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力平
- 作品数:135 被引量:1,253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3~6岁汉语儿童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理解关系的元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本研究综合了来自中国大陆1581名3-6岁儿童的语言能力与错误信念关系的19个研究的数据.通过元分析考查了二者相关的强度,并分析了影响相关强度的因素,包括所测量的语言能力及研究使用的错误信念任务的差异等。结果显示当控制了儿童的年龄后,语言能力和错误信念之间存在中等强度的相关;研究中所测查的语言能力的类型、使用的错误信念的测量任务的类型不会对语言能力和错误信念的关系强度产生影响。
- 周晶俞芳郭力平
- 关键词:语言错误信念
- 加工分离说的发展述评
- 九十年代初以前,记忆研究中关于意识与无意识加工的分离研究大多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许多记忆任务(如直接测验)反映了意识加工而另外一些任务(如间接测验)反映了无意识加工。这是任务分离说的逻辑前提。随着记忆研究的逐步深入,大量...
- 杨治良郭力平
- 文献传递
- 幼儿园教师保育与教育能力情境判断测验——基于2304名教师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 2021年
- 保教能力是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核心成分,直接影响着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本研究通过收集保教实践情境、建立教师反应项、确定评分标准三个步骤初步编制评价工具,辅以随机访谈及1182名教师测评反馈,形成“保育为基、游戏为重”的《幼儿园教师保育与教育能力情境判断测验(初版)》。该评价工具涵盖20个保教实践情境、80个教师反应项以及“最理想”“最不认同做法”“实际首选做法”三类问题作答形式。本研究对来自河北省、上海市、福建省、重庆市四个地区的1122名教师进行正式测评,结果发现该评价工具的信效度及题目质量良好,教师的保教能力与其教龄、职称、受教育水平存在相关;公办园教师的保教能力总体上优于民办园教师;教师普遍存在“知道不应做什么,但不知道应该如何做”的困惑,特别是在游戏与教学情境下。为促进教师保教能力的科学评价与教师保教水平的提升,应关注情境判断测验的开发与运用,提升教师“如何做”的实践智慧。
- 郭力平郭力平李丽
- 关键词:情境判断测验教师专业素养
- 美国早期儿童服务的管理职能:形式与功能的转变被引量:5
- 2013年
- 在治理理念的引领下,美国早期教育与相关服务领域的管理职能正在谋求转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梳理、分析与总结美国早期儿童服务领域管理职能转变的缘起、服务形式的整合、授权与问责功能的实现等方面的经验,可以为我国学前教育及相关服务领域管理职能的优化与完善提供些许启示。
- 陈宇卿郭力平
- 幼儿园教师“儿童观察能力”的情境判断测验——中国8省市幼儿园教师测评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5
- 2018年
- 目前,国内外的现有测评体系,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提供观察方面的支持,却无法有效考察教师的观察能力并进行分层。本研究创造性地结合情境判断测验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基于情景案例的单选题型,开发了旨在考察教师的儿童观察与评价能力的情景判断测验工具。经8省市2345名幼儿园教师的大规模测评,在有效验证了该测验工具的信度、效度和题项质量的同时,发现:(1)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察与评价能力存在明显的地区间差异,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得分均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2)教师的最高学历和有无编制情况是影响其儿童观察与评价能力的敏感变量,而职称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3)从职业生涯发展来看,教师的儿童观察与评价能力呈现"倒U型"发展,20~25年教龄段能力表现最佳。
- 郭力平蒋路易吕雪
- 关键词:情境判断测验幼儿教师
- 内隐和外显记忆的发展研究被引量:49
- 1998年
- 采用Buchner等人(1995)提出的加工分离范式的修正模型,对内隐和外显记忆进行分离。结果表明:内隐记忆水平随年龄的变化不大.而外显记忆水平在12岁左右达到高峰;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均不具有性别差异。
- 郭力平杨治良
- 关键词:内隐记忆外显记忆年龄特点测验
- 美国近三十年(1983-2012)硕、博士论文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选题分析
- 2013年
- 本研究选取美国近三十年来以中国学前教育相关问题为选题的65篇硕、博士论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论文基本信息、论文选题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和“儿童发展比较”一直是关注度较高的研究选题,同时学前儿童的“特殊教育”选题的关注度逐年升高;量的方法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为质的研究方法;在三地的比较中,大陆相关研究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 谢萌郭力平
- 关键词:博士论文中国学前教育
- 4-6岁儿童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概念表征被引量:2
- 2006年
- 以概念图为研究工具考察了4~6岁儿童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概念表征。结果表明:4~6岁儿童对计算机的结构与功能已有初步认识。这种认识直接源于与周围学习环境(包括幼儿园、家庭、社会)的相互作用,并表现出一定的年龄差异及性别偏好。研究还依据现象图式学对概念图的内容进行了探讨。
- 郭力平颜婷婷
- 关键词:信息技术儿童概念图
- 论幼儿教育软件设计中儿童的参与被引量:7
- 2009年
- 随着幼儿教育软件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幼儿教育软件的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针对近年来儿童以设计者角色参与幼儿教育软件设计的现象,本文回顾了儿童参与教育软件的设计发展历程,分析了年幼儿童参与软件设计的可行性,介绍了年幼儿童参与软件设计的几种主要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杨珊珊郭力平
- 关键词:儿童参与软件设计
- 认知与情绪相互关系的实验研究——刺激的局部知觉特征改变对再认成份的影响被引量:3
- 2001年
- 通过实验性分离 ,考察了刺激材料的局部知觉特征的改变如何影响再认的加工过程。结果发现刺激的局部知觉特征改变主要影响了再认的自动提取加工 ,对于意识性提取加工影响不大。综合前期的研究结果 。
- 郭力平
- 关键词:再认意识性情绪