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桂芳

作品数:25 被引量:146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肿瘤
  • 10篇疗效
  • 9篇化疗
  • 8篇预后
  • 7篇近期疗效
  • 7篇化疗治疗
  • 6篇单抗
  • 6篇直肠
  • 6篇直肠癌
  • 6篇晚期
  • 6篇西妥昔单抗
  • 6篇联合化疗
  • 6篇结直肠
  • 6篇结直肠癌
  • 6篇肠癌
  • 5篇晚期结直肠癌
  • 5篇细胞
  • 5篇联合化疗治疗
  • 5篇疗效分析
  • 5篇恶性

机构

  • 25篇中山大学

作者

  • 25篇郭桂芳
  • 18篇夏良平
  • 12篇张蓓
  • 11篇丘惠娟
  • 11篇周菲菲
  • 7篇戎煜明
  • 6篇谢汝华
  • 5篇汪芳
  • 4篇胡丕丽
  • 4篇陈直华
  • 4篇杨安奎
  • 4篇陈徐贤
  • 4篇姜文奇
  • 4篇钱穗毅
  • 3篇刘巍巍
  • 3篇曾宗渊
  • 3篇刘茂珍
  • 3篇吴秋良
  • 3篇汪桃利
  • 3篇徐瑞华

传媒

  • 7篇癌症
  • 4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耳...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届中国肿...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4篇2005
  • 3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己糖激酶Ⅱ与肿瘤增殖及靶向治疗被引量:2
2017年
肿瘤细胞所需能量主要来自有氧糖酵解途径,即Warburg效应,该生化过程同时为肿瘤细胞提供生长所需的大量前体物质。已糖激酶Ⅱ(HK—Ⅱ)为糖酵解的限速酶,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的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的HK—Ⅱ不仅介导Warburg效应,还能抑制肿瘤细胞凋亡、调节自噬而发挥促进肿瘤增殖的作用。已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证实,阻断HK-Ⅱ基因表达及应用HK-Ⅱ的小分子抑制剂均可起到杀伤肿瘤的作用,以HK—Ⅱ为靶点的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新一代靶向药物。
王豪华陈秀星郭桂芳
关键词:己糖激酶肿瘤细胞增殖靶向治疗
晚期上颌窦鳞癌组织中GST-π和PC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2005年
背景与目的:细胞增殖与代谢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在上颌窦癌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晚期上颌窦鳞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π,GST-π)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晚期上颌窦鳞癌组织54例,上颌窦良性肿瘤组织29例,正常鼻腔粘膜组织20例。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组织中GST-π和PCNA的表达。Kaplan-Meier法评估晚期上颌窦鳞癌GST-π和PCNA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上颌窦鳞癌组织中的GST-π和PCNA高表达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74.1%vs.89.6%和15.0%,P<0.01;79.6%vs.3.4%和0,P<0.01)。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GST-π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4.5%与21.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5),PCNA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18.0%与27.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890)。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GST-π的表达(P=0.039,OR>1)对生存率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ST-π表达是影响晚期上颌窦鳞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CNA表达水平与生存无关。
郭桂芳谢汝华杨安奎陈直华吴秋良刘巍巍区深明夏良平陈明远张晋昕
关键词:上颌窦肿瘤GST-ΠPCNA预后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生存分析及KRAS对疗效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影响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患者的生存因素及KRAS基因状态对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02例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检测45例石蜡标本KRAS基因,比较不同KRAS状态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时间(OS)的差异。【结果】初诊时有肿瘤相关症状者较无症状者OS短(34.0个月vs 43.5个月,P=0.03);初诊时临床分期高者OS短(Ⅱ、Ⅲ、Ⅳ的OS分别为88.5个月、51.0个月、22.5个月,P<0.01);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达到疾病控制者较疾病进展者OS长(43.5个月vs 28.0个月,P<0.01)。39例可检测标本的KRAS突变率为28.2%(11/39),野生型者的ORR、DCR均高于突变型者(ORR 42.9%vs 9.1%,P=0.049;DCR 71.4%vs 36.4%,P=0.046)。野生型的PFS较突变型长(5.0个月vs 2.5个月,P=0.02),但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5个月vs 33.0个月,P=0.80),KRAS状态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P=0.42)。【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ACRC,疾病得到控制者预后好,KRAS野生型者ORR、DCR及PFS均优于突变型者,但两者的OS可能无显著差异,KRAS状态不是独立的预后因素。
郭桂芳夏良平徐瑞华陈徐贤汪芳何文卓姜文奇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化学疗法KRAS结直肠癌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基因不明的晚期结直肠癌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 探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K-ras基因状态不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12月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10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资料,统计患者的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期(OS).比较一线与非一线化疗联合应用西妥昔单抗、含奥沙利铂方案与含伊立替康方案的ORR、DCR、PFS和OS的差异.结果 102例患者的ORR和DCR分别为43.1%和74.5%,中位PFS和OS分别为4.0个月和28.5个月,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2%、50.9%和27.5%.一线与非一线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患者的ORR(50.0%和40.0%,P=0.344)、DCR(78.1%和72.9%,P=0.571)和OS(51.0和35.0个月,P=0.396)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一线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患者的PFS(5.5个月)较非一线者显著延长(3.0个月,P=0.001).应用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与应用含伊立替康方案治疗患者的ORR(54.2%和40.0%,P=0.223)、DCR(79.2%和74.7%,P=0.654)、PFS(5.0个月和3.0个月,P=0.726,)和OS(36.0个月和40.0个月,P=0.75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痤疮样皮疹(80.4%,3~4级9.8%)、中性粒细胞下降(66.7%,3~4级18.6%)、腹泻(19.6%,3~4级5.9%),无与治疗相关性死亡病例.结论 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K-ras基因状况不明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率较高,中位生存时间较长,不良反应少且程度轻.比较一线与非一线应用西妥昔单抗治疗、含奥沙利铂方案与含伊立替康方案间的疗效均无明显差异.
郭桂芳夏良平丘惠娟徐瑞华张蓓姜文奇周菲菲汪芳
关键词:西妥昔单抗化学疗法结直肠肿瘤
Cetuximab联合一线和非一线化疗方案治疗16例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及其疗效差异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Cetuximab与化疗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经验,以及Cetuximab与一线方案和非一线方案联合时疗效差异。方法收集2006年10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住院并采用Cetuximab联合化疗方案治疗的16例NSCLC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近期疗效。结果 (1)共计完成115个Cetuximab治疗周期(总体中位周期数是6,一线方案和非一线方案的中位周期数分别是7.5和2)。(2)一线方案10例,ORR为40.0%(4/10),DCR为80.0%(8/10),中位TTP为6.5月(2~19),中位OS为8.5月(2~48);非一线方案6例,ORR为33.3%(2/6),DCR为33.3%(2/6),中位TTP为3.5月(3~4),中位OS为18月(4~28)。在一线和非一线方案组中ORR、DCR均无显著性差异(P=0.790,P=0.062)。(3)3周内出现皮疹的比例是62.5%(10/16),ORR为60%(6/10),DCR为90%(9/10),3周内未出现皮疹者ORR和DCR均为10.4%(1/6),两者ORR差异无显著性(P=0.080),但DCR有显著性差异(P=0.003)。(4)无因为Cetuximab毒性而停止治疗的,无治疗相关死亡;共计有11例出现皮疹(68.8%),其中10例在3周内出现(62.5%),与化疗相关的副反应有7例。结论初步显示Cetuximab与化疗联合是治疗中国晚期NSCLC患者有效的方案之一,Cetuximab与一线方案联合更有优势。
丘惠娟夏良平汪芳郭桂芳周菲菲张蓓张力
关键词:CETUXIMAB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疗效差异
151例上颌窦恶性肿瘤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04年
背景与目的:上颌窦恶性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尚未研究清楚,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本研究旨在探讨影响上颌窦恶性肿瘤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9月~1999年3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51例初治上颌窦恶性肿瘤病例,包括鳞癌72例,腺癌44例,肉瘤16例,其它病理类型19例;按UICC1997年分期:Ⅱ期7例,Ⅲ期55例,Ⅳ期89例;手术联合放疗66例,单纯手术14例,单纯放疗25例,其它治疗方式者39例,7例放弃治疗。本研究所有病例均随访5年以上。统计用SPSS10.0软件包完成,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临床、病理参数等各单因素对上颌窦恶性肿瘤预后的影响;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年龄≤40岁和年龄>40岁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7%和33.3%(P=0.030)。(2)鳞癌、腺癌、肉瘤及其它类型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0.2%、57.5%、24.3%和50.7%(P=0.011)。(3)Ⅱ、Ⅲ、Ⅳ期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5.7%、45.8%和32.7%(P=0.029)。(4)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4.4%和44.1%(P=0.005)。(5)有无远处转移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4.3%和41.1%(P=0.011)。(6)未治、单纯手术、单纯放疗、手术联合放疗和其它治疗方式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4.3%、42.9%、32.3%、50.
郭桂芳杨安奎谢汝华陈直华吴秋良区深明刘巍巍夏良平陈明远张晋昕吴剑辉
关键词:上颌窦肿瘤预后因素
7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男性乳腺癌较少见,并且其特征在全球东西方患者之间也有差异。本研究旨在基于相对比较大的样本基础上提供更为可靠的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信息。方法:收集1969年1月至2009年3月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随访资料齐全的7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男性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5年生存率。结果:1)浸润性导管癌占81.9%;ER、PR、HER-2阳性率分别为90.9%,84.8%,3.3%。2)98.5%患者以乳腺肿物为首发症状,69.8%肿物位于乳晕区。3)67.6%患者接受根治术,22.1%接受改良根治术;50.0%接受术后辅助化疗,15.3%接受新辅助化疗;19.4%接受术后放疗;44.4%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4)5年总生存率为72.4%,其中Ⅰ期100%、Ⅱ期74.2%、Ⅲ期57.2%、Ⅳ期0%。5)各有12.5%患者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局部复发和转移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2个月和14个月。结论:中国男性乳腺癌以无痛性乳晕区肿块为常见首发症状,以浸润性导管癌最常见,ER、PR阳性率高而HER-2阳性率低,治疗以手术为主的包括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治疗,预后比较好。
周菲菲夏良平王曦郭桂芳戎煜明丘惠娟张蓓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病理特点生存率复发率
含Cetuximab方案治疗10例胃癌或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含西妥昔单抗(Cetuximab)方案治疗胃癌和食管癌的资料,探讨Cetuximab治疗胃癌或食管癌患者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7年4月到2009年6月30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接受含Cetuximab方案治疗、经过客观疗效评价的5例胃癌和5例食管癌的资料,分析其有效性和毒副作用。[结果]10例患者共计完成65个Cetuximab治疗周期(中位周期数5.5)。单纯化疗的8例患者中,PR、SD、PD分别为3、2、3例,其中位TTP为3.5个月。2例同步放化疗者都为PR,其中位TTP为8个月。PR、SD、PD在胃癌组和食管癌组分别为1、2、2例和4、0、1例。胃癌组从诊断到随访结束的中位生存时间和从Cetuximab治疗到随访结束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是12个月和5个月,食管癌组分别是21个月和14个月。7例患者出现了毒副反应,与Cetuximab相关的毒副反应是皮疹和低镁血症。[结论]Cetuximab治疗胃癌和食管癌是比较安全的,但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从大样本研究证实,本研究中食管癌的治疗效果好于胃癌很可能是由于病例选择引起的。
丘惠娟夏良平徐瑞华张蓓郭桂芳戎煜明周菲菲汪芳
关键词:CETUXIMAB胃肿瘤食管肿瘤毒副反应
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和复发颈淋巴结的分布规律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了解鼻咽癌颈淋巴结分布规律是选择手术方式的前提,但关于这方面资料少见。本研究分析鼻咽癌初诊、放疗后残留和复发颈淋巴结分布规律,希望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颈淋巴结残留和复发的鼻咽癌患者资料,分析初诊、残留和复发淋巴结位置及各位置间相互关系,分析残留、复发与初诊时T、N分期关系。【结果】①鼻咽癌放疗后残留和复发颈淋巴结都是以Ⅱ区为主(55.6%和58.6%),其次是Ⅲ区,而Ⅳ、Ⅴ、Ⅰ区则较少,但经病理学证实的Ⅳ、Ⅴ、Ⅰ区淋巴结比临床发现的为多。②累及Ⅱ区者23.6%都为伴随其他区同时出现,累及Ⅲ区者有63.6%都伴有Ⅱ区累及,累及Ⅳ区者有88.9%伴随有Ⅲ区累及,而累及Ⅱ区(76.4%)、Ⅴ区(42.7%)者以单独出现者为多。③N2+N3者发生颈淋巴结残留和复发的几率大于N0+N1者(75.8%vs.24.2%,x^2=9.268,P=0.002)。【结论】高N分期的淋巴结易于残留和复发,但残留和复发往往都是集中在Ⅱ区,并且Ⅲ区、Ⅳ区残留和复发者往往有上级淋巴结累及,而Ⅱ区和Ⅴ区往往是单独出现为多。
夏良平郭桂芳丘惠娟张蓓胡丕丽周菲菲戎煜明钱穗毅曾宗渊
关键词:鼻咽癌颈淋巴结复发
Cetuximab联合放疗或化疗治疗11例头颈恶性肿瘤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背景与目的:Cetuximab联合放疗或化疗治疗头颈恶性肿瘤的报道不多。本研究总结Cetuximab与放疗或化疗联合治疗头颈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采用Cetuximab与放疗联合治疗(联合放疗组)的6例,及采用Cetuximab与化疗联合治疗(联合化疗组)的5例头颈恶性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其近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共计完成82个Cetuximab治疗周期(中位周期数是7),没有因为Cetuximab毒性而停止治疗的患者,没有治疗相关死亡。联合放疗组中4例达到了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2例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PR)。4例CR者都有痤疮样皮疹,3例为Ⅲ度以上。而2例PR者有1例Ⅰ度皮疹。5例Cetuximab同期放化疗者都有放射野皮肤反应,4例为Ⅲ度以上。放疗组的血液学毒性除1例为Ⅳ度外,其他5例都比较轻。联合化疗组5例中PR、SD(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和PD(疾病进展,progressed disease)分别有2例、2例和1例。联合化疗组的皮疹发生率不高,Ⅲ度以上骨髓抑制有3例。结论:Cetuximab与放疗联合效果较好,但放射野皮肤反应比较大;Cetuximab和化疗联合也是晚期头颈肿瘤的有效选择之一。Cetuximab在中国人头颈肿瘤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积累更多的资料。
夏良平张蓓刘茂珍胡丕丽陈徐贤郭桂芳丘惠娟戎煜明钱穗毅周菲菲黄圆圆汪桃利
关键词:CETUXIMAB头颈肿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