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勤
- 作品数:18 被引量:72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阿朴长春胺酸乙酯治疗Alzheimer型痴呆和多发梗塞性痴呆及血液流变学分析被引量:7
- 1995年
- 阿朴长春胺酸乙酯治疗Alzheimer型痴呆和多发梗塞性痴呆及血液流变学分析郭梅,徐一峰,陆明康,郭学勤(上海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阿朴长春胺酸乙酯(卡兰)是一种脑循环代谢改善剂,它能选择性增加脑血流...
- 郭梅徐一峰陆明康郭学勤
- 关键词:早老性痴呆梗塞性痴呆
- 大鼠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氟安定对下丘脑防御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
- 1992年
- 对55只大鼠行脊髓蛛网膜下腔注射氟安定、Υ-氨基丁酸(GABA)、荷包牡丹碱和3-aminopropane sulfonic acid(3APS)进行血压观察.结果表明,氟安定和GABA都可抑制基础动脉血压(SBP)和抑制刺激下丘脑防御反应区诱发的升压反应(SBPmax).GABA-A受体拮抗剂荷包牡丹碱对SBP,SBPmax均无明显作用,而在荷包牡丹碱基础上,再给予氟安定,降低SBP,SBPmax的作用不再出现.GABA-B受体拮抗剂3APS可使SBP和SBPmax增加;在此基础上,再给予氟安定,则氟安定降低SBP和SBPmaX的作仍出现.提示在脊髓水平,氟安定有抑制动脉血压和抑制刺激下丘脑诱发的升压反应的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可能与脊髓内GABA-A受体则激活有关,而GABA-B受体可能不参与此作用.
- 苏海灵郭学勤李鹏姚泰
- 关键词:氨基丁酸防御反应下丘脑
-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肾上腺素能机制在应激性升压反应和心动过速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和方法 :在延髓头端腹外侧区 (rVLM )内注射肾上腺素 (E)旨在观察能否影响正常大鼠的血压和心率 ,并分析rVLM内肾上腺素能机制在应激性升压反应和心动过速中的作用。将清醒SD大鼠四肢固定在铁丝网架上 ,经束缚方法观察应激性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①束缚清醒大鼠可引起升压反应和心动过速 ;②在双侧rVLM注射微量E可引起血压和心率的明显增加 ,此作用可被在同一区域双侧注射α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酚妥拉明 )所阻断 ,不能被 β 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剂 (心得安 )阻断。相同剂量的E注射双侧延髓尾端腹外侧区 (cVLM)或颈外静脉内无上述效应 ;③在双侧rVLM内注射 6 羟多巴胺 (6 OHDA)可消除应激性升压反应和心动过速 ;④在双侧rVLM内注射酚妥拉明可消除应激性升压反应和心动过速 ,而注射心得安则无此作用。结论 :rVLM内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可参与rVLM内注入E引起血压和心率上升或束缚诱发应激性升压反应和心动过速。
- 王石洪郭学勤
- 关键词:肾上腺素延髓头端腹外侧区升压反应心动过速
- 延髓腹外侧区在躯体传入调整心血管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 本文是延髓腹外侧区功能定位及作用的研究,主要讨论延髓腹外侧区在躯体传入调整心血管功能异常中的作用.
- 郭学勤
- 关键词:延髓腹外侧区心血管功能神经元
- 文献传递
- 电针大鼠“足三里”穴对防御性升压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分析被引量:8
- 1991年
- wistar大鼠,用乌拉坦和氯醛醣腹腔麻醉。电刺激下丘脑“防御反应区”诱发升压反应。用低频低强度电针“足三里”、“内关”、“华佗夹脊”穴,可抑制下丘脑性升压反应(HPR),而高频高强度刺激上述三个穴位或低频低强度电针“悬钟”穴则无效。电针“足三里”穴对HPR的抑制作用在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后仍出现,提示此作用是通过抑制心血管交感中枢而实现。微量注射5-羟色胺(5-HT)8μg/10μl于第四脑室内,则可降低基础血压和HPR,若注射5-HT的受体拮抗剂肉桂硫胺8μg/10μl于第四脑室,可阻断电针对HPR的抑制效应。以上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可抑制HPR,脑内5-HT系统可能在电针对HPR的抑制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 郭忠徐小威郭学勤
- 关键词:电针足三里防御反应升压反应
- γ-氨基丁酸-A受体激活对电针抑制应激性高血粘度、高血压的影响被引量:5
- 1994年
- γ-氨基丁酸-A受体激活对电针抑制应激性高血粘度、高血压的影响赵幼梅,郭学勤,梁子钧(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生物物理学教研室)悬吊大鼠诱发的高血粘度和高血压可被电针大鼠后肢(“足三里”穴)所抑制,其机制可能与脑内阿片受体的激活有关[1]...
- 赵幼梅郭学勤梁子钧
- 关键词:Γ氨基丁酸受体电针
- 5-羟色胺在电针抑制下丘脑诱发升压反应中的作用被引量:9
- 1992年
- Wistar大鼠35只,用乌拉坦(700mg/kg)、氯醛醣(35mg/kg)腹腔麻醉。电刺激下丘脑“防御反应区”诱发升压反应。用低频低强度电针足三里穴可抑制升压反应,电针抑制作用能被连续三天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 100mg/kg/天)所阻断。微量注射5-羟色胺(5-HT)(2μg或4μg/0.5μl)于中缝隐核区内能降低基础血压和升压反应。若注射5-HT受体拮抗剂肉桂硫胺(4μg/0.μl)于中缝隐核区可阻断电针对升压反应的抑制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对“防御反应区”诱发的升压反应的抑制作用是有赖于中枢内5-HT的存在。中缝隐核区内5-HT受体激活可能在电针抑制防御性升压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 徐小威郭忠郭学勤
- 关键词:电针血清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