐介入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果 发现患儿父母在干预前、后P值分别〈0.01,〈0.05,其效果明显,同时,对提高医疗、护理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结论 经过以上干预,不但提高住院满意度、患儿对手术的耐受性,也增进了医患沟通,是今后护理工作更深层次纵向研究的方向。
- 曾朝辉陈丽华李凤兰蔡友娟
- 关键词:护理干预家庭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使用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实验组为5.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关灵陈丽华刘碧波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高血脂临床疗效
- 单纯室上速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评估单纯室上速消融(旁道消融或慢径改良)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上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经无创及有创电生理检查明确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单纯旁道消融或慢径改良,随访5~48个月,收集患者心律失常的发作及治疗情况。结果 36例中2例室上速复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各1例),经再次消融后无复发;1例出现典型房扑复发,经电生理检查明确为右房峡部依赖型房扑,给予三尖瓣峡部消融处理;另2例有阵发房颤发作,均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其余31例未发作快速性心律失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通过单纯室上速消融可以有效减少PSVT合并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率。
- 陈丽华卫展扬莫静兰叶健烽
- 关键词:阵发性室上速房性心律失常
- 单纯房室旁道消融治疗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单纯房室旁道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34例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均给予单纯房室旁道消融术治疗,评估患者治疗的效果,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房颤复发情况,比较手术前和术后3个月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 34例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患者全部手术成功,手术即时成功率为100.00%,其中1例患者出现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为希氏束旁道,术后1周恢复传导功能。随访3个月,术后其中有1例出现房颤复发,复发率为2.94%。术后3个月患者的左心房内径为(29.42±2.26)mm,明显小于术前的(34.25±2.41)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房室旁道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伴房颤可有效消除房颤,且术后房颤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应用于临床。
- 莫静兰卫展扬陈丽华
-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心房颤动
- 起源于主动脉窦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心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报道11例起源于主动脉窦的频发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患者的心电生理特征、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方法及疗效。方法分析患者术前体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PVC的特点,测量V1或V2导联r波时限和振幅,计算r波与QRS波时限的比值及r波于S波振幅的比值。术中行主动脉窦内激动标测和起搏标测确定PVC起源部位,并行冠状动脉造影辅助定位后行RFCA。结果11例均有频发PVC,5例有反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下壁导联QRS波呈R形且高大直立,V1导联呈rS型,胸前导联多移行于V3以前,V6导联多呈Rs型或无S波。V1导联r波时限(84.6±9.8)ms,占QRS波时限的50%以上;r/S振幅比值0.72±0.31。有效消融靶点局部电图V波较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明显提前(35.6±8.9)ms,有效靶点放电2~8 s见PVC减少至消失。结论起源于主动脉窦的PVC其下壁导联QRS波呈R形且高大直立,V1或V2导联r波时限宽(>50%同导联QRS波),r波振幅高(>30%同导联S波);主动脉窦内PVC的射频消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 陈丽华卫展扬黄虔李大强熊斌
- 关键词: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期前收缩主动脉窦导管消融术射频电流
-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冠心病患者施行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冠心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结合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56例,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炎症因子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再住院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DD(48.24±2.46)mm较对照组更低,且LVEF(49.40±3.85)%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44、5.050,P<0.05);观察组治疗后hs-CRP(2.52±0.23)mg/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14,P<0.05);观察组治疗后再住院率(1.79%)较对照组(12.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6%)低于对照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6,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取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有助于增强疗效,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 黄嘉利关灵陈丽华江丽华
- 关键词:冠心病阿托伐他汀曲美他嗪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