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扣萍
- 作品数:31 被引量:507H指数:12
- 供职机构:浙江农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生物质炭修复重金属及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4
- 2013年
- 生物质炭是生物质原料在完全或部分缺氧条件下高温热解后的固体产物,它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和较高的碳含量。该物质具有巨大的表面积和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等特殊性质,对受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都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有效地降低这些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和在环境中的迁移,对改善土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我国土壤污染严重,利用生物质炭修复受污染土壤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简述了生物质炭修复土壤污染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与其他修复方法相比存在的优势,阐述了国内外近年来利用生物质炭修复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今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 张小凯何丽芝陆扣萍王海龙
- 关键词:生物质炭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
- 死猪炭和竹炭对菜地土壤理化性质和蔬菜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以浙江省临安市板桥镇的田间蔬菜大棚为研究样地,采用空心菜Lpomoea aquatica-小青菜Brassica chinensis轮作模式,研究了死猪炭和竹炭对大棚蔬菜生长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不施用生物质炭处理为对照(ck),分别设置1次施用(一次性施加20 t·hm-2)与2次施用(20 t·hm-2均分2次施加)2种方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1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0.05)提高了空心菜和小青菜土壤pH值,而竹炭处理对土壤pH值无显著性影响。1次施用和2次施用死猪炭处理使小青菜产量显著(P<0.05)提高了44.14%和47.38%。而竹炭的2种处理却降低了第1茬空心菜产量。1次施用死猪炭和竹炭处理仅显著(P<0.05)提高了空心菜根系全氮质量分数,对小青菜季根系全氮质量分数无显著性影响,而2次施用死猪炭处理显著(P<0.05)使小青菜根系全氮质量分数提高了29.46%。死猪炭和竹炭的施用对土壤硝态氮质量分数、蔬菜地上部全氮质量分数均无显著性影响。与竹炭相比,施用死猪炭在改善土壤pH值、提高作物产量方面具有更好效果。此外,相比于2次施用,采用1次施用死猪炭的方式更为经济合理。
- 郭茜陆扣萍胡国涛杨兴袁国栋沈磊磊王海龙
- 关键词:土壤学竹炭土壤理化性质蔬菜产量
- 太湖流域设施菜地氮流失原位阻控与功能修复方法
- 一种太湖流域设施菜地氮流失原位阻控与功能修复方法,步骤为:番茄收获后期,在番茄行中播种甜玉米;番茄收获后,清除番茄植株;甜玉米播种后的生长期内灌水1次,不施用任何肥料;玉米收获后秸秆还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不种甜玉米...
- 施卫明闵炬陆扣萍申卫收林先贵
- 文献传递
- 太湖地区设施菜地氮优化管理与淋失阻控对策
- 本论文选取位于太湖地区的无锡市胡埭镇龙延村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以当地广泛种植的莴苣-芹菜-番茄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5个施氮水平,即不施氮(N1)、农民习惯施氮量(N5)以及在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分别减氮25%(N4)、...
- 陆扣萍
- 关键词:设施蔬菜适宜施氮量硝态氮累积
- 文献传递
- 丛枝菌根真菌及猪炭对多氯联苯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作用被引量:8
- 2018年
- 选用玉米(Zea mays L.)为供试植物,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Funneliformis mosseae)和添加不同粒径猪炭对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效应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10%接种量)及添加2.5%猪炭对土壤有效磷含量提高具有显著的协同效应,猪炭还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速效钾含量和pH值(p<0.05);猪炭显著促进了菌根真菌侵染率,但对玉米根系生物量具有抑制作用.接种AM真菌的同时添加猪炭提高了细菌16S rDNA丰度,且接种AM真菌同时添加粒径>0.25 mm猪炭显著促进了土壤PCBs降解率.AM真菌与猪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种群的相对丰度,其中,Planctomycetes与土壤三氯联苯降解显著相关(r=0.049,p<0.05),而Acidobacteria与五氯联苯降解显著相关(r=0.008,p<0.01).AM真菌及猪炭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促进了植物生物量和土壤PCBs降解,对PCBs污染土壤具有较好的修复潜力.
- 王楚栋单明娟陆扣萍陆扣萍赵未央黄圣妍余樾吾尔开西.买木里秦华
- 关键词:多氯联苯玉米丛枝菌根真菌细菌群落结构
- 填闲作物甜玉米对太湖地区设施菜地土壤硝态氮残留及淋失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3年
- 为控制我国南方太湖地区设施蔬菜管理体系中夏季休闲期氮素淋失,减轻其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本田间试验在太湖地区设施菜地夏季揭棚休闲期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下甜玉米填闲处理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电导率和pH变化的影响,并通过收集淋洗液的方法观测了甜玉米对土壤氮素淋洗及对下茬作物莴苣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休闲相比,甜玉米填闲处理可使表层0~1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从251.4 mg kg-1下降至143.5 mg kg-1,0~50 cm土壤硝态氮残留减少4.19%~30.72%;种植甜玉米可显著降低土壤(0~10 cm)电导率,降幅达30%以上,但对pH影响不显著。从减少氮素淋洗角度看,甜玉米填闲处理虽不影响淋洗液体积,但可使农民习惯施氮量条件下淋洗液中总氮浓度从102.6 mg kg-1降低至53.7 mg kg-1。与休闲相比,甜玉米填闲处理可减少总氮淋洗30.4%,且对下茬莴苣产量无显著影响。在南方设施菜地夏季休闲期,利用种植填闲作物甜玉米的方式降低土壤氮素淋失风险是较直接有效的措施。
- 陆扣萍闵炬施卫明王海龙
- 关键词:设施菜地填闲作物
- 巯基硅烷改性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及其对Cd^(2+)的吸附性能研究被引量:11
- 2017年
- 利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作硅烷偶联剂对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改性,制备巯基硅烷改性多壁碳纳米管(SHMWCNTs),并进行了SH-MWCNTs对Cd^(2+)的批量吸附实验.同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子能量仪(EDS)、红外光谱(FT-IR)对SHMWCNTs进行表征,探究了溶液初始pH、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溶液初始Cd^(2+)浓度等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吸附等温线特征,初步探讨了吸附机理.SEM、EDS与FT-IR图谱显示,MPTMS已成功接枝到MWCNTs表面,表明SH-MWCNTs制备成功.吸附时间为90 min,pH为4时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随SH-MWCNTs投加量、Cd^(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表明,SHMWCNTs对Cd^(2+)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线性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Langmuir 2种模型,吸附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也存在层间扩散的多层吸附.
- 汲广云郭明杨兴陆扣萍王海龙
-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镉(CD)
- 太湖地区集约化农田氮素减排增效技术实践被引量:8
- 2018年
- 通过开展氮高效水稻品种种植与化肥减施的增效减排技术、稻田生物炭应用增效减排技术、固氮作物养分减投与轮作制度调整技术、菜地机械起垄侧条施肥技术等的研发和适地性研究,优化了技术参数,明确了技术效果:氮高效水稻品种生产单位产量谷物时稻田NH_3挥发量比常规水稻品种下降17.4%~27.3%(平均为21.3%),稻田氮素渗漏损失量下降6.08%~44.0%(平均为25.3%),稻田氮素径流损失量下降9.18%~28.7%;与单施尿素相比,稻田中施用0.5%(表层土壤质量百分比)的低温(500℃)制备生物炭,维持水稻高产且不增加单位产量氨挥发损失的同时,可显著减少土壤氮素径流损失13.9%~22.1%;传统的集约化蔬菜轮作中引入豆科作物金花菜,可减少周年总氮淋失约40%,并且可使经济效益提高29%;大白菜机械起垄侧条施肥的适宜垄宽为55cm,在保证高产的同时,可减施化肥氮约30%,节本增效58.3%,并且减少50%以上的氨挥发。以上技术在集约化农田上的实践,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化肥零增长战略和太湖地区农田面源污染防治。
- 闵炬孙海军陈贵姜振萃陆扣萍纪荣婷施卫明
- 关键词:淋洗径流氨挥发
- 不同轮作模式对太湖地区大棚菜地土壤氮淋失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3年
- 为控制太湖地区设施菜地氮素淋失,减小地下水污染风险,本研究选取2种轮作模式,即芹菜-番茄-莴苣(模式1)和金花菜-番茄-莴苣(模式2),2种轮作模式下分别设置2个施氮量水平,即习惯施氮(N1)和减量施氮(N2),研究不同轮作模式和施氮水平对设施菜地全年氮素淋洗的影响,并观测了不同轮作模式下土壤硝态氮含量、电导率和pH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模式1相比,模式2可分别使N1和N2处理的淋洗液中的NO3--N平均浓度降低了36%和38%,进而使全年总氮淋洗量减少了41%和38%,但淋洗液体积不变。模式2结合减量施氮(N2)对设施菜地氮素淋失阻控效果最佳,全年总氮淋失量为63.0 kg/hm2,而年经济效益最高,可达51.9×104Yuan/hm2,最大经济效益提高29%。一年三季蔬菜收获后,N1处理下模式2的土壤硝态氮含量(0—20 cm)为189.2 mg/kg,而模式1的高达269.3 mg/kg。因此模式2可分别使N1和N2水平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减少30%和26%,同时也显著降低了土壤pH和电导率(P<0.05)。在太湖地区,选择需氮量较少的作物进行合理优化轮作(如金花菜-番茄-莴苣轮作模式),是减少设施菜地氮素流失的有效手段,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陆扣萍闵炬施卫明王海龙
- 关键词:设施菜地轮作模式
- 长期不同施肥对农田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31
- 2015年
- 为了阐明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及影响机理,以杭嘉湖平原典型稻麦轮作区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土壤为对象,采用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分析方法,研究了施用化肥(NPK)、秸秆(Straw)、栏肥(Manure)、化肥与秸秆配施(S+NPK)、化肥与栏肥配施(M+NPK)5种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主要养分指标与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其中秸秆与化肥配施、栏肥无论是单独施用还是与化肥配施所提高的有机碳含量均达到显著水平;施用化肥、有机肥、秸秆+化肥及有机肥+化肥均可在一定程度增加土壤氮、磷、钾养分。施用秸秆和栏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总PLFA、细菌、真菌、放线菌等含量以及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P<0.05),但施用化肥可引起土壤微生物量和多样性指数的下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PLFA含量及Shannon指数与土壤碳氮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F=2.18,P=0.027)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可得出结论,长期秸秆还田或施用栏肥可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量并改变其群落结构,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氮比对于土壤质量和肥力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邬奇峰陆扣萍毛霞丽秦华王海龙
- 关键词:长期施肥磷脂脂肪酸碳氮比微生物群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