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
- 作品数:8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医药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祛瘀化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结合维生素D3喂饲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动态观察造模第0、2、4、6周末大鼠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结果从造模第2周末开始,模型组大鼠TC(19.25±6.83)mmol/L、TG(1.79±0.44)mmol/L、LDL-C(2.17±0.50)mmol/L水平较空白对照组的TC(3.35±0.54)mmol/L、TG(1.43±0.31)mmol/L、LDL-C(1.48±0.30)mmol/L水平有明显的升高(P<0.001或P<0.05);而给药组经6周治疗后,TC、TG、LDL-C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尤以LDL-C水平改善明显,中药低剂量组的LDL-C(4.20±0.67)mmol/L水平、高剂量组的TC(5.98±0.73)mmol/L、TG(1.79±0.29)mmol/L、LDL-C(3.73±0.94)mmol/L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祛瘀化痰方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升高的血脂水平,保护心血管,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 杨鑫伟赵含森商硕郭晶晶刘凤琪穆阳张楠许利平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
- 糖痹康对DPN大鼠坐骨神经山梨醇含量的影响
- 目的 观察糖痹康对DPN大鼠坐骨神经组织山梨醇含量的作用.方法 采用HPLC-UV方法检测坐骨神经组织中山梨醇含量.结果 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山梨醇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结论 糖痹康...
- 杨鑫伟郭晶晶刘凤琪李情琴侯睿陈敏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效液相色谱法山梨醇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困扰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三大慢性并发症之一。综述DPN的发病机制,有血管、代谢、神经营养因子及自身免疫等各种因素。而且其发病可能是多种因素同时作用的结果,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有西医的特点...
- 郭晶晶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机制中西医结合
- 祛瘀化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4年
- 目的:观察祛瘀化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采用维生素D3结合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经药物治疗8周后,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祛瘀化痰方两个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血细胞比容(P〈0.001),也能降低两个剂量组的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的水平(P〈0.05~P〈0.001),对高剂量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也能明显降低(P〈0.05),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化痰方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异常,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
- 许利平杨鑫伟李情琴商硕郭晶晶刘凤琪张楠侯睿陈敏赵含森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
- 从血液相关因素评价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干预作用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血液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作DPN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甲钴胺组,以及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干预治疗12周后,大鼠血糖、血脂、全血黏度、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素F1α(6-keto-PGF1α)、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的变化。结果给药12周后,糖痹康中剂量组低切全血黏度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给药组全血黏度有明显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痹康低、中剂量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1),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P<0.05);糖痹康中、高剂量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糖痹康中、高剂量组NO含量明显升高,内皮素、TXB2含量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中剂量组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痹康可能通过降低DPN大鼠的血液黏度、血脂、ET含量、TXB2和TXB2/6-keto-PGF1α比值,升高NO含量来发挥保护周围神经的作用。
- 郭晶晶许利平刘凤琪杨鑫伟李情琴张楠侯睿陈敏刘铜华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祛瘀化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祛痰化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心血管及心肌病理变化和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维生素D3结合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大鼠胸主动脉、心肌病理形态学改变,比较造模前后心电图变化。结果在光镜下观察模型组的胸主动脉血管壁结构已不清晰,病变区域可见浅染无定形物、钙化颗粒物,大量的斑块形成;心肌细胞空泡变性坏死,坏死处有炎细胞浸润,有脂肪空泡形成,心肌纤维横纹不清,大部分肿胀断裂,组织结构破坏严重。中药低剂量组和中药高剂量组能明显改变模型大鼠的组织结构病理改变。心电图数据显示,模型组的ST段(0.100±0.021)显著抬高,QT间期(203.00±52.19)和QRS时程(70.00±28.87)明显延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1或P<0.05),且QRS波形变宽;中药低剂量组的QT间期(155.09±17.32)、高剂量组的QT间期(171.09±44.54)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1或P<0.05),中药低剂量组的ST段(0.032±0.015)、高剂量组的ST段(0.050±0.021)均恢复到近正常水平,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QRS波宽度明显变窄。结论祛瘀化痰方可阻止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斑块的形成,保护主动脉血管及心肌组织中粥样硬化斑块的损伤,改善异常心电图的发生。
- 商硕许利平杨鑫伟穆阳赵含森郭晶晶刘凤琪
- 关键词:祛瘀化痰法动脉粥样硬化心电图
- 祛瘀化痰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目的 观察祛痰化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 采用维生素D3结合高脂饲料法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经药物治疗8后,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细胞比容...
- 许利平赵含森杨鑫伟李情琴商硕郭晶晶刘凤琪张楠侯睿陈敏
-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
- 从抗氧化水平评价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制作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模型,将成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甲钴胺组,以及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观察各组连续给药12周后,大鼠血浆、肝脏、肌肉和神经组织中的MDA和SOD水平,并观察坐骨神经的超微结构。结果糖痹康低、中、高剂量组DPN大鼠肝组织中MDA含量[(8.47±1.82)nmol/ml、(7.57±1.45)nmol/ml、(8.71±1.51)nmol/m1]较模型组[(10.42±2.05)nmol/m1]明显降低p〈0.01或〈0.05),SOD含量低、中、高剂量组[(21.12±1.52)U/ml、(22.29±2.21)U/ml、(19.29±1.10)U/m1]较模型组[(18.24±1.98)U/m1]明显升高p〈0.01或0.05);糖痹康各剂量组还可不同程度的降低DPN大鼠血浆、肌肉以及神经组织中的MDA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能升高血浆、肌肉和神经组织中的SOD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糖痹康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的透射电镜显示:坐骨神经有髓神经纤维变宽的髓鞘和松散的结构明显改善,斑块状脱髓鞘和节段性脱髓鞘现象明显减少,空泡状缺损少见,神经微丝、微管清晰可见,髓鞘结构趋完整态分布。结论糖痹康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氧化应激造成的周围神经结构和功能损害,对DPN有较好地神经保护作用。
- 刘凤琪许利平郭晶晶杨鑫伟李情琴张楠侯睿陈敏刘铜华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