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阳薇

作品数:12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桂林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灾害
  • 4篇雨雪冰冻
  • 3篇冻灾
  • 3篇雨雪冰冻灾害
  • 3篇年资
  • 3篇降水
  • 3篇防御
  • 3篇冰冻灾害
  • 2篇低空
  • 2篇强降水
  • 2篇雷达
  • 2篇雷电
  • 2篇雷电灾害
  • 2篇风险评估
  • 2篇暴雨
  • 1篇低空急流
  • 1篇低温雨雪
  • 1篇低温雨雪冰冻
  • 1篇低涡
  • 1篇短时强降水

机构

  • 9篇桂林市气象局
  • 3篇资源县气象局

作者

  • 12篇阳薇
  • 3篇唐熠
  • 3篇李向红
  • 2篇伍秀莲
  • 2篇张雅昕
  • 2篇胡静
  • 1篇杨丽娟
  • 1篇王艳兰
  • 1篇周文志
  • 1篇蒋运志
  • 1篇白先达
  • 1篇王存真
  • 1篇龙凤翔
  • 1篇李岩
  • 1篇秦丽
  • 1篇刘玉兰
  • 1篇郑媛
  • 1篇胡维
  • 1篇郑贤
  • 1篇谭宇

传媒

  • 6篇气象研究与应...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区域治理
  • 1篇广西气象学会...
  • 1篇2007年华...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2
  • 3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桂林市县级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被引量:1
2021年
运用分类统计方法分析桂林市所属12个县(区)气象局2016-2020年的气象灾害预警发布现状。结果表明,雷电、暴雨、大风预警信号是桂林市发布最频繁的预警信号,冰雹、雷电、大风预警信号在2019-2020年出现了非.常明显的增长,大风预警主要集中在临桂区、灵川县和恭城县,暴雨预警主要集中在兴安-灵川-临桂-永福一线,与桂林市的暴雨中心较为一致。针对存在的部分预警发布过于频繁、预警解除不合理、发布对象不精准等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修订预警标准、改变预警解除机制、改进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系统操作模式。
华琦孜赵祖华谢莹阳薇蒋运志
关键词:气象灾害预警
2008年资源县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及防御对策初探被引量:2
2008年
针对资源县的地理概貌及较为全面地雨雪冰冻灾害的概况,分析了此次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危害,科学地提出了防御雨雪冰冻灾害的对策。
黄子芹阳薇赖英度
关键词:雨雪冰冻灾害
2008年资源县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及防御对策初探
针对资源县的地理概貌及较为全面地雨雪冰冻灾害的概况,分析了此次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危害,科学地提出了防御雨雪冰冻灾害的对策。
黄子芹阳薇赖英度
关键词:雨雪天气冰冻灾害防御对策
文献传递
浅谈桂东北风电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分析
2022年
选取桂东北恭城某风电场项目数据、闪电定位观测数据以及现场检测数据和雷击事故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判(FCA)风险评估模型相结合方式,评估该风电场的雷击风险来源及等级,并针对性地提出高山风电场可行性雷电防护措施,实现系统防御雷电灾害。
曾毓琳阳薇邱奕伟黎微微
关键词:风电场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桂林雾霾的监测与应对措施研究
张雅昕白先达杨丽娟王存真谭宇龙凤翔阳薇伍秀莲刘玉兰唐荣娟
“桂林雾霾的监测与应对措施研究”课题是由桂林市科学技术局2015年立项下达的桂林市科学技术与研究计划项目,合同编号为20150127-2,项目起止年限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应用领域:大气环境分析、治理、霾天气...
关键词:
关键词:大气环境治理
桂林两次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特征及影响对比分析
2012年
利用常规资料、欧洲资料分析了2008和2011年桂林2次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特征及影响,结果表明,2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不管是在影响时间、持续时间还是冷空气强度及影响路径都很相似,但2008年的损失却比2011年严重得多;2008年以冻雨天气为主,2011年以间断性雨夹雪天气为主。进一步研究发现,2次重大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的中低层环流特征不完全一样,2008年中低层持续长时间的偏南低空急流,且存在明显的逆温,而2011年为低空急流且持续时间短。
郑贤唐熠阳薇
关键词:雨雪冰冻
桂北地区前汛期两次极端强降水成因对比分析
2023年
利用地面高空常规观测资料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全球气候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资料,对2022年4月25—30日(“4·25”过程)和2023年5月21—22日(“5·22”过程)两个极端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两次过程的触发机制。结果表明:(1)两次过程均发生在500~700 hPa高原东侧有小波动发展的天气尺度下,“4·25”过程具有持续时间久、范围大、短时雨强大和夜雨特征明显的特征;“5·22”过程具有持续时间短、降水中心范围小、短时雨强大和夜雨特征明显的特征。(2)有利的环境条件为暴雨的形成提供较好的水汽和热力不稳定条件。但“5·22”过程环境条件更强,异常强的层结不稳定和抬升作用对“5·22”极端强降水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3)超低空急流建立强劲的水汽通道,两次过程的强降水中心存在水汽通量辐合大值区,超低空急流输送的暖湿气流为强降水的产生提供稳定持续的水汽条件。
潘仕球唐小琴唐熠欧阳荣谦阳薇李向红
关键词:极端强降水降雨特征前汛期
桂林“5·22”大暴雨的MCS特征及对短时强降雨的影响
2023年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风云气象卫星四号A星(FY4A)资料、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全球第五代大气再分析数据集(EAR5)以及桂林和柳州多普勒雷达资料,分析2023年5月22日桂林极端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特征及其对短时强降雨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过程降水时段集中、局地性强、极端性大,强降水时段与对流云团的强烈组织发展阶段基本一致。在“北槽南涡”的环流背景下,高原低涡东移及其切变线诱发MCS生成,地面冷空气和辐合线使其强烈发展。降水回波强度强,质心低,降水效率高,强回波柱在桂林市区维持。MCS具有低层正涡度、负散度,高层负涡度、正散度的垂直结构,上升速度大,利于发展维持。MCS发展前期对流有效位能(CAPE)值迅速增大,桂林处于有利的抬升环境中,大气可降水量峰值出现时间与强降水发生时间对应。
胡静薛玉龙胡维王艳兰刘锋阳薇李向红侯进
关键词:短时强降水MCS低涡雷达反射率因子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在气候可行性论证本地化应用提升
2023年
该系统已根据气候可行性证明实践进行了重组。关于气候可行性证明的范围、类型和特点,主要气象因素的雷暴和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是在风电项目及其雷电敏感性的基础上,利用气象灾害风险调查的技术结果建立的。
阳薇曾毓琳胡静刘谊郭媛陈贻亮
关键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2008年资源县罕见雨雪冰冻灾害及防御对策初探
针对资源县的地理概貌及较为全面地雨雪冰冻灾害的概况,分析了此次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危害,科学地提出了防御雨雪冰冻灾害的对策。
黄子芹阳薇赖英度
关键词:雨雪冰冻灾害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